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2-02)

作品数:9 被引量:36H指数:5
相关作者:雍洪军李明顺张德贵李新海张世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河西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玉米
  • 5篇配合力
  • 3篇育种
  • 3篇杂交
  • 3篇杂交种
  • 3篇杂种
  • 2篇性状
  • 2篇玉米杂交
  • 2篇玉米杂交种
  • 2篇杂种优势
  • 2篇种质
  • 2篇产量配合力
  • 1篇养分
  • 1篇养分释放
  • 1篇养分释放率
  • 1篇一般配合力
  • 1篇油菜
  • 1篇油菜秸秆
  • 1篇油菜秸秆还田
  • 1篇玉米品种

机构

  • 8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河西学院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辽宁省农业科...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南充市农业科...
  • 1篇恩施土家族苗...
  • 1篇承德市农林科...

作者

  • 8篇李新海
  • 8篇张德贵
  • 8篇李明顺
  • 8篇雍洪军
  • 4篇张世煌
  • 3篇荣廷昭
  • 3篇潘光堂
  • 2篇张晓聪
  • 1篇白丽
  • 1篇赵海岩
  • 1篇王宏伟
  • 1篇齐建双
  • 1篇兰海
  • 1篇高聚林
  • 1篇杨勤
  • 1篇刘晶
  • 1篇史磊
  • 1篇苏治军
  • 1篇金峰
  • 1篇王建军

