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2158)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4
相关作者:王金环徐新女王淑杰冯学泉刘宏胜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环湖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胶质
  • 4篇胶质瘤
  • 3篇凋亡
  • 3篇人类免疫
  • 3篇人类免疫缺陷
  • 3篇人类免疫缺陷...
  • 3篇人类免疫缺陷...
  • 3篇缺陷病
  • 3篇细胞凋亡
  • 3篇细胞生长
  • 3篇细胞生长因子
  • 3篇纤维细胞
  • 3篇纤维细胞生长...
  • 3篇免疫缺陷
  • 3篇免疫缺陷病
  • 3篇免疫缺陷病毒
  • 3篇分子
  • 3篇VPR
  • 3篇病毒

机构

  • 6篇天津市第一中...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市环湖医...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卫生部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作者

  • 7篇王金环
  • 6篇徐新女
  • 5篇冯学泉
  • 5篇王淑杰
  • 4篇刘宏胜
  • 4篇张飚
  • 3篇林娜
  • 1篇张汉超
  • 1篇徐军
  • 1篇张益伟
  • 1篇刘俊
  • 1篇马波

传媒

  • 2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癌症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小分子干扰RNA对胶质瘤细胞株U251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背景与目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FGFs)家族中的重要一员,bFGF是多功能细胞因子,参与创伤愈合、组织修复、未成熟神经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过程。本课题组前期对bFGF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做过研究,证实bFGF在胶质瘤细胞中过表达,并刺激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新生血管生成。本研究检测bFGF小分子干扰RNA对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化学法合成四条针对bFGF的siRNA和一条阴性对照siRNA,并用脂质体法转染胶质瘤细胞系U251;以Opti-MEMI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的U251细胞作为正常对照。通过RT-PCR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bFGF的表达,并用流式细胞术、MTT法检测转染后U251细胞的凋亡和增殖活性的变化。结果:转染48h后,正常对照、阴性对照、siRNA-1、siRNA-2、siRNA-3和siRNA-4组U251细胞中的bFGFmRNA水平分别为0.95±0.02、0.95±0.02、0.85±0.02、0.76±0.04、0.65±0.04和0.56±0.03;转染72h后,分别为0.95±0.04、0.89±0.05、0.81±0.05、0.80±0.05、0.77±0.04和0.53±0.05。四条bFGFsiRNA中,siRNA-4作用最显著。转染48h后,siRNA-4和阴性对照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66.4±1.2)%和(56.3±1.4)%;转染72h后,分别为(40.0±2.6)%和(14.7±0.6)%,siRNA-4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想的bFGF小分子干扰RNA能够抑制该基因的表达并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活性。
王淑杰王金环张益伟徐新女刘宏胜
关键词:RNA干扰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胶质瘤U251细胞
STAT3信号通路及其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针对可能导致细胞癌变的环节,如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因子及受体、抗肿瘤血管形成、自杀基因等,从分子水平来逆转这种恶性生物学行为,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甚至使其完全消退的一种全新的生物治疗模式。
刘俊冯学泉王金环
关键词:STAT3信号通路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Vpr对人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HIV-1)病毒蛋白r(Vpr)对人结肠癌细胞HCT-8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载体转染组和Vpr转染组.空白对照组:细胞不予干预;空载体转染组: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加入不同感染复数(MOI)的空载体腺病毒;Vpr转染组:加入不同MOI的含有HIV1-Vpr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v-Vpr).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或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Vpr显著抑制人结肠癌细胞HCT-8增殖,Adv-Vpr转染72 h后(MOI=200),Vpr转染组细胞MTT值为1.03±0.04,与空载体转染组(2.46 +0.15)及空白对照组(2.51±0.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4.6,P<0.05);Adv-Vpr转染48 h后(MOI=200),Vpr转染组处于G2/M期的细胞比例及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的细胞比例增加,分别为37.31%±5.90%和32.07%±5.64%,与空载体转染组(18.30%±6.04%、3.32%±0.79%)及空白对照组916.66%±3.51%、2.76%±1.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08,64.45,P<0.05).Adv-Vpr转染72 h后(MOI=200),Vpr转染组细胞凋亡率为37.62%±6.48%,与空载体转染组(3.44%±1.11%)及空白对照组(2.93%±1.0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2.4,P<0.05).Adv-Vpr处理48 h后(MOI=200),Westem blot检测发现Vpr导致了Caspase-9、Caspase-3剪切为活性片段,p-Chk1-S345磷酸化增加,而Fas、Fas-L、ERK1及ERK2表达未见上调.结论 Vpr在体外能够有效抑制结肠癌细胞株HCT-8增殖,并诱导其细胞周期G2期阻滞及凋亡,其机制分别与DNA损伤信号通路激活及线粒体凋亡通路启动有关.Vpr在结肠癌的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马波张汉超徐新女张飚王金环
关键词:结肠肿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细胞凋亡
