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4010-081)
- 作品数:58 被引量:244H指数:9
- 相关作者:周杰罗艳易幼平吴道祥王梦寒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双级时效对7050铝合金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7年
- 采用力学性能测试、电导率测试、晶间腐蚀试验以及金相显微镜观察等方法,研究了双级时效处理对7050铝合金挤压棒材力学性能及耐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双级时效时间的延长,铝合金的强度、硬度降低,导电率值逐渐增加,同时合金的应力腐蚀敏感性不断降低。当采用双级固溶450℃×1.5 h+495℃×1 h,双级时效120℃×8 h+160℃×8 h热处理制度处理时,7050铝合金的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导电率分别为689.4 MPa、12.72%、35.03%IACS,腐蚀等级3级,综合性能最佳。
- 陈一进江长友秦克斌唐农杰朱利
- 关键词:7050铝合金双级时效导电率耐腐蚀性能
- 一种新型方法测量筋板件成形的摩擦条件
- 2014年
- 针对筋板件镦挤复合的变形特点提出一种新的摩擦测试方法,即T形筋板镦挤测试方法。研究发现,成形过程中筋高和腹板展开宽度均对摩擦条件比较敏感。选用筋高和腹板展开宽度的比值作为摩擦因子的表征量,通过DEFORM有限元模拟软件建立6061铝合金在温度450℃下的摩擦标定曲线,并研究圆角半径、筋宽和不同接触面摩擦的影响。实验对比表明,新方法能够更加准确的测量筋板类零件成形过程的摩擦条件。
- 李旭棠邓磊王新云金俊松夏巨谌
- 关键词:镦粗
- 超高强度钢板热冲压同步淬火阶段材料模型的构建与实验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实验材料为超高强度钢板BR1500HS,利用Gleeble-1500D 热模拟实验机,对该材料在300-600℃温度区间内分别以0.03,0.3,0.6和1s^-1的应变速度进行高温拉伸变形实验,获得了该实验条件下流变应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变形温度的降低和应变速率的增大都会使流变应力增大,但流变应力随变形量的增加达到峰值后逐渐趋于稳定.基于应力-应变数据构建BR1500HS同步淬火阶段Johson-Cook材料模型,依据此模型对热成形同步淬火阶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成形件及模具温度场的变化.在实验生产中,模具冷却系统使成形件在保压的同时温度迅速下降,实现其淬火过程,使材料发生马氏体相变,提高成形件的强度.为了实现超高强度钢的热成形同步淬火过程,采用同步冷却热成形系统,通过水流速度及保压时间,使零件马氏体分布均匀化.
- 尚欣周杰高飞庞立娟
- 关键词:超高强度钢板数值模拟
- 20MnNiMo钢热变形行为及基于物象的本构模型被引量:2
- 2016年
- 为研究20MnNiMo钢的热变形行为,在950~1250℃、0.01~10 S^-1的变形条件下对其进行高温热压缩实验,构建了20MnNiMo钢的包含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的两阶段本构模型.引入Zener—Hollomon参数,获得了变形工艺条件对模型中各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20MnNiMo钢的真应力一应变曲线具有明显的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现象,且随温度的升高或应变速率的减小,流变应力显著降低.对比分析实验值与模型预测值,可得相关系数及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9987和2.63%.
