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4083)

作品数:21 被引量:94H指数:6
相关作者:杨新乐戴文智于静梅李惟慷赵阳升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矿业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粒子群
  • 4篇余热蒸汽
  • 4篇数值模拟
  • 4篇群算法
  • 4篇煤层气
  • 4篇值模拟
  • 3篇蒸汽
  • 3篇蒸汽动力
  • 3篇蒸汽动力系统
  • 3篇碳减排
  • 3篇热力分析
  • 3篇子群
  • 3篇粒子群算法
  • 3篇C系统
  • 2篇低碳
  • 2篇低碳经济
  • 2篇优化算法
  • 2篇有机朗肯循环
  • 2篇热力
  • 2篇热力性能

机构

  • 20篇辽宁工程技术...
  • 4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13篇杨新乐
  • 11篇戴文智
  • 5篇于静梅
  • 4篇李惟慷
  • 4篇张永利
  • 4篇赵阳升
  • 3篇孟凡丹
  • 3篇苏畅
  • 3篇张兴
  • 3篇陈诚
  • 2篇冯增朝
  • 2篇刘洋
  • 2篇黄菲菲
  • 2篇刘盼盼
  • 1篇任常在
  • 1篇李向龙
  • 1篇赵平卫
  • 1篇马玉林
  • 1篇郭仁宁
  • 1篇黄声和

