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04017)

作品数:17 被引量:122H指数:7
相关作者:杨家宽朱新锋李磊孙晓娟张伟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河南城建学院武汉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电气工程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化学工程
  • 3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1篇铅膏
  • 9篇柠檬
  • 9篇柠檬酸
  • 7篇
  • 6篇电池
  • 6篇湿法
  • 6篇铅酸
  • 6篇回收
  • 5篇柠檬酸钠
  • 4篇氧化铅
  • 4篇废旧
  • 4篇废铅酸蓄电池
  • 3篇蓄电池
  • 3篇湿法工艺
  • 3篇湿法回收
  • 3篇湿法冶金
  • 3篇铅酸电池
  • 3篇铅酸蓄电池
  • 3篇热分解
  • 3篇废铅酸电池

机构

  • 17篇华中科技大学
  • 11篇河南城建学院
  • 2篇湖北工业大学
  • 2篇湖北大学
  • 2篇武汉工程大学

作者

  • 17篇杨家宽
  • 16篇朱新锋
  • 7篇李磊
  • 6篇孙晓娟
  • 6篇张伟
  • 5篇胡雨辰
  • 4篇杨丹妮
  • 4篇刘建文
  • 3篇杨海玉
  • 3篇何东升
  • 3篇刘万超
  • 3篇郭一飞
  • 3篇高林霞
  • 2篇李卉
  • 2篇汪潇
  • 2篇刘玲静
  • 2篇陈松涛
  • 2篇何雄
  • 2篇胡红云
  • 1篇肖波

