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ZZ063)
- 作品数:22 被引量:204H指数:8
- 相关作者:王琪吕建华王刚崔野王印红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指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岛市软科学研究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我国海洋公共管理中的政府角色定位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海洋公共管理作为有别于传统海洋行政管理的新型海洋管理方式,因其强调管理的 "公共性"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并在实践中开始推行。政府作为海洋公共管理主体之一,在新的管理模式中必然会有新的角色定位。从海洋公共管理的 "公共性"出发,分析政府在传统海洋管理中的角色和存在的问题,对政府在海洋公共管理中进行新的角色分析,并提出了明确政府在海洋公共管理中角色定位的对策措施。
- 王琪邵志刚
- 关键词:政府角色
- 海洋软实力:概念界定与阐释
- 当前,中国正在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实现和平崛起,提升海洋软实力是必由之路。海洋软实力,即一国在国际国内海洋事务中通过非强制的方式实现和维护海洋权益的一种能力和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一国的海洋文化、海洋制度、海洋发展...
- 王琪刘建山
- 关键词:软实力资源基础
- 文献传递
- 海洋软实力提升中的政府作用探析被引量:6
- 2015年
- 海洋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因而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民等主体的共同参与。作为核心主体,政府在海洋软实力的提升过程中主要发挥着理念建构、物质支撑、顶层设计、社会协同、国际交往等作用。同时,政府在这一过程中也应注意处理好海洋软实力与国家发展目标一致性的问题、海洋软实力与海洋硬实力的关系问题以及海洋软实力资源的转化问题,以促进海洋软实力持续、有效、健康地提升。
- 王琪崔野
- 关键词:政府作用海洋强国
- 将全球治理引入海洋领域——论全球海洋治理的基本问题与我国的应对策略被引量:68
- 2015年
- 全球化的扩展与全球海洋问题的频发等现实因素推动了全球海洋治理的产生,治理理论与全球治理理论则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来源。全球海洋治理是由目标、规制、主体、客体等四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其实现方式主要包括主权国家合作方式、国际政府组织主导方式、国际非政府组织补充方式以及国际规制的强制作用方式。当前,全球海洋治理的实现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作为一个重要的海洋大国,中国应在权力、能力与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加以应对和完善,以提升我国在全球海洋治理中的地位。
- 王琪崔野
- 海洋公共管理学:缘起及其框架体系设想被引量:2
- 2013年
- 以公共管理和公共事务的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公共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自身的构建面临着深化和发展的问题。在海洋管理的过程中,传统的海洋行政管理形态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面临着公共性和工艺性严重不足的困境。将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成果应用到"海洋公共事务"的管理中去建构起一门"海洋公共管理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且海洋管理理论在自身的演变和传承过程中已经证明"公共性"的成长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与公共管理学有内在的一致性和呼应性。作为公共管理学一脉新的分支学科,海洋公共管理学框架体系的建构及其丰富化尚需要学界共同的努力予以完成。
- 王琪孙立坤
- 关键词:缘起
- 浅析海洋软实力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 自1990年美国学者约瑟夫·奈(JosephS Nye)提出"软实力(softpower)"概念以来,这个概念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针对软实力的概念、构成要素、提升途径以及相关衍生概念如文化软实力、城市软...
- 王印红王琪
- 文献传递
- 海岛权益维护中的海洋软实力资源作用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近些年来,诸多国家均将战略重点转移至海洋,对于海上利益争夺的激烈程度前所未有。面对日益复杂的海洋国际局势,海岛权益维护也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和平与发展的视阈下,作为海洋硬实力的有效补充,合理运用海洋软实力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具有其特殊优势。通过完善海岛史料研究与相关海岛立法,提高全民族海洋国土意识,以及充分调动民间海岛维权资源等海洋软实力资源内容来维护我国海岛权益,在战略选择中显得至关重要。
- 王琪王爱华
- 论当代中国海洋文化价值观被引量:4
- 2013年
- 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尽管包含着对海洋认识的因素,但是缺乏系统的海洋文化价值观。究其原因,在于陆域丰富的资源限制了对海洋的认知,近代西方入侵的历史强化了内陆防卫的思想文化,建国后的计划经济体制延续了中国封闭的文化。但是这并非说明中国缺乏构建海洋文化价值观的基础。近代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中国认识西方提供了契机,也说明中国有走向世界的冲动。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加速了中国走向世界,认识世界。因此,我国海洋文化价值观的构建具备一定的基础。当代中国海洋文化价值观应该包含以下内容:注重和平与合作;注重权利的维护,而非权力的争夺;建立人类与海洋的和谐;形成开放与进取的价值取向。
- 娄成武王刚
- 关键词: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
- 海洋伦理学研究对象及其框架体系建构初探被引量:1
- 2012年
- 随着海洋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海洋伦理学的学科建设已正式提上议程。但目前学界对海洋伦理学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未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和成熟的研究框架。从学科建设看,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人与海洋的伦理关系和涉海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两方面。从框架体系看,其内容主要包括海洋伦理学的产生、海洋伦理学的理论渊源、海洋的价值与权利、涉海活动中人类行为的伦理规范、管理决策中的海洋伦理、海洋伦理与海洋法制、海洋伦理意识等七方面。
- 吕建华吴失
- 关键词:伦理学
- 公共物品供给的集体行动问题——兼论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被引量:16
- 2013年
- 奥尔森认为影响集体公共物品供给的关键因素是集团的规模,即小集团相对于大集团而言,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上更为有效。但是奥尔森的理论不能解释一些与此相反的事实:现实中很多大集团中的成员很乐于供给公共物品,很多小集团中的成员却怠于供给公共物品。在同一个集团内部,不同的个人即使处于相同的位置,其供给公共物品的行为也不同。奥尔森说大集团与小集团有着截然不同的运作原则,但是大集团与小集团的划分界限却不明确。因此,奥尔森认为集团规模是影响集体成员供给公共物品的关键因素的论述存在缺陷。成员对集团的身份认同才是影响集体公共物品供给的关键因素。在一个大集团中,如果成员有着很高的身份认同,他会积极供给公共物品;而即使在一个小集团中,如果成员有着较低的身份认同,他也会怠于供给公共物品。
- 王刚
- 关键词:公共物品供给集体行动的逻辑奥尔森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