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99341)

作品数:90 被引量:167H指数:8
相关作者:李枢强吴毅许荣满席贻龙武春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2篇生物学
  • 4篇医药卫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32篇英文
  • 24篇蜘蛛
  • 24篇蜘蛛目
  • 13篇新种记述
  • 13篇鳞翅目
  • 11篇亚科
  • 11篇双翅目
  • 11篇虻科
  • 11篇虻属
  • 10篇蝙蝠
  • 8篇刺蛾
  • 8篇刺蛾科
  • 7篇轮虫
  • 6篇暗蛛科
  • 6篇臂尾轮虫
  • 5篇新纪录种
  • 5篇翼手类
  • 5篇生活史特征
  • 5篇温度
  • 5篇隙蛛属

机构

  • 23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广州大学
  • 1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0篇河北大学
  • 9篇安徽师范大学
  • 6篇湖南师范大学
  • 6篇西北农林科技...
  • 6篇绵阳师范学院
  • 5篇南开大学
  • 5篇天津自然博物...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3篇西华师范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大阪市立大学
  • 1篇安徽大学
  • 1篇保定学院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保定师范专科...

作者

  • 12篇李枢强
  • 11篇许荣满
  • 11篇吴毅
  • 9篇朱明生
  • 9篇孙毅
  • 9篇席贻龙
  • 9篇武春生
  • 8篇方承莱
  • 6篇石红艳
  • 6篇刘昊
  • 6篇张成菊
  • 6篇彭贤锦
  • 5篇袁锋
  • 5篇邱兆祉
  • 5篇李庆奎
  • 5篇张志升
  • 4篇尹长民
  • 4篇徐湘
  • 4篇袁向群
  • 3篇宋大祥

