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201-003)

作品数:4 被引量:39H指数:3
相关作者:杨乐马放邱珊郭海娟周桢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台州学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活性炭
  • 2篇芬顿
  • 2篇粉末活性炭
  • 2篇苯酚
  • 1篇电芬顿
  • 1篇亚甲基
  • 1篇亚甲基蓝
  • 1篇阴极
  • 1篇油污染
  • 1篇石油污染
  • 1篇泡沫镍
  • 1篇羟基自由基
  • 1篇污染
  • 1篇甲基
  • 1篇甲基蓝
  • 1篇过氧化氢
  • 1篇SBR工艺
  • 1篇除油
  • 1篇磁性活性炭
  • 1篇催化

机构

  • 4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台州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2篇邱珊
  • 2篇马放
  • 2篇杨乐
  • 1篇徐善文
  • 1篇陈志强
  • 1篇郭海娟
  • 1篇陈聪
  • 1篇邓凤霞
  • 1篇张光宇
  • 1篇丁晓
  • 1篇陈德坤
  • 1篇周桢
  • 1篇丁慧

传媒

  • 2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磁性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被引量:25
2016年
为改善粉末活性炭的可分离性,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新型磁性活性炭,以亚甲基蓝为目标污染物配制染料废水,对粉末态磁性活性炭对目标污染物的处理效能进行探讨,并与粉末活性炭处理效果进行对比,考察p H、接触时间以及污染物质量浓度对其处理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粉末态磁性活性炭吸附能力高于粉末活性炭,p H为影响其处理效能的关键因素,偏碱性的p H和适宜的接触时间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当亚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磁性活性炭投量为0.4 g/L、p H为9、反应时间为300 min时,亚甲基蓝的去除率达98.9%.亚甲基蓝在磁性活性炭上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和Elovich动力学模型,热力学分析表明,该吸附过程为自发进行的单分子层吸热反应,且以化学吸附为主.该磁性活性炭具有很好的分离性能,在自然重力沉降条件下10 min内沉淀完全,而在外强磁场作用下30 s内可实现快速分离.
马放周家晖郭海娟杨乐
关键词:磁性活性炭粉末活性炭亚甲基蓝
以泡沫镍为阴极的电芬顿法对苯酚的降解被引量:7
2015年
电芬顿是一种高级氧化技术,其中电极材料对其处理效果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为提高电芬顿系统处理效率,选用泡沫镍电极作为阴极,以H_2O_2浓度为指标,探究了操作条件(p H、电流密度、曝气速率、电极间距)对其催化产H_2O_2性能的影响,并利用苯酚作为模拟污染物研究降解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泡沫镍具备优异的阴极性能,其最佳工作条件为:p H=3,电流密度i=3 m A/cm^2,曝气量10 L/h,电极间距3 cm,在此条件下反应60 min后H_2O_2浓度可达45 mg/L。使用泡沫镍作为阴极降解苯酚废水,研究了Fe^(2+)投加量对去除率的影响。在最佳Fe^(2+)量(40 mg/L)下,反应2 h后苯酚及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5%和80%。其降解反应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表观反应速率常数最大可达5.0×10^(-4)s^(-1)。
古振澳柴一荻杨乐邱珊陈德坤周桢
关键词:电芬顿泡沫镍过氧化氢羟基自由基苯酚
类芬顿体系研发及其处理苯酚能力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为解决传统均相芬顿体系反应后产生大量含铁污泥、药剂使用量过大等问题,以Fe、Cu和C烧结制备非均相类芬顿体系催化剂,研究催化剂中各物质的最佳配比,考察催化剂的烧结温度和时间对催化剂比表面积和催化效能等方面的影响。通过试验得到各物质的最佳配比为Fe∶C=4∶1、Cu含量为7%、Na2Si O3含量为5%,此时对COD和苯酚的去除率分别为92.61%和98.60%。BET和化学试验结果表明,最优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分别为850℃和3 h,此条件下利用Fe、Cu和C制备的类芬顿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及催化效果。
邱珊丁晓马放徐善文邓凤霞陈聪
关键词:催化剂苯酚
突发性油污染事故中PAC/SBR联用强化除油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试验论证利用PAC/SBR联用工艺强化去除油污染的可行性,从而为运用PAC/SBR工艺处理突发性石油污染提供决策参考和科学依据。结果表明,0.2 g/L的PAC投加量能够使SBR工艺有效抵抗浓度为100 mg/L的石油污染冲击;0.5 g/L的PAC投加量可以使SBR工艺有效抵御浓度为200 mg/L的石油污染冲击。
丁慧陈志强张光宇
关键词:粉末活性炭SBR工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