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833030)

作品数:59 被引量:402H指数:12
相关作者:黄珹蒋虎王广利廖新浩李金岭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山东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3篇天文地球
  • 3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6篇GPS
  • 9篇地球
  • 9篇掩星
  • 8篇全球定位系统
  • 6篇天体
  • 6篇天体测量
  • 6篇天文
  • 6篇无线电掩星
  • 6篇VLBI
  • 5篇数据处理
  • 5篇卫星
  • 4篇地球自转
  • 4篇定轨
  • 4篇气象
  • 4篇自转
  • 4篇小波
  • 3篇地壳
  • 3篇地壳运动
  • 3篇地球大气
  • 3篇电离层

机构

  • 5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5篇中国科学院国...
  • 5篇山东科技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武汉测绘科技...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北京市气象局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国家卫星气象...

作者

  • 20篇黄珹
  • 13篇蒋虎
  • 8篇廖新浩
  • 8篇王广利
  • 7篇张飞鹏
  • 7篇李金岭
  • 6篇郑作亚
  • 6篇冯初刚
  • 5篇朱文耀
  • 5篇严豪健
  • 4篇卢秀山
  • 3篇钱志瀚
  • 3篇杨福民
  • 3篇唐正宏
  • 3篇金文敬
  • 2篇张晋
  • 2篇张忠萍
  • 2篇李志安
  • 2篇王叔和
  • 2篇程宗颐

传媒

  • 14篇中国科学院上...
  • 8篇天文学报
  • 6篇测绘学报
  • 5篇Scienc...
  • 3篇科学通报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中国科学(A...
  • 2篇桂林工学院学...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云南天文台台...
  • 2篇大地测量与地...
  • 2篇新世纪天文发...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空间科学学报
  • 1篇自然杂志
  • 1篇高原气象
  • 1篇天文学进展
  • 1篇电波科学学报
  • 1篇上海航天