传媒

  • 26篇动物分类学报
  • 11篇寄生虫与医学...
  • 5篇河北大学学报...
  • 5篇Entomo...
  • 4篇生态学报
  • 4篇昆虫学报
  • 3篇动物学杂志
  • 3篇四川动物
  • 3篇蛛形学报
  • 3篇绵阳师范学院...
  • 2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湖泊科学
  • 2篇Zoolog...
  • 2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兽类学报
  • 1篇天津农林科技
  • 1篇Curren...
  • 1篇生物学通报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5篇2011
  • 7篇2010
  • 11篇2009
  • 20篇2008
  • 17篇2007
  • 16篇2006
  • 11篇2005
  • 1篇2004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河北省弱蛛科一新属新种记述(蜘蛛纲,蜘蛛目)(英文)被引量:4
2007年
记述了采自于中国河北省赞皇县嶂石岩风景区(九女峰景区)的弱蛛科1新属新种:宽跗皱弱蛛Rhyssoleptoneta latitarsa gen.nov.etsp.nov.。皱弱蛛属Rhyssoleptoneta gen.nov.与该科其它属的主要区别在于雄性触肢跗节较宽,端部无分叉,背面具1个短小的突起;雄性触肢生殖球结构复杂等。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佟艳丰李枢强
关键词:蜘蛛新属
萼花臂尾轮虫种复合体内三个姐妹种生活史特征的比较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08年
应用生命表统计学方法,在 13℃、18℃、23℃和 28℃下对采自芜湖市莲塘湖和荷花塘水体中的萼花臂尾轮虫三个姐妹种 HE1、HE3 和 LE9 的生活史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个姐妹种生命表参数间的差异因温度的不同而异。13℃下,姐妹种 LE9 的生命期望、平均寿命和世代时间都显著长于姐妹种 HE3,LE9 的净生殖率和种群内禀增长率均最大,三个姐妹种所产后代中的混交雌体百分率无显著的差异。18℃下,姐妹种 LE9 的生命期望和平均寿命显著长于姐妹种 HE3,姐妹种 LE9的世代时间显著长于姐妹种 HE1 和 HE3,姐妹种 HE3 的种群内禀增长率显著高于姐妹种 LE9,姐妹种 HE3 所产后代中的混交雌体百分率最高,三个姐妹种的净生殖率无显著的差异。23℃下,姐妹种 HE1 的生命期望、平均寿命和世代时间均最长,姐妹种 HE1 所产后代中的混交雌体百分率显著低于 HE3,三个姐妹种的净生殖率和种群内禀增长率均无显著的差异。28℃下,三个姐妹种的生命期望、平均寿命、世代时间和种群内禀增长率均无显著的差异;姐妹种 HE1 的净生殖率最低;姐妹种 HE3 所产后代中的混交雌体百分率最高。三个姐妹种的生命表参数对升高的温度的响应也不相同。温度、姐妹种及两者间的交互作用对轮虫的世代时间、平均寿命、出生时的生命期望和轮虫所产后代中的混交雌体百分率均有显著的影响;温度和姐妹种对轮虫的净生殖率和种群内禀增长率均有极显著影响,但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其无显著性影响。
李化炳席贻龙程新峰
关键词:姐妹种温度生活史特征
洞穴型蝙蝠的栖息环境选择、生态作用及保护被引量:19
2006年
多数蝙蝠为洞穴型。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前人调查的结果,对洞穴型蝙蝠的栖息环境选择及其在洞穴生态系统中的特殊生态作用进行了探讨。针对目前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洞穴型蝙蝠的生存环境遭到日益严重的干扰、破坏和污染而导致蝙蝠的物种多样性降低,加之国内对洞穴型蝙蝠研究不足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对洞穴型蝙蝠的栖息和捕食环境进行保护、对蝙蝠的多样性进行调查的建议。
张成菊吴毅
关键词:栖息环境生态作用
中国南方隙蛛亚科蜘蛛四新种记述(蜘蛛目,暗蛛科)(英文)被引量:1
2007年
描述了隙蛛亚科蜘蛛4新种,同时绘制了地理分布图。短隙蛛,新种Coelotes brevis sp.nov.(图1~4,17~19)正模♂,四川冕宁县彝海乡彝海子,2005年10月20日,徐湘、张秀峰采。词源:新种的种名取自引导器的形状,指引导器短。巨隙蛛,新种Coelotes colosseus sp.nov.(图5~9,20~22)正模♂,副模2♂♂,浙江杭州市中山公园,1976年10月14日,采集人不详。词源:新种的种名取自引导器的形状,指引导器强壮巨大。突隙蛛,新种Coelotes processus sp.nov.(图10~13,23~25)正模♂,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乡,1998年11月30日,采集人不详。词源:新种种名意指插入器和盾片骨片(Tegular sclerite)具突起。伪蕾花冠蛛,新种Coronilla pseudogematasp.nov.(图14~16,26~27)正模♀,四川宝兴县蜂桶寨自然保护区大水沟,2005年9月26日,徐湘、张秀峰采。词源:新种种名指新种与蕾形花冠蛛Coronilla gemata Wang,1994极为相似,意为似蕾形花冠蛛。
