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09J01327)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4
相关作者:梁康迳张受刚卓伟许旭明韦新宇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基因
  • 2篇稻瘟
  • 2篇稻瘟病
  • 2篇性状
  • 2篇水稻
  • 2篇籼粳
  • 2篇瘟病
  • 2篇相关性状
  • 2篇互作效应
  • 2篇环境互作
  • 2篇环境互作效应
  • 2篇基因型
  • 2篇基因型×环境...
  • 2篇基因型×环境...
  • 2篇产量相关性状
  • 1篇稻瘟病抗性
  • 1篇新种质
  • 1篇杂交
  • 1篇杂种
  • 1篇杂种优势

机构

  • 4篇福建农林大学
  • 3篇三明市农业科...
  • 1篇三明市农业科...

作者

  • 4篇梁康迳
  • 3篇马彬林
  • 3篇韦新宇
  • 3篇许旭明
  • 3篇卓伟
  • 3篇张受刚
  • 2篇杨腾帮
  • 2篇陈美莲
  • 2篇杨旺兴
  • 2篇王宗华
  • 2篇范祖军
  • 2篇邹文广

传媒

  • 2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亚热带农业研...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水稻籼粳交衍生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被引量:5
2010年
采用包括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模型),对不同环境下水稻籼粳交衍生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播抽天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性状以基因的加性主效应为主;结实率和株高性状以基因的显性主效应为主;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明显影响产量相关性状表现,以显性×环境互作为主,其中播抽天数、单株谷重、千粒重和穗长的显性×环境互作效应尤为明显。杂种优势研究表明,由遗传主效应控制的杂种优势除单株有效穗数外,其余8个性状均表现正向群体平均优势;基因型×环境互作杂种优势分析表明,单株谷重、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株高和穗长6个性状杂种优势的稳定性较好。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明恢413、97gk1037、明恢118和明恢417在多个性状上表现以遗传主效应为主,环境互作效应较弱,具有较好的环境稳定性,表明该4个籼粳交衍生品系在籼粳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韦新宇许旭明张受刚卓伟马彬林梁康迳
关键词: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产量相关性状杂种优势
籼粳杂交不同衍生世代产量相关性状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模型),分析了水稻籼粳杂交不同选育阶段衍生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表现规律。结果表明,所测定各产量相关性状中普遍存在着遗传主效应,且也普遍存在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其中,衍生一代的播抽天数和千粒重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其余7个性状以显性效应为主;衍生二代的单株谷重、结实率和千粒重性状以显性效应为主,其余6个性状则以加性效应为主;衍生四代的单株谷重、结实率、株高和穗长性状以显性效应为主,其余5个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基因型×环境互作分析表明,除衍生一代的单株谷重、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性状和衍生二代的播抽天数、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性状以及衍生四代的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性状没有检测到加性×环境互作效应外,其余性状均存在加性×环境互作效应。此外,不同衍生世代各产量相关性状均存在着显性×环境互作效应。
韦新宇柯蓓张受刚卓伟马彬林杨腾帮杨旺兴邹文广范祖军许旭明梁康迳
关键词:籼粳杂交产量相关性状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
籼粳交新种质康丰A对稻瘟病抗性的遗传被引量:9
2014年
康丰A是利用带有广亲和基因的籼粳亚种间杂交育成恢复系97gk419与恢复系明恢70杂交(恢复系×恢复系),所形成的胞质正常、雄性可育,而无恢复性的特殊变异新种质,再与野败胞质不育系连续回交转育成的具有特殊核遗传背景的新型水稻三系不育系。本研究通过接种不同地区的53个稻瘟病菌系,发现康丰A对华南稻区尤其是福建稻区的稻瘟病菌系具有广谱抗性。以康丰A(同型保持系康丰B)与普感品种丽江新团黑谷(LTH)杂交,获得杂交F1和F2,分别接种稻瘟病菌系81278、Guy11、FJ2009-66和98013A。接种鉴定和遗传分析表明,康丰A对4个菌系的抗性均由1对显性抗病基因控制。等位性测定表明,康丰A抗菌系81278的基因与已知抗病基因Pi-1、Pi-2、Pi-ta和Pi-3呈非等位关系,与Pi-ta(Pi-?)呈现连锁遗传,暂命名为Pi-kf1(t)。
韦新宇许旭明张锐陈美莲马彬林邹文广杨旺兴卓伟王宗华梁康迳
关键词:籼粳交新种质稻瘟病抗性
籼型水稻三系不育系广抗13A抗稻瘟病基因的遗传被引量:4
2011年
籼型水稻三系不育系广抗13A生产上对稻瘟病菌表现抗谱广、抗性强的特点,于2003年10月通过福建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借助5个以CO39为遗传背景的近等基因系(鉴别品种)和1个普感品种丽江新团黑谷(LTH)组成的基因分析体系,对籼型水稻三系不育系广抗13A抗稻瘟病基因的组成进行鉴定分析。接菌试验选用4个致病性稳定的稻瘟病菌系Guy11、FJ2009-66、98013A和98099,并于苗期对不育系广抗13A与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杂交的F1、F2群体进行喷雾接种鉴定。抗病性遗传分析表明:不育系广抗13A对4个稻瘟病菌系的抗病性分别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等位性测定结果表明:不育系广抗13A对菌系98013A的抗病基因与Pi-2基因呈不等位关系;对菌系Guy11的抗病基因与Pi-4b基因呈现连锁。根据抗病性反应不同,可知不育系广抗13A所携带的对菌系98013A和Guy11的抗病基因不是已知的Pi-1、Pi-4a和Pi-3基因,推断是2个新的抗稻瘟病基因。
韦新宇许旭明王宗华梁康迳张受刚卓伟马彬林陈美莲杨旺兴邹文广杨腾帮范祖军
关键词:籼型三系不育系广抗13A抗稻瘟病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