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ZZ034)

作品数:11 被引量:86H指数:4
相关作者:熊烨周建国张新蕾陈如勇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医改
  • 2篇政府
  • 1篇地方政府
  • 1篇地方政府间
  • 1篇新医改
  • 1篇新医改政策
  • 1篇研究进路
  • 1篇演进
  • 1篇医改政策
  • 1篇有效性
  • 1篇哲学
  • 1篇哲学思考
  • 1篇政府间
  • 1篇政府行为
  • 1篇政府主导
  • 1篇政府主导型
  • 1篇中国制度变迁
  • 1篇社会
  • 1篇社会保障
  • 1篇社会管理

机构

  • 11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苏省社会科...

作者

  • 8篇熊烨
  • 6篇周建国
  • 1篇陈如勇
  • 1篇张新蕾

传媒

  • 2篇中国行政管理
  • 2篇江苏行政学院...
  • 1篇国外理论动态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宁夏党校学报
  • 1篇社会保障研究
  • 1篇贵州省党校学...

年份

  • 2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合作社会中的合作治理:建构逻辑与核心变量——读张康之教授《合作的社会及其治理》被引量:1
2016年
张康之教授在《合作的社会及其治理》一书中认为我们需要建构一种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合作治理模式,并通过合作治理去建构合作的社会。合作的治理模式与合作的社会并非自然演进形成,而是人的自觉建构的产物。以建构为主线,从合作治理模式的建构逻辑与核心变量两个维度对张康之教授的合作治理思想作出梳理与解读。
熊烨
关键词:社会治理
新医改的政策匹配与选择:自2009~2015年相关文本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从政策工具视角出发,结合医疗卫生活动类型和医改的利益相关方构建出医疗卫生政策分析的三维框架,在此基础上对2009~2015年的医疗卫生政策进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新医改"中政策工具总体构成上以强制性政策工具为主,自愿性和混合型工具尚有待开发;针对不同利益相关方的政策工具选择存在不合理之处;政策工具选择没有体现医疗卫生活动的类型差异。政策工具多元化和政策工具组合优化是我国未来医改的两个方向。
熊烨
关键词:新医改政策政府行为社会保障
我国地方政府间政策转移:过程、危机与化解策略——基于信息空间理论的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利用布瓦索(Boisot)信息空间理论的概念工具,构建分析我国地方政府间政策转移的"过程—危机链—策略集"分析框架,把我国地方政府间政策转移的过程描述为编码、抽象、扩散三维数据场中的政策知识的生产、扩散、利用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审视、解决问题、抽象、扩散、吸收、影响六个具体步骤。在政策知识的生产阶段存在低编码、低抽象、高扩散下的"熵增"危机,在扩散阶段存在信息损耗危机,在政策知识的利用阶段存在吸收转化不足下的转移政策知识适用性危机。化解政策转移危机避免政策转移失败需要确定政策知识管理的战略地位,搭建地方政府交流平台,培育共享文化,拓展传播的渠道,提高地方政府学习能力。
熊烨
关键词:地方政府
公共政策评估多元模式的困境及其解决的哲学思考被引量:16
2012年
通过对政策评估模式发展的历史考察,文章分析了政策评估模式由单一向多元转变的逻辑以及多元评估模式的困境。并以南水北调移民政策评估为例,解读了当今多元理性下的政策评估仍然存在的多元利益界定不准确、评估模式结构固化等诸多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多元理性下政策评估模式的问题,必须实现政策评估哲学思维的进一步转变,而这一转变应遵循批判性政策分析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理性选择理论的基本价值。
周建国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理论理性选择理论
政策工具视角下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回顾与前瞻——基于1978-2015年医疗卫生政策的文本分析被引量:43
2016年
从政策工具的视角来看,医疗卫生改革就是一系列政策工具的选择和组合。通过对1978-2015年75项医疗卫生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初步描绘了我国医改中政策工具的总体构成及历史演进,以及针对不同利益相关方和不同医疗卫生活动类型的政策工具使用状况。今后我国医改要重新定位强制性政策工具,打破对既有政策工具的依赖,创新医改中的政策工具,推动政策工具的多元化。此外,在政策工具选择上,需要认识到特定情境中不同类型政策工具的嵌套性,探索医改特定情境中政策工具组合优化之路。
熊烨
关键词:医改文本分析
国外政策转移研究:进路和未来展望被引量:1
2017年
自1996年"政策转移"这个学术概念诞生以来,政策转移研究已历经30多年的发展。基于对Web of Science代表性文献的分析,我们发现政策转移研究经历了一个从被视为因变量到被视为自变量的视野拓展过程,存在行动者、过程、多层级三种主要的研究途径,并面临着一阵建构主义色彩浓重的"政策组合、流动、变异"思潮的冲击。展望未来,政策转移研究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加强学科对话,促进知识融合;探寻核心关注和理论关怀;创新研究主题,发掘新的知识增长点;达成概念共识;将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
熊烨周建国
关键词:研究进路
全球化时代政策转移有效性评估研究——前瞻性评估的视角被引量:3
2016年
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之间的政策转移逐渐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然而政策转移存在低效、无效甚至带来灾难的可能性,政策转移的有效性评估亟须纳入当前学术的研究视野。在全球化时代政策转移的语境中,需要深刻认识回顾性政策评估的局限,重新审视前瞻性评估的功能和地位。前瞻性评估的主体涵盖转移政策信息生产者、促进者、接受者、利益相关方等,多元主体互动形成网络格局;前瞻性评估的客体是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组合与情境的适用性匹配程度;过程上表现为目标导向下的集体行动过程;其方法论则需超越实证主义。前瞻性评估需要关注目标变量、环境变量、资源变量、制度变量、信息变量。
熊烨周建国
关键词:有效性
政策评估中的公众参与——基于南京市政府政策评估实践的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公共政策评估中公众参与不仅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旨趣,也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重要方式。近年来,南京市尝试对重大民生政策实施政策评估,积极吸收公众参与政策评估实践,建立了政策评估的基本制度框架,是中国地方政府实施治理创新的重要突破。然而,在评估实践中由于缺乏公众参与的完整规范和科学标准,又表现出公众参与制度尚不成熟,需要建设完善的政策体系,丰富政策工具,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因此我们提出了改变的有效路径。
周建国陈如勇
关键词:公众参与社会管理
治理浪潮下的中国制度变迁:动力、演进、展望被引量:1
2016年
治理时代,制度依然是一个根本性问题。以我国的治理制度变迁为研究主线,分析了我国治理制度变迁的内在驱动力和外在推动力。从规制、规范、文化认知三个维度对1978年至2013年我国治理制度变迁的历史演进做了描述。展望未来,我国治理制度变迁总体上将遵循渐进演变模式,在发展战略上需要在西方制度要素与我国既有制度要素的整合创新方面有所突破,此外,制度企业家的能动性发挥依然是我国治理制度变革的关键性要素。
熊烨
论政策评估主体结构的构建被引量:4
2015年
政策评估主体是政策评估实践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政策评估主体无论是以内部机构为主还是以独立的第三方为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遭遇了单一主体不可克服的矛盾。发展三方合作的多元主体政策评估是必然之选择。当下中国政策评估实践,已经出现了多元主体合作的情景。多元主体合作在不同的政策情境中具有多种组合的逻辑,并有可能形成两大类型的评估主体结构,即政府主导型评估主体结构和专业机构主导型评估主体结构。
周建国张新蕾
关键词:主体资格政府主导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