传媒

  • 3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遗传
  • 2篇核农学报
  • 1篇玉米科学
  • 1篇耕作与栽培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4
  • 2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8个合成群体改良玉米杂交种郑单958的育种潜力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玉米群体含有有利等位基因,可作为改良杂交种的优异种质。针对持续改良我国主要玉米杂交种郑单958产量性状和商品品质的需求,文章以8个合成群体为供体,郑单958亲本自交系为受体,组配16个测交组合。2009和2010年分别在北京顺义和河南新乡测量产量和籽粒容重。4个遗传参数评价显示,合成群体可以作为新的有利等位基因供体改良杂交种性状,其中WBMC-4和陕综3号两个群体具有同时改良杂交种产量和籽粒容重的潜力,可分别用于改良亲本自交系郑58和昌7-2,以及拓宽我国主要玉米类群PA和四平头的种质基础。
雍洪军李明顺张德贵李新海潘光堂张世煌荣廷昭
关键词:玉米种质改良杂交种
油菜秸秆还田养分释放率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以油菜秸秆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壤耕作与秸秆还田试验,探讨丘陵区适宜的秸秆还田方式。在四川南充设置田间试验,采用尼龙网袋法研究免耕覆盖、旋耕还田和秸秆粉碎、整秆还田共4种方式下秸秆腐解率和氮磷钾养分释放率,分析秸秆还田方式对耕层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粉碎后混土还田降解速度最快,可以有效地将秸秆养分释放回土壤中;随着时间的变化,N、P 2O 5、K 2O、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均有下降趋势,秸秆粉碎旋耕混耙还田的养分释放率和秸秆腐解率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秸秆养分释放规律为K 2O最高,秸秆粉碎+旋耕还田处理的秸秆释放出85%以上的钾素,在大面积生产上钾素肥料施用量应减少,以此提高钾肥利用率。根据秸秆腐解后养分释放情况分析,秸秆粉碎加旋耕还田是适宜的秸秆还田模式。
何川杨勤蒲全波陈岩杨云王鹏金容郑祖平夏清清
关键词:秸秆还田耕作方式养分释放
不同种质渗入对2个玉米复合群体的改良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为进一步提高玉米复合群体改良效率,本研究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以中群15、中群16、W9706和四144为测验种,与4个综合种配制16个测交组合。以郑单958为对照,采用不完全区组设计,在河南新乡和山东济南鉴定并分析不同种质渗入玉米复合群体后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种质渗入后,中群15和中群16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通过分析农艺性状和配合力表现,综合种CP15-2抽丝期短、株高较低、收获时含水量低、产量高等,抽丝期和产量一般配合力也表现优良;CP15-2×中群15抽丝期、收获时含水量、产量均优于原始群体中群15,其产量特殊配合力和中亲优势较低;CP15-2是渗入中群15的优良新种质,可用于改良其生育期、收获时含水量和产量性状。
杨致远唐娟赵鑫哲张丰屹刘文娟李明顺张德贵李新海雍洪军兰海
关键词:玉米农艺性状配合力
8个群体在我国东北区玉米育种应用中的潜力分析
2014年
为了评价8个玉米群体在我国东北区的育种应用潜力,采用增广NCII遗传交配设计,以分别代表我国主要种质类群的群体中综5号、中群11和中群12为测验种,与8个玉米群体组配24个杂交组合,连同11个群体在吉林公主岭和辽宁沈阳进行田间联合鉴定,测量产量、抽丝期、穗位高和倒折率。研究表明,吉综A、豫综5号、中综3号、中综4号等4个群体性状表现较好,一般配合力效应较高,在东北区具有较大的利用潜力。中综5号×吉综A、中群12×豫综5号、中综5号×中综3号、中群12×中综4号等组合特殊配合力和中亲优势值相对较低,且组合产量相对较高,抽丝期、株高和穗位高适中,较抗倒折。建议将豫综5号和中综4号与A群种质、吉综A和中综3号与D群种质创建复合种质,逐步改良,扩宽我国东北区玉米种质基础。
雍洪军王黎明李明顺张德贵潘光堂张世煌李新海荣廷昭
关键词:玉米配合力杂种优势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穗部性状对种植密度的响应被引量:1
2023年
以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4个不同时期大面积推广的玉米杂交种为材料,探究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穗部性状的变化特征及对种植密度的响应,为耐密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选取1980s-2010s推广面积较大的12个玉米杂交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6万株/hm^(2)和12万株/hm^(2)两个种植密度,4行区,3次重复,2017-2018年在辽宁省沈阳市和吉林省公主岭市进行鉴定,收获后调查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等穗部性状。结果表明,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的穗行数、行粒数和百粒重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随着年代更替,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穗粗、秃尖长和百粒重均下降,穗长、穗行数和行粒数未发生显著变化。其中,秃尖长变化尤为显著,1980s-2010s期间平均每10年降幅0.24 cm(高种植密度)、0.19 cm(低种植密度)。随着种植密度增加,相同年代杂交种果穗均变短、穗变细、秃尖变长、行粒数减少,其中2000s新品种的穗长和2010s新品种的穗粗降幅最小,2010s新品种的秃尖增幅最小(1.04%),表明2000s后选育的玉米品种更耐密。在未来玉米耐密育种过程中,应在维持较高百粒重的同时,加强穗长、穗粗、秃尖等性状的协同改良,以达到增产的目的。
张宇星杨致远张丰屹李一赵鑫哲唐娟史磊刘晶赵海岩李明顺张德贵李新海雍洪军金峰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穗部性状
美洲地区主要玉米群体特征及其利用途径分析被引量:13
2013年
美洲地区是全球玉米起源和遗传多样性中心,优良种质渗入是拓宽我国玉米种质基础的有效途径。通过整理和分析不同学者关于美国、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International Maize and Wheat Improvement Center,CIMMYT)和巴西玉米种质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研究结果,鉴定出在我国可能有应用潜力的24个优良玉米群体,包括8个美国群体,8个CIMMYT群体和8个巴西玉米群体。建议在适应性改良的基础上,以我国本土化的A群和B群为核心,将群体BSSS(R)C10、BS10(FR)C14、BS13(S)C9、BSK(HI)C8 Syn 3、BR106、Pop44(C8)、Pop45(C3)与A群种质,群体BS11(FR)C14、BS16(S)C3 Syn 2、BS29(R)C3、BSCB1(R)C14、BR105、Pop42(C4)与B群种质构建复合群体,开展改良,拓宽我国玉米种质类群的遗传基础。
雍洪军王建军张德贵张晓聪李明顺白丽张世煌李新海
关键词:玉米产量配合力
25份美国玉米自交系的利用潜力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以优良玉米自交系CA193和CA749为测验种,与25份美国玉米自交系配制杂交组合,以吉单27和先玉335为对照,根据主要农艺性状表现、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评价25份美国玉米自交系的育种利用潜力。结果表明,2MCDB、LH198、PHR63、LH184、PHHH9、MBWZ、PHJR5、LH186、PHT47、LH217、PHMK0、PHEG9和LH218自交系产量一般配合力较高,其中,5份自交系2MCDB、LH184、LH186、PHJR5和PHT47具有降低收获时含水量特点,PHT47和PHJR5具有增加穗行数、缩短生育期的优点,利用潜力最大。针对CA193和CA749产量低、穗行数少的缺点,遴选出2个组合CA193×PHT47和CA749×2MCDB,可作为基础群体用于自交系选育。3个组合CA193×PHT47、CA193×2MCDB和CA193×PHJR5产量显著高于吉单27,可用于杂交种选育。
赵鑫哲刘文娟张丰屹杨致远张德贵李明顺李新海雍洪军王宏伟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
欧洲重要玉米群体特征及其利用途径分析被引量:10
2018年
欧洲本土玉米种质多属硬粒型,具有较强的早熟性和抗逆性,导入欧洲优良玉米种质是拓宽我国适宜机械化种质基础的有效途径。通过整合分析欧洲西南、东南和北部玉米种质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研究结果,发现有应用潜力的23个优良玉米群体,包括10个西班牙群体、6个法国群体、2个葡萄牙群体和5个瑞士群体。建议在适应性改良的基础上,将群体Enano Norteno/Vasco、EZS22与我国A群种质,群体Ain、Alegia、Bade、Berrobi、Lazcano、Tuy与我国B群种质构建复合群体,开展改良,拓宽我国玉米种质类群的遗传基础。
张丰屹唐娟雍洪军李明顺张德贵苏治军齐建双李新海高聚林
关键词:产量配合力杂种优势
10个玉米群体改良杂交种吉单261的育种利用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以5个国内合成群体和5个美国群体为父本,吉单261双亲自交系为母本,组配20个测交组合。基于有利等位基因频率的群体改良理论,分析了10个群体改良我国东北区杂交种吉单261产量和穗行数的育种潜力及改良策略。研究表明,供试群体具有改良杂交种性状的利用价值,辽旅综、中综3号、BSCB1等3个群体具有同时提高杂交种产量和穗行数的潜力。建议采用吉853回交吉853×辽旅综和吉853×中综3号组合,或对W9706×BSCB1组合连续自交,获得新改良系,期望实现对现有杂交种吉单261的持续改良。
雍洪军张芳军张德贵张晓聪李明顺潘光堂张世煌李新海荣廷昭
关键词:玉米育种潜力杂交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