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2006ZD042)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李颖川钟海全王志彬石红艳唐嘉贵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气井
  • 1篇多相管流
  • 1篇油套
  • 1篇油套环空
  • 1篇有水气藏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水合物
  • 1篇水合物生成
  • 1篇气藏
  • 1篇气井井筒
  • 1篇气水
  • 1篇气水两相
  • 1篇热机
  • 1篇网络
  • 1篇温度
  • 1篇温度影响
  • 1篇温降模型
  • 1篇相平衡
  • 1篇节流

机构

  • 4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4篇李颖川
  • 3篇钟海全
  • 2篇王志彬
  • 1篇唐嘉贵
  • 1篇刘永辉
  • 1篇石红艳
  • 1篇李伟
  • 1篇李成见

传媒

  • 2篇中国科技论文...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石油学报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油套环空放空防止气井井筒生成水合物技术被引量:8
2010年
基于气液两相流沿气井油管上升流动过程中质量和动量守恒及井筒传热机理,建立了压力和温度梯度耦合模型,并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数值求解。该模型中考虑了流体的焦耳-汤姆逊效应及环空介质和地层热物性沿井深的变化,分析了大牛地低渗低产D2-56气井环空介质换热系数和井筒总传热系数与套压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若井下安装封隔器,并将油套环空放空,可显著降低井筒总传热能力和油管内流体的热损失,提高油管内流体温度,可防止水合物在油管中生成。对于产量较高的气井,降低油套环空压力对防止水合物生成更具有实用性。
李颖川王志彬钟海全
关键词:气井井筒流动传热机理水合物生成
气井气水两相节流温降模型被引量:5
2010年
准确预测气液两相节流温降是井下节流天然气水合物防治和携液分析的前题。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和Peng-Robinson状态方程,结合Huron和Vida1提出的含强极性物质体系的GE(超额吉布斯能量)混合规则和UNIFAC活度系数模型,建立了气—水两相节流温降数学模型。利用天然气—水节流压降温降实验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平均误差为-0.49℃(-2.55%),平均绝对误差为0.76℃(3.80%),标准差为1.13℃(5.40%),明显优于Perkins的热力学模型。以广安002-38有水气井气体组分数据为例,进行了不同气水比下的节流温降计算,当GWR<800m3/m3时,地面节流不会生成天然气水合物,由此无需将嘴子安装在井下。
李颖川王志彬唐嘉贵石红艳
关键词:有水气藏气井相平衡节流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多相管流模型优选及应用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应用91井次的油气井测试数据对Ansari,Hagedorn & Brown Revised,Duns&Ros,Gray以及Beggs&Brill Revised模型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最适合的模型主要有Hagedorn&Brown Revised模型和Ansari模型,其最佳井数分别占50.5%和35.2%。为了对特定的油井条件优选出最佳的计算模型,提出利用神经网络优选多相管流模型的方法,建立了BP神经网络模型,给出了完整的学习算法程序框图,提出采用动量算法修改隐含层权值,采用基于指数平滑的方法修改输出层权值,从而有效地减少了抖动。应用油气井测试数据及管流模型评价结果,研究了神经网络输入层、输出层及隐含层神经元个数对预测准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BP神经网络模型能很好的预测最佳管流模型,其预测准确率可高达100%.
钟海全李颖川刘永辉李成见李伟
关键词:BP神经网络BP算法
气井开关井过程瞬态数值模拟被引量:2
2009年
气井开关井过程中,井筒内气体的流动为瞬变流动,其压力等流动参数是井深和时间的函数。准确预测井筒流动参数的变化是合理设计完井工艺和选择井口等设备的重要依据。根据质量、动量守恒数学模型,采用隐式中心有限差分法建立差分方程组,利用牛顿-拉斐森方法求解。为了分析温度对压力的影响,分别采用了关井状态井筒温度分布(静温)和稳定生产时的温度分布(流温)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开关井过程中,井筒温度对井底压力变化基本没有影响,但对井口压力变化影响明显,是纯气井关井时井口压力下降和开井时井口压力上升的根本原因。
钟海全李颖川李成见
关键词:开关井温度影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