年份

  • 2篇2005
  • 4篇2004
  • 10篇2003
  • 15篇2002
  • 16篇2001
  • 17篇2000
  • 1篇1999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VLBI观测得到的极移序列分析被引量:5
2000年
对 1979年 8月~1998年底全球2 893次天测与测地VLBI实验进行了综合归算,得到了 722颗河外射电源在 J2000.0的坐标、 128台站在 J1997.0的坐标和运动速度以及约 20 a的地球定向参数序列.对归算得到的极移序列的分析表明:(1)在VLBI观测时段内,极移序列中没有发现Markowitz项.(2)周年项和Chandler项均存在幅值随时间变化现象,前者的相对变化更为显著.(3)小波分析结果表明,极移序列中各频率信号均具有振幅随时间变化的特性,当采用最小二乘法将某频率信号从极移序列中扣除时,其隐含假设为信号幅值稳定,这与VLBI观测结果不一致.(4)采用滤波方法得到的长期极移速率为(2.74±0.01)mas/a,方向为西经(83.9±0.3)°.与光学资料或光学和空间测地综合资料分析结果相比,确定的地极长期漂移速率偏小,方向偏西.
李金岭王广利
关键词:射电天体测量VLBI
地球岩石圈及其板块运动的现代测定——大西洋扩张的初步结果被引量:2
2000年
自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上开始实施了第一个地壳动力学计划,至今在全球范围内已测定了500多条洲际间的基线长度变化率,得到了全球约550个地面观测站的地心坐标及其变化率,实现了用现代空间测地技术观测资料分析得到的高精度地球参考架;证实了全球板块运动的存在,为测地学、地球物理学、海洋学和地震灾害学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我们分析得到了大西洋中脊海底扩张速率的初步结果。
杨志根朱文耀
关键词:大陆漂移
New evidence for possible impact of solar activity on long-term fluctuation of the earth rotation被引量:4
2001年
The long-term fluctuation of the Schwabe period (LSP) of sunspots number (SSN) has been found to have high correlation with the variation of the length-of-day (LOD) in low frequency by using the data of smoothed monthly mean SSN during 1818-1999 and the method of wavelet transform. Analyses indicate that the maximum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series of LSP and LOD during 1892-1997 is about 0.9, with a time lag of about 5 years for the LOD related to the LSP. Though the maximum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the LSP and the other two LOD series (1818-1997) reduce to about 0.4, they remain over the thresholds of 95% confidence level. This suggests new evidence for possible impact of solar activity on the long-term fluctuation of the earth rotation.
Dechun LiaoXinhao Liao
关键词:LENGTH-OF-DAYSUNSPOTPERIOD
近三年来国际上天体测量研究的进展
本文简述近三年来国际上天体测量的研究进展,特别是依巴谷星表向暗星扩充、20世纪初照相观测改进自行的精度和巡天观测资料对特殊天体物理现象的检测等方面的研究动态。最后介绍了空间天体测量卫星DIVA、GAIA、SIM和FAME...
金文敬唐正宏王叔和
关键词:依巴谷星表
文献传递
CHAMP计划及其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1年
CHAMP计划是由德国的波茨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 (GFZ)提出 ,而且 ,目前已经付诸实施的科学计划之一。其目的在于通过获取大量近地观测资料来精化地球重力场模型 ,同时开展地球电磁场及地球大气重要参数的确定等研究。详细而全面地介绍该计划的科学目标 ,并评述了它将在建立地球重力场模型、地球电场模型、地球磁场模型和监测地球大气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蒋虎黄珹
关键词:重力场电磁场地球大气
低轨卫星轨道误差对中性层延迟量影响的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GPS掩星监测大气方法中需要载有GPS接收机的卫星的精密定轨信息 ,而该卫星的轨道精度对GPS掩星监测大气的效果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基于地球大气模式CIRA1986 ,本文采用三维射线跟踪方法模拟了有代表性的 5次完整的GPS掩星事件 ,得到了卫星的轨道精度对GPS掩星测量中关键参数的影响的初步结果 .结果表明 ,该卫星的常规轨道误差对掩星测量的影响较小 ,完全可以采用差分定位方法来获取掩星测量中所需要的卫星定轨信息 .
蒋虎黄珹
关键词:全球定位系统掩星地球大气
方差分量估计方法在ERS-2卫星精密定轨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1年
将方差分量估计 (VCE)方法应用于ERS 2卫星的精密定轨 ,用SLR和PRARE资料计算了 1 998年前 3个月的 2 3个长度为 5天的弧段 (除了调整轨道的时段外 ,相邻弧段有两天的重叠 ) ,从观测值残差分析和重叠弧段比较两个方面 ,考察VCE方法对定轨计算的影响 ,并给出了各组观测值的平均验后均方差 .对观测值残差的分析表明 ,使用VCE方法明显地改善了观测值的拟合程度 .但从阿卑 (Abbey)标准对观测值残差的检验结果来看 ,使用VCE方法不能消除轨道中由力学模型和几何模型误差引入的系统差 .重叠弧段比较的结果表明 :(1 )使用VCE方法缩小了重叠弧段的平均距离差 ,并改善了一部分弧段明显不合理的偏离 ,使最后得到的轨道具有更均匀的精度 ;(2 )相比较而言 ,VCE方法使相邻弧段靠拢的趋势在轨道切向体现得较为明显 .由各组观测值的平均验后均方差可见 :就单个标准点观测值而言 ,部分SLR台站的观测资料在定轨计算中占有比其他观测资料更重要的地位 .纵观全文 。
张飞鹏黄珹冯初刚董晓军廖新浩
关键词:卫星精密定轨人造卫星残差
VLBI数据处理中的剩余钟行为与剩余大气效应建模被引量:1
2002年
抽样选取了 2 7次上海天文台佘山站参与的天测与测地VLBI实验 ,分别进行了单次解算。通过分析解算参数随剩余钟行为和剩余大气效应分段拟合长度的变化 ,得到以下初步结论 :(1)选取不同分段拟合长度时 ,站坐标解算结果和时延残差加权均方根存在差异 ,最大分别至厘米级和数十皮秒 ,因而分段拟合长度不能随意选取。 (2 )分段拟合时段长度存在某一合理取值范围 ,它不宜过长 ,否则钟和大气的剩余效应短周期变化不能很好地模型化。为了保证待估参数解算时有足够的自由度 ,拟合时段不宜过短 ,否则将导致法方程近于或出现奇异 ,达不到较好控制噪声的效果。 (3)由于各次实验、同一次实验中的不同台站相应的钟和大气条件存在差异 ,有必要对每次实验以及每次实验中的各观测台站分别分析 ,寻找合适的分段拟合长度。这在实际操作中显然相当烦琐。 (4)一般而言 ,在剩余钟行为拟合长度缺省值 6 0min情况下 ,剩余大气效应分段拟合长度以介于 10min至 4 0min为宜 ;在剩余大气效应分段拟合长度缺省值 2 0min情况下 ,剩余钟行为分段拟合长度以介于 2 0min至 10
张波李金岭王广利
关键词:天体测量VLBI数据处理电离层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the earth rotation and El Nio被引量:4
2002年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the earth rotation, atmospheric angular momentum (AAM), sunspot number and El Ni(?)o is analyz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the earth rotation responds to the variation of AAM and the preg-nancy of El Ni(?)o timely. Generally, the inter-annual compo-nent of the earth rotation will reach zero in a changing proc-ess that increases from the negative to the positive extreme before El Ni(?)o occurs about half year or more. And the solar activity may have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appearance of El Ni(?)o. We consider that El Ni(?)o will possibly appear around the end of 2001.
HAN YanbenZHAO JuanLI Zhian
关键词:ELINTER-ANNUALROTATIONATMOSPHERICANGULARMOMENT
空间GPS无线电掩星反演大气参数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8
2000年
给出了空间无线电掩星反演大气参数的原理及其误差估计方法 ,介绍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并针对该技术的一些特点 ,指出了若干尚需解决的问题。
蒋虎黄珹严豪健
关键词:GPS无线电掩星反演大气参数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