LR重组法构建重组腺病毒rAd5-Vpr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构建携带HIV-1Vpr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方法:采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和T4DNA连接酶连接的方法,将Vpr基因克隆至腺病毒穿梭质粒pTrack-C上,然后通过重组穿梭质粒pTrack-C-Vpr和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no体外LR位点特异性重组的方法,将Vpr基因转移至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no上,最后重组骨架质粒pAdeno-Vpr鉴定正确后经PacI酶切,转染HEK293细胞,包装成重组腺病毒rAd5-Vpr。同时在HEK293细胞中进行病毒扩增,利用PCR方法对重组腺病毒进行鉴定,用微量全细胞病变法检测病毒滴度。结果:PCR鉴定重组腺病毒rAd5-Vpr构建成功;扩增后检测病毒滴度约为5×108PFU/mL。结论:应用LR重组法能成功构建携带HIV-1 Vpr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扩增后滴度能满足实验需要,为进一步相关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冯学泉徐军王金环徐新女王淑杰
关键词:腺病毒科质粒HIV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小干扰RNA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病毒蛋白R基因对裸鼠胶质瘤的抑瘤作用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小干扰RNA(bFGF-siRNA)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病毒蛋白R(Vpr)基因联合治疗脑胶质瘤的效果.方法 以人脑胶质瘤LN229细胞感染BALB/c-nu裸鼠,建立动物模型.将30只裸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空载体组、bFGF-siRNA组、Vpr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6只,分别定期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空载体腺病毒(rAd5-null)、重组腺病毒rAd5-bFGF-siRNA、重组腺病毒rAd5-Vpr和重组腺病毒rAd5-bFGF-siRNA+rAd5-Vpr,每隔3 d测量肿瘤体积.治疗后4周处死裸鼠,行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及电镜检查.结果 bFGF-siRNA组、Vpr组和联合治疗组的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6.9%、37.2%和58.6%,联合治疗组抑瘤效果最显著(P<0.05).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和凋亡检测均显示,联合治疗组抑制细胞增殖与促进细胞凋亡效果最明显(P<0.05).电镜检查显示,联合治疗组肿瘤超微结构的变化最明显.结论 bFGF-siRNA与Vpr联合的基因治疗可以产生明显的协同作用,抑瘤作用较单一治疗明显增强.
冯学泉王金环徐新女张飚王淑杰刘宏胜林娜
关键词:胶质瘤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重组腺病毒Vpr诱导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体外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 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病毒蛋白R(HIV1-Vpr)体外对胶质瘤细胞U251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U251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空载体组和实验组进行细胞培养,24 h后空载体组和实验组按MOI=50分别进行空载体腺病毒(rAd5-null)和含有HIV1-Vpr基因的重组腺病毒(rAd5-Vpr)转染,转染后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用Hoechst染色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的凋亡和细胞周期改变,用Western blot方法 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rAd5-Vpr能够抑制U251细胞增殖,其作用从转染后48 h开始,随着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逐渐增强(P<0.05);实验组Hoechst染色观察到明显的细胞凋亡现象;流式细胞周期检测显示实验组细胞G2期比例升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 显示,实验组U251细胞经转染rAd5-Vpr72 h后,可见Vpr蛋白表达,同时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Caspase3和Fas-L蛋白表达增强.结论 rAd5-Vpr在体外能够抑制U25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周期G2期阻滞和细胞凋亡.
冯学泉王金环徐新女张飚王淑杰刘宏胜林娜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细胞凋亡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重组腺病毒
bFGF小分子干扰RNA诱导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初步探讨以小分子干扰RNA沉默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胶质瘤细胞系U251凋亡的机制。方法:将U251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空载体组和实验组,按4×105个细胞每孔接种于6孔细胞培养板,培养24h后,空载体组和实验组按MOI=50分别进行空载体腺病毒(rAd5-null)和含有bFGF小分子干扰RNA(siRNA)的重组腺病毒(rAd5-bFGF)转染,转染72h后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及细胞周期变化情况及其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空载体组比较,实验组U251细胞经转染bFGF-siRNA后出现了明显的细胞凋亡(P<0.05),但细胞周期未见变化(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实验组U251胶质瘤细胞经转染bFGF-siRNA72h后,bFGF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同时STAT3及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及Caspase-3蛋白表达增强。结论:bFGF小分子干扰RNA能够诱导U251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STAT3信号转导通路实现的。
冯学泉王金环徐新女张飚王淑杰刘宏胜林娜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细胞凋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