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2006N0018)

作品数:5 被引量:45H指数:4
相关作者:王庆森黄建王定锋刘丰静李慧玲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国家级星火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生物农药
  • 3篇农药
  • 3篇茶蚜
  • 2篇瓢虫
  • 2篇安全性评价
  • 2篇捕食
  • 2篇茶园
  • 1篇新梢
  • 1篇选择性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含量
  • 1篇叶片
  • 1篇叶片叶绿素
  • 1篇叶片叶绿素含...
  • 1篇有机茶
  • 1篇有机茶园
  • 1篇诱集
  • 1篇生物农药防治
  • 1篇农药防治

机构

  • 5篇福建省农业科...
  • 4篇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

  • 5篇王庆森
  • 4篇黄建
  • 2篇曾明森
  • 2篇鞠晓蕾
  • 2篇高香凤
  • 2篇李慧玲
  • 2篇刘丰静
  • 2篇吴光远
  • 2篇王定锋
  • 1篇张辉
  • 1篇王秀萍
  • 1篇陈常颂

传媒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茶叶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中国植保导刊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茶树新梢叶片叶绿素含量与黑刺粉虱选择性的关系被引量:3
2012年
为了明确不同茶树品种(种质)新梢叶绿素含量与黑刺粉虱选择性的关系,为抗虫品种选育的早期鉴定提供依据,采用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了9份不同抗性茶树新梢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分析了茶树新梢叶绿素含量与黑刺粉虱选择性的相关性。研究表明,9份茶树种质新梢叶片的叶绿素总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F=4.323,P<0.05)。其中,‘丹桂’、‘优3’、‘铁观音’、‘优510’、‘玉龙’和‘毛蟹’等种质的新梢叶片叶绿素总量较高,分别为3.72、3.49、2.85、2.74、2.69、2.61mg/g;而‘黄旦’、‘福云10号’和‘福云6号’等品种的叶绿素总量较低,分别为1.83、1.84、1.85mg/g。茶树种质新梢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与黑刺粉虱单位叶面积产卵量有一定负相关,但相关不显著(P>0.05);而与黑刺粉虱世代存活率有显著或接近显著水平的负相关(P<0.05)。表明新梢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较高的茶树种质,对黑刺粉虱的抗虫性较强;反之,则抗虫性较弱。
王庆森黄建陈常颂王秀萍曾明森高香凤吴光远
关键词:茶树种质叶绿素含量黑刺粉虱选择性
六斑月瓢虫对茶蚜的捕食作用及生物农药的安全性评价被引量:4
2014年
观察了不同虫态的六斑月瓢虫对茶蚜的捕食作用以及测定了4种植物性生物农药对六斑月瓢虫成虫的毒力与安全系数.结果表明:不同虫态的六斑月瓢虫对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六斑月瓢虫1-4龄幼虫和雌成虫对茶蚜的理论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28.7、32.2、158.7、434.8和357.1头.随着瓢虫幼虫龄期的增大,其对茶蚜的捕食量急骤上升,但瓢虫4龄幼虫对茶蚜的捕食量大于雌成虫.4种植物性生物农药对六斑月瓢虫成虫的LC50差异显著,表现为1.8%除虫菊素水乳剂>0.6%氧苦·内酯水剂>0.2%苦皮藤素水剂>0.3%苦参碱水剂;但是,在田间推荐使用剂量下,4种植物性生物农药对六斑月瓢虫的安全系数表现为0.6%氧苦·内酯水剂>0.3%苦参碱水剂>0.2%苦皮藤素水剂>1.8%除虫菊素水乳剂.
王庆森鞠晓蕾黄建
关键词:六斑月瓢虫茶蚜捕食作用生物农药安全性评价
黄板不同朝向和高度诱集茶园主要害虫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9
2014年
开展了黄板不同悬挂朝向、不同悬挂高度对茶园主要害虫的诱集效果及对主要天敌的影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东西朝向和南北朝向黄板对假眼小绿叶蝉的诱集效果没有显著差异.东、西、南、北4个方向的黄板诱捕的假眼小绿叶蝉和天敌蜘蛛、瓢虫的数量均以北向最多,但4个方向黄板的差异也均未达显著水平.茶园应用黄板诱杀假眼小绿叶蝉的最适悬挂高度为距茶树蓬面-0.2~0 m,此时黄板对茶园天敌瓢虫、蜘蛛和寄生蜂的负面影响最小;茶园应用黄板诱杀黑刺粉虱的最适悬挂高度为-0.2~0 m或0~0.2 m.
王庆森李慧玲王定锋刘丰静张辉曾明森吴光远黄建
关键词:黄板主要害虫诱集
几种生物农药防治有机茶园茶蚜和茶黄蓟马的效果被引量:9
2011年
茶蚜和茶黄蓟马近年来成为闽东部分高山有机茶园的主要害虫之一。茶蚜主要发生在4~6月份和9~10月份,为害春茶和秋茶;茶黄蓟马主要发生在7月份以后,为害暑茶和秋茶。试验结果表明:绿土地一号800倍、绿浪800倍和除虫菊素800倍,药后7d对有机茶园茶蚜和茶黄蓟马的防效分别为93.15%、93.67%、88.44%和76.80%、73.66%、69.58%。
王庆森刘丰静王定锋高香凤李慧玲
关键词:生物农药有机茶园茶蚜茶黄蓟马
七星瓢虫对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及生物农药的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1
2014年
研究不同虫态的七星瓢虫对茶蚜的捕食作用以及4种植物性生物农药对七星瓢虫成虫的毒力与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虫态的七星瓢虫对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 Holling-Ⅱ功能反应模型;七星瓢虫1~4龄幼虫和雌成虫捕食茶蚜的理论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24.8,83.3,212.8,434.8,384.6头。随着七星瓢虫幼虫龄期的增加,其对茶蚜的捕食量急骤上升,但瓢虫4龄幼虫对茶蚜的捕食量大于雌成虫。4种植物性生物农药对七星瓢虫成虫的LC50值差异显著。 LC50值由大到小依次为1.8%除虫菊素水乳剂、0.6%氧苦·内酯水剂、0.2%苦皮藤素水剂、0.3%苦参碱水剂,但是,在田间推荐使用剂量下,4种植物性生物农药对七星瓢虫的安全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0.6%氧苦·内酯水剂、0.2%苦皮藤素水剂、0.3%苦参碱水剂、1.8%除虫菊素水乳剂。
王庆森鞠晓蕾黄建
关键词:七星瓢虫茶蚜捕食功能反应生物农药安全性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