传媒

  • 4篇热能动力工程
  • 2篇计算机与应用...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煤炭转化
  • 1篇现代制造工程
  • 1篇空气动力学学...
  • 1篇石油学报(石...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生物数学学报
  • 1篇微波学报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热科学与技术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00MW汽轮机组高压联合进汽阀变工况内部流场的特性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某600 MW汽轮机高压联合进汽阀的内部流动进行了分析.通过求解全三维N-S方程和k-ε湍流模型,得到了阀门内部的流场特性.在3种不同负荷下对主汽阀全开、调节阀阀门不同开启顺序时的流场进行模拟,并分析了流动损失产生的机理.结果表明:调节阀B的流量比调节阀A大,流动状态比调节阀A好;先开启调节阀B后开启调节阀A时,各截面的压损小,各阀门的流动状态好.
于静梅孟凡丹刘盼盼于妍鸿陈诚张兴
关键词:汽轮机流动特性
垂直轴风力机桨叶气膜加热的数值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观察风力机叶片在前缘开孔和不开孔两种情况下旋转叶片表面成膜情况,基于双向多流管理论模型,采用MATLAB软件编写程序及Fluent进行数值模拟,将程序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对,基于数值模拟分析两种模型在不同孔射流速度下的气动特性及流场情况。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能够很好地反映流场特性,在来流风速及转速一定的条件下,孔射流速度过大会极大地削弱旋转叶片的气动性能,过小又不能形成很好的气膜保护。研究结果对H型垂直轴风力机防除冰叶片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于静梅陈诚孟凡丹张兴黄远远
关键词:气动性能风能利用率
风电变流器电容部件散热分析及仿真优化被引量:2
2016年
针对某1.5 MW Freqcon变流器的电容系统的散热问题,建立了几何结构模型,在热分析理论的基础上,采用ICEPAK软件,对存在问题的电容冷却系统的温度场、速度场进行了三维仿真分析。研究发现在柜体最上端和最下端存在涡流区域,导致电容系统散热性能降低。为解决问题,提出了两种优化方案,并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将方案二应用到实际运行中,结果表明:方案一去掉产生涡流部分的风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涡流区域产生。方案二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利用ICEPAK的优化功能,优化参数,得出优化的最小风量为0.408m3/s,并且在该风量下电容器表面传热系数较高。实际运行结果与方案二模拟结果基本一致,并为风电变流器实际运行中的风道优化和电容散热提供一定的参考。
于静梅张兴孟凡丹杨寻陈诚
关键词:风电变流器热分析
气-固耦合作用下煤层气注热开采热量迁移规律数值模拟
2021年
为获取气固耦合作用下煤层气注热开采过程热量分布规律,探究煤层内气-固体系吸热量的影响因素,采用自行研制的三轴煤层气解吸热量测试验装置,在实验室中对柱状原煤进行了不同轴、围压条件下煤体甲烷解吸过程温度及热量变化测定,利用温度补偿原理获取了解吸热与解吸量关系理论模型,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进行了煤层气注热开采过程热量迁移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解吸热随解吸量呈指数增长趋势;模拟结果显示井间距为60 m时相较于40 m时煤层吸热量更快达到稳定,吸附气体吸热量升高持续时间为井间距40 m时的1.9倍;解吸热量在注热温度为593 K时较注热温度为493 K时增加15.97%,且达到最终解吸热量稳定时间减少21.4%。对比分析得到,在单井注热开采条件下,增大井间距和提高注热温度均可以不同程度影响热量在煤层中迁移、增大解吸热量并促进解吸作用,进而大幅度提升煤层气井筒累计产量。研究结果可为低渗透储层煤层气高效安全开采及煤层气注热开采工艺方案优化提供理论支撑。
杨新乐巩天白苏畅李惟慷张永利姜涛刘杰
关键词:安全工程煤层气
低温余热蒸汽闪蒸-双工质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热力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为充分回收矿藏热采过程尾端低温蒸汽余热,提出一种适于蒸汽回收的新型闪蒸-双工质联合循环发电系统,以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为基础,建立了该联合循环热力模型,采用R245fa为循环工质,编制计算程序对系统热效率、输出功率及火用效率进行了热力分析,并将其与单纯闪蒸、双工质朗肯循环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在热源温度110℃、压力0.14 MPa情况下,净输出功随闪蒸压力、双工质循环蒸发压力的增大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闪蒸压力在0.048 33 MPa,低压级双工质循环蒸发压力为0.389 6 MPa时,系统整体及闪蒸-双工质阶段均存在最大功率,分别为6 249.2 kW、429.2 kW;热效率则随闪蒸压力增大先增大后减小,而随双工质压力的增大不断增大。其中双工质循环的热效率均低于联合循环,在多数情况下单纯闪蒸循环的热效率基本等于联合循环的热效率;火用效率变化规律与净输出功变化规律相同。
杨新乐黄菲菲赵阳升戴文智
关键词:热力分析
考虑碳减排的炼油厂公用工程系统运行优化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在普通模型基础上,提出考虑CO2减排的公用工程系统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运行优化模型,模型考虑了系统的经济性和环境性目标。利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其优化求解,通过实例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使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能很快得到最优的运行方案。方案包括设备运行、外购水、外购蒸汽、电能输入/输出等,相对于普通模型不仅燃料的选择不同,单元的配置也不同。
戴文智刘洋
关键词:炼油厂公用工程系统碳减排粒子群算法
低温余热蒸汽ORC发电系统热力性能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为了解矿藏热采过程低温余热ORC发电系统热力性能及其影响因素,搭建了低温余热蒸汽ORC热力发电实验系统,以5 kW背压式汽轮机为原动机,采用R11工质进行ORC热力性能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10℃热源下,蒸发压力超过0.85 MPa后工质存在气液两相状态,提升至120℃后工质均为过热状态,增加热源温度可提高进入汽轮机的工质允许蒸发压力;汽轮机带电机运行后转速下降,在一定的热源温度下,汽轮机转速和相对内效率随蒸发压力的提升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同时随热源温度上升,汽轮机转速增加,相对内效率提升;在不同的热源温度下,系统输出功率和热效率均随工质蒸发压力的提升而不断增加,最大输出功率达1.12 kW,热效率达4.92%,提升热源温度能够增加进入汽轮机工质过热度,提高系统的输出功率,但对系统热效率影响不大。
杨新乐黄菲菲赵阳升冯增朝
关键词:热力性能实验测试
对流热采油页岩过程低温余热ORC系统热力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为回收利用对流热采油页岩过程中产生的低温余热蒸汽,提出并设计有机朗肯循环(ORC)系统进行热力发电。在特定余热蒸汽参数条件下,基于R245fa循环工质,编制计算程序模拟分析了ORC系统变工况参数对该系统热效率及输出功率的影响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设定汽轮机背压为0.25MPa时,工质最高蒸发压力为2.566MPa,在此范围内,系统热效率随蒸发压力升高单调增加,增幅减缓;取蒸发器出口温度85℃时,对于不同的蒸发压力系统允许运行工质流量范围不同,在同一蒸发压力下,由于热源限制导致系统热效率并未随工质流量增加显著提高,但可得到更多输出净功;蒸发压力为1.5 MPa时,随余热排放温度的降低,系统输出净功显著提高;随汽轮机背压的降低,系统热效率得到明显改善,但汽轮机背压的降低增加了工质冷凝的困难,合适的背压值取0.2MPa。
杨新乐赵阳升冯增朝戴文智
关键词:热力分析
低碳背景下蒸汽动力系统多周期运行优化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实现石化企业碳减排的目标,达到企业节能降耗的目的,提出了以CO2排放量最少为第一层次、系统运行费用最低为第二层次的蒸汽动力系统多周期运行优化模型。根据模型的特点,采用分步求解的策略,首先确定燃料的种类,然后使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其优化求解。通过实例证明该模型的正确性和求解策略的有效性,可很快地得到包括电能的输入、输出和蒸汽动力系统多周期运行的最优方案,并比较了模型不同时燃料的优化选择。
戴文智于静梅杨新乐
关键词:蒸汽动力系统低碳经济碳减排改进粒子群算法
低碳经济下石化企业蒸汽动力系统运行优化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实现石化企业碳减排的目标,达到企业节能降耗的目的,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污收费的估算方法,并提出包括二氧化碳排污收费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蒸汽动力系统多周期运行优化模型。使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其优化求解。通过实例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很快得到包括电能的输入、输出和蒸汽动力系统多周期的运行操作方案,当模型不同时,燃料的选择不同。把二氧化碳排污收费作为石化企业蒸汽动力系统运行总成本的一部分,虽然增加了企业的运行成本,但是对环境保护和完善我国的排污收费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戴文智刘洋杨新乐
关键词:蒸汽动力系统低碳经济碳减排排污收费改进粒子群算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