- 王梦寒王根田岳宗敏孟烈
- 关键词:本构模型热变形行为动态再结晶
- 2Cr12NiMo1W1V超临界钢高温流变应力模型及热加工图被引量:8
- 2016年
- 为研究2Cr12Ni Mo1W1V超临界马氏体不锈钢的高温变形行为,对其进行热压缩试验,得到其在变形温度为1 123~1 373 K,应变速率为0.005~5 s-1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对流变应力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其高温变形的物理本质。采用Zener-Hollomon参数法构建动态材料模型(DMM),以热压缩试验为基础,建立不同应变下的热加工图。根据变形稳定阶段的热加工图确定该马氏体不锈钢热变形的失稳区和安全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合金的高温塑性变形本构模型所得预测值与实验值拟合程度高,表明该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的流变应力可用构建的双曲正弦本构模型来描述;热加工图受变形量影响较大,当变形较小时,安全区随着应变增加而发生迁移,变形进入稳定阶段后,安全区保持恒定;在低温高应变区(温度为1 200~1 280 K,应变速率为1~5 s-1)以及高温低应变区(温度为1 320~1 400 K,应变速率为0.1~0.3 s-1)这2个区域为变形安全区,适合2Cr12Ni Mo1W1V超临界马氏体不锈钢进行热加工。
- 王梦寒陈明亮王瑞王根田
- 关键词:本构模型热加工图
- 铸钢基体双金属梯度制备锻模焊层厚度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将试验与有限元数值分析相结合,建立了某飞机起落架模具模型。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模拟了坯料锻造成形过程,并分析了不同时刻模具温度场和应力场。结果表明,随时间增加,模具应力及温度均上升,模具充满时达到最大值,等效应力最大值出现在模具桥部圆角处,并且应力与温度随与该位置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分析坯料填充饱满时参考线位置的状态,结合实验得到铸钢基体、过渡层、表面层材料随温度变化的压缩屈服强度曲线,综合考虑各焊层厚度对模具性能的影响及控制模具制造成本等因素,设计在该工况条件下铸钢基体双金属梯度层总厚度为16 mm,其中表面强化层和过渡层的最优厚度均为8 mm。
- 卢顺周杰李梦瑶
- 关键词:锻模
- 喷嘴结构对微等离子弧输出特性影响的数值仿真与验证
- 2017年
- 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考虑微等离子喷枪喷嘴结构的条件下,建立了大气压下脉冲放电微等离子弧的数值模型,重点研究了喷嘴孔径、喷嘴工件距、阴极内缩量以及电流大小对微等离子弧的影响,并通过光谱仪来表征微等离子弧作用的温度分布。结果表明:喷嘴结构对微等离子弧的形成与稳定有重要影响:在有效压缩距离点内,喷嘴孔径的减小以及喷嘴工件距离的缩近才对工件温度的提高有显著影响;一定范围内,工件的温度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阴极内缩量对工件的温度影响不大。微等离子弧温度场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光谱仪测量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 刘佳戴伟郑志镇李建军
- 关键词:数值模拟
- 双相不锈钢大型封头成形多目标优化设计
- 2015年
- 基于正交试验法应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对双相不锈钢大型封头成形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系统性的多目标优化研究,利用直观分析法和排队评分法获取了凸凹模间隙、凹模入口圆角半径、拉延筋高度、拉延筋形状、拉延筋位置对成形质量、减薄率、回弹量的影响主次,得到了最优工艺参数组合,并对优化结果进行了生产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凸凹模间隙11 mm,凹模入口圆角半径40 mm,位置在中间高度为20 mm的矩形拉延筋得到的封头无起皱、鼓包等成形缺陷,且封头最小壁厚为9.33 mm,最大壁厚为11.19 mm,回弹量较小。生产实际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采用该组工艺参数能提高双相不锈钢封头的成形质量。
- 周杰罗艳王珣
- 关键词:冷冲压正交试验设计工艺参数
- 利用圆环镦粗法测定7050铝合金高温变形摩擦系数被引量:4
- 2016年
- 采用圆环镦粗法进行了7050铝合金高温变形摩擦系数测试实验,研究了7050铝合金在不同变形速度、不同变形温度、不同变形程度、不同润滑剂条件下的高温变形摩擦。实验结果表明,润滑状态对其高温变形摩擦影响最大,变形温度次之。
- 沈文涛张鹏赵彤高蕾
- 关键词:7050铝合金高温变形
- 5CrNiMo钢热锻模具渗氮强化效果比较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采用多元共渗软氮化及稀土催渗软氮化两种渗氮方式对5CrNiMo钢热锻模具进行处理,利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以及HDX-100数字式显微硬度计分析模具表面强化层组织、相结构以及显微硬度,研究渗氮强化处理对5CrNiMo钢热锻模具表面性能和寿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多元共渗以及稀土催渗两种方式处理的模具,表面强化层厚度相当,约为190μm,渗氮得到的化合物主要由ε相-Fe2-3(N,C),γ'相-Fe4N和Fe3O4所组成。经过多元渗氮软氮化处理的模具渗氮层中Fe2-3N的含量明显高于经过稀土催渗软氮化处理的模具,两种处理方式得到的模具表面硬度分别提高66%和50%。两种处理方式得到的模具寿命分别延长20%和13%,单件产品成本降低8.57%和0.89%。
- 余盈燕周杰李梦瑶卢顺
- 关键词:热锻模多元共渗稀土催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