传媒

  • 4篇蓄电池
  • 3篇环境工程学报
  • 2篇化工进展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功能材料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资源再生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铅膏在柠檬酸-柠檬酸钠体系中的浸出过程被引量:2
2013年
研究了铅酸蓄电池废铅膏在柠檬酸-柠檬酸钠体系中浸出过程中形貌及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浸出过程中PbO_2与PbO在1 h内完全反应,而PbSO_4反应相对较慢,反应1 h脱硫率为36.2%,8 h脱硫完全.浸出过程中PbSO_4颗粒不断变小,PbSO_4生成柠檬酸铅的过程为缩核反应,起初阶段柠檬酸铅为絮状颗粒,随反应进行,颗粒逐渐长大,最终为板状结构.
朱新锋杨家宽孙晓娟张伟胡雨辰李磊郭一飞陈松涛
关键词:铅膏浸出
废铅酸蓄电池铅膏柠檬酸浸出动力学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通过研究废铅酸蓄电池铅膏柠檬酸-柠檬酸钠浸出过程中PbSO4转化率随时间变化,考查了物料粒度、搅拌速度和浸出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建立了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并计算了浸出反应表观活化能。结果表明,减小物料粒度、提高浸出温度和适当提高搅拌速度,均可提高硫酸铅转化率。浸出反应表观活化能为67.82 kJ/mol,浸出反应受化学反应步骤控制。
何东升朱新锋刘建文高林霞杨家宽
关键词:废铅酸蓄电池铅膏柠檬酸动力学
湿法回收废铅膏中间产物柠檬酸铅Pb_3(C_6H_5O_7)_2·3H_2O的热分解被引量:4
2016年
借助热天平与红外光谱仪联用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分析手段研究柠檬酸铅Pb_3(C_6H_5O_7)_2·3H_2O的热分解过程和产物。结果表明:柠檬酸铅Pb_3(C_6H_5O_7)_2·3H_2O的热分解过程分水分脱除、无水物分解和燃烧3个阶段;结晶水在无水物分解阶段散失,温度达到100~200℃时产生部分有机物,超过此温度时产物主要是CO2,最终产物为氧化铅与金属铅;柠檬酸铅在空气中分解受焙烧温度影响较为显著,柠檬酸铅前驱物Pb_3(C_6H_5O_7)_2·3H_2O低温焙烧时产物的主要成分是α-PbO、β-PbO与金属铅,高温焙烧时产物主要成分是β-PbO。
朱新锋王现丽聂鹏茹张伟胡雨辰杨家宽汪潇郭一飞
关键词:热分解
废铅酸电池铅膏回收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0
2009年
总结了铅酸蓄电池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废铅酸电池的产生过程以及目前广泛采用的火法冶金工艺铅回收技术。指出现有废铅酸电池火法冶金工艺存在高耗能,排放大量SO2酸性气体、CO2温室气体以及挥发性铅尘等大气污染物。因此,许多研究者探讨湿法再生铅工艺,其中包括以RSR工艺为代表的脱硫转化-还原转化-电积法三段式湿法电积工艺。剑桥大学开发的柠檬酸湿法浸取铅膏的新工艺,铅回收直接制备电池生产用超细PbO粉体,为废旧铅酸电池的回收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杨家宽朱新锋刘万超杨海玉肖波
关键词:废铅酸电池湿法冶金再生铅回收技术
废铅酸电池铅膏制备超细氧化铅粉末被引量:2
2010年
以柠檬酸为主要浸出剂,在室温下合成柠檬酸铅前躯体,将其低温焙烧生成超细PbO/Pb粉末。结果表明:废旧铅蓄电池铅膏的主要成分PbO2、PbO和PbSO4都能生成柠檬酸铅,铅回收率均在98%以上,为废旧铅酸电池的回收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朱新锋刘万超杨海玉李磊杨家宽
关键词:废旧铅酸电池氧化铅粉末超细铅膏
柠檬酸铅在柠檬酸钠溶液中溶解行为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氧化铅与柠檬酸反应制备了柠檬酸铅,考察了溶解时间、溶解温度、柠檬酸钠浓度和柠檬酸加入量对柠檬酸铅在柠檬酸钠溶液中溶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柠檬酸钠浓度及柠檬酸加入量是主要影响因素,升高温度和提高柠檬酸钠浓度可显著提高柠檬酸铅溶解率;温度和溶解率呈正线性关系,拟合的线性方程为Y=0.76+0.63T;加入柠檬酸则对柠檬酸铅溶解有抑制作用.
何东升李巧双杨典奇杨聪王贤晨杨家宽
关键词:柠檬酸钠回收
超声波对铅膏湿法转化产物结晶形貌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通过柠檬酸湿法工艺处理废旧铅酸蓄电池铅膏,浸出转化得到的前体柠檬酸铅结晶产物粒度较小,不易过滤。通过超声波的方式对柠檬酸铅的结晶过程加以控制,对处理前后的样品进行XRD、TG-DTA和SEM表征,对比超声波处理前后的柠檬酸铅晶体形貌变化。结果表明,经过超声波处理后,柠檬酸铅晶体由薄片状转变为长径比约为8∶1的柱状,柱状晶体长20~50μm,超声波处理前柠檬酸铅晶体的粒度均小于5μm。因此,超声波处理能够有效调控柠檬酸铅晶体的结晶形貌,改善柠檬酸铅前体的过滤性能,提高铅膏湿法转化的效率。
孙晓娟张伟李卉朱新锋何东升杨家宽
关键词:湿法工艺铅膏超声波
锌杂质在柠檬酸/柠檬酸钠体系回收废铅膏中的迁移被引量:3
2014年
本实验采用柠檬酸/柠檬酸钠体系浸出回收铅膏,考察杂质锌在浸出过程中的迁移。模拟铅膏中掺入了氧化锌,锌的质量分数为1%、0.5%、0.1%、0.05%和0.01%。随锌含量的减少,残留在柠檬酸铅、铅粉中的锌量越少。掺锌量为0.01%时,铅粉中锌的质量分数降到0.000 43%。实际铅膏也进行了浸出、焙烧实验,铅粉中锌的质量分数减少到了0.000 13%,远远小于GB/T 469-2005中对锌的要求。
高林霞刘建文朱新锋李磊杨家宽
关键词:柠檬酸柠檬酸钠铅粉
废铅酸蓄电池铅膏性质分析被引量:12
2012年
为给废旧铅蓄电池铅膏的湿法回收工艺提供理论依据,对湖北金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破碎分选后的废铅膏进行了XRF、XRD、物理分析及化学分析等,确定了废铅膏的主要成分、理化性质等特性。结果表明,废铅膏粒径细小,碾钵磨细后能过120目的筛下物超过77.4%,这对湿法转化是有利的。废铅膏主要组成为64.5%PbSO4、29.5%PbO2、4.5%PbO、0.8%Pb及其他微量杂质元素,杂质主要包括Fe、Sb和Si等。因此,铅膏湿法处理时应该采取合适的净化工艺。
朱新锋杨丹妮胡红云何雄刘玲静李磊刘建文杨家宽
关键词:废铅酸蓄电池湿法工艺理化性质铅膏
以废铅酸电池铅膏制备超细氧化铅粉末被引量:39
2010年
以柠檬酸为主要浸出剂,在室温下合成柠檬酸铅前躯体,将其低温焙烧生成超细PbO/Pb粉末。结果表明:废旧铅蓄电池铅膏的主要成分PbO2、PbO和PbSO4都能生成柠檬酸铅,铅回收率均在98%以上;由PbO与PbO2生成的前躯体与标准柠檬酸铅晶型基本相同,结构呈堆积条状,粒径为20~30μm,而由PbSO4得到的前躯体可能含较多结晶水,与标准柠檬酸铅晶型有较大区别,呈鳞片状结构,粒径为1~10μm;3种前躯体都能在低温焙烧下得到超细PbO/Pb粉末,粒径为200~500nm;采用柠檬酸湿法浸取铅膏直接制备电池生产用超细PbO粉体的新工艺,为废旧铅酸电池的回收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朱新锋刘万超杨海玉李磊杨家宽
关键词:废铅酸电池湿法冶金柠檬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