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770106)

作品数:3 被引量:44H指数:3
相关作者:魏万红周文扬樊乃昌曹伊凡王金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月光
  • 2篇光照
  • 1篇动物
  • 1篇生境
  • 1篇鼠兔
  • 1篇高原鼠兔
  • 1篇光照强度
  • 1篇繁殖策略
  • 1篇繁殖特征
  • 1篇高寒草甸
  • 1篇高寒草甸生态...
  • 1篇草甸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作者

  • 3篇魏万红
  • 2篇樊乃昌
  • 2篇周文扬
  • 1篇张堰铭
  • 1篇殷宝法
  • 1篇王金龙
  • 1篇曹伊凡

传媒

  • 3篇兽类学报

年份

  • 1篇2004
  • 2篇200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高原鼠兔的繁殖特征被引量:32
2004年
2002年4月至8月,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附近,采用标志重捕法对高原鼠兔的繁殖特征进行了研究。高原鼠兔的繁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4月下旬和5月为繁殖高峰期,雄性的睾丸重而饱满,雌性的怀孕率最大。雄性成体的体重和睾丸重在繁殖期的不同时段具有显著的差异,在4月11日至5月10日、6月11日至7月10日体重和睾丸重之间呈显著正相关。雌性怀孕早期胚胎数与临产前胚胎数没有显著差异,未发现胚胎吸收现象;同时,胚胎数在繁殖期的不同时段存在显著差异。采用种群统计学中同生群的划分方法,将5~8月份出生的幼体依次记为L1、L2、L3、L4。在出生后20天内L1、L2幼体存活率明显高于L3、L4;在从出生50天至80天期间L1的存活率显著高于L2。当年出生的雌雄幼体在发育上存在不同步现象,当年出生的雌性幼体性成熟早,有的可以直接参加繁殖,但当年出生的雄性幼体却无此现象。结果表明:在海北地区,经过综合治理后,高原鼠兔的生境发生改变,其繁殖策略也随之发生改变,即,减少每次繁殖活动的投入,增加繁殖次数,延长繁殖时间。
殷宝法王金龙魏万红张堰铭曹伊凡
关键词:草甸高原鼠兔繁殖特征繁殖策略生境
月光及光照对艾虎活动的影响被引量:11
2002年
采用野外研究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月光周期和光照对夜行性动物艾虎活动的影响。野外无线电遥测结果表明 ,艾虎的日活动时间不受月光周期的影响 ,雌雄艾虎在不同的季节及繁殖期和非繁殖期都有相对稳定的活动时间 ,其开始活动和结束活动的时间与月光周期和日出、日落都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室内模拟研究结果也表明 ,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 ,艾虎增加了白天的活动时间 ,但仍然以夜间活动为主 ,光照强弱对艾虎的活动格局和活动时间没有明显的影响。以上结果表明昼夜变换使艾虎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物钟节律 ,艾虎在取食过程中可能利用洞道等隐蔽场所降低明亮月光期的高捕食风险。
魏万红周文扬樊乃昌
关键词:月光光照
月光及光照强度对艾虎微生境利用的影响被引量:7
2002年
月光及光照作为一种捕食风险对许多动物的微生境利用有明显的影响。野外的无线电遥测资料和室内模拟光照强度的研究表明 ,艾虎在明亮的月光期明显增加了对平坦灌丛区域的利用时间 ,灌丛作为一种隐蔽场所减少了艾虎被捕食的风险 ,艾虎在明亮的月光期增加对灌丛的利用是一种反捕食策略。无论光照强度如何 ,艾虎对有隐蔽洞道区域的利用程度较高 ,在无隐蔽物区域采用短时间的活动方式 ,在有隐蔽物区域采用长时间活动方式。这表明艾虎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反捕食策略 。
魏万红周文扬樊乃昌
关键词:月光光照强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