徐湘李枢强
关键词:蜘蛛目暗蛛科隙蛛亚科隙蛛属
中国新记录属——多脉叶蝉属及二新种记述(半翅目:叶蝉科:角顶叶蝉亚科)(英文)被引量:4
2004年
多脉叶蝉属Polyamia DeLong 隶属于角顶叶蝉亚科Deltocephalinae角顶叶蝉族Deltocephalini, 由DeLong (1926) 把它作为Deltocephalus Burmeister 的7个亚属之一建立,当时包括15个种,这15个种前翅爪区外部翅脉网状且具有黑色或深褐色斑纹.DeLong & Sleesman (1929)根据阳基侧突和阳茎特征将该亚属提升到属级地位.Sinada & Blocker (1994) 对该属进行了修订,并将其分为2个亚属,描述了1个新亚属Copolyamia,模式种为Polyamia compacta (Osborn & Ball),包括23个种.指名亚属Polyamia模式种为Polyamia weedi (Van Duzee),包括17个种.Blocker et al. (1995)对属征作了进一步修订.本文首次报道该属在中国的分布,并记述2新种:纤茎多脉叶蝉Polyamia penistenuis, sp. nov. 和镰茎多脉叶蝉Polyamia drepananiforma, sp. nov..模式标本保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1. 纤茎多脉叶蝉Polyamia penistenuis,新种(图1~7)本新种与Polyamia nidula DeLong & Thambinuttu相似,但本种阳茎末端完整,可与Polyamia nidula 相区别.正模:♂,海南两院(儋州县),灯诱,1983-Ⅵ-01,张雅林.词源:本种以纤细的阳茎而命名.2. 镰茎多脉叶蝉Polyamia drepananiforma, 新种(图8~15)本新种与Polyamia weedi (Van Duzee)相似,但本种阳茎基部叉状,可与Polyamia weedi (Van Duzee)相区别.正模:♂,陕西安康,1980-Ⅳ-23,马宁;副模:1♂,海南崖城,灯诱,1983-Ⅴ-11,张雅林.词源:本种因阳茎和连索侧面观形似镰刀而命名.
张雅林段亚妮
关键词:角顶叶蝉亚科叶蝉科半翅目新记录属新种记述
中国湖南马利蛛属一新种(蜘蛛目,拟平腹蛛科)(英文)被引量:1
2009年
记述了采自湖南的马利蛛属Mallinella Strand,19061新种Mallinella cymbiforma sp.nov.,并提供了详细的描述,图版和分布数据。模式标本保存在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船状马利蛛,新种Mallinella cymbiformasp.nov.(图1~11)新种雄蛛触肢器的中突基部呈船状,与本属其他种类均不相同。新种雌蛛与唇形马利蛛M.labialis Song&Kim,1997大,而后者后中眼最大,其它6眼等大;2)新种2纳精囊之间的距离小于后者;3)新种的交媾管比后者粗壮;4)后者纳精囊末端有疣状突,而新种无。正模♂,副模3♀♀,湖南石门县壶瓶山,2008-06-19~26,唐果、米小琪采。词源:新种因其雄性触肢中突基部呈现船状,故名船状马利蛛。地理分布:中国湖南。
王巧兵尹长民彭贤锦
关键词:拟平腹蛛科
中国卧龙蛛属一新种及沈氏后蛛雌蛛的单性补充(蜘蛛目,肖蛸科)(英文)被引量:1
2009年
描述了云南高黎贡山肖蛸科卧龙蛛属1新种:小齿卧龙蛛,新种Wolongia odontodes sp.nov.和后蛛属沈氏后蛛的雌性补充Metashenae Zhu,Song&Zhang,2003。提供了详细的描述和分布数据。模式标本保存在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美国加州科学院。卧龙蛛属WolongiaZhu,Kim&Song,1997模式种:郭氏卧龙蛛Wolongia guoiZhu,Kim&Song,1997属征本属与银鳞蛛属相似,但可从以下几点区别:1)腹部背面具1暗色宽纵带,且背甲中央具1暗色宽纵带,(银鳞蛛属没有);2)后眼列后凹不具反光色素层,(银鳞蛛属有);3)第4腿节无听毛,(银鳞蛛属有);4)跗舟基部和外侧中部各具1突起(银鳞蛛属没有)。地理分布: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小齿卧龙蛛,新种Wolongiaodontodessp.nov.(图1~8)正模♀,云南泸水县片马镇桥头村,风雪山山顶,3088m,2005-05-19,郭克疾采(保存于湖南师范大学)。副模:4♀♀,2♂♂,数据同正模(保存于湖南师范大学);2♀♀,1♂,泸水县片马镇潺产盐河东南9.3km,2470m,2005-05-14,CharlesGriswold采(保存于美国加州科学院);副模:1♀,保山市隆阳区坝湾乡,2272m,2005-06-03,CharlesGriswold采(保存于湖南师范大学);副模:1♀,1♂,贡山县独龙江乡1527m,2004-10-25(保存于美国加州科学院)。新种雌蛛与王氏卧龙蛛W.wangi和郭氏卧龙蛛W.guoi相似,但是有以下几点不同:1)新种腹部背面中央的暗色纵带由4个三角形组成;2)后侧面观,新种插入器的跗舟上有1个小齿,而王氏卧龙蛛和郭氏卧龙蛛没有;3)雄蛛腿节和后跗节上没有短刺,而王氏卧龙蛛和郭氏卧龙蛛上有;4)交媾腔在3者中最大。词源:雄蛛插入器的跗舟上有一个小齿,故名小齿卧龙蛛。地理分布:中国云南。沈氏后蛛MetashenaeZhu,Song&Zhang,2003(图9~11)观察标本:3♀♀,2♂♂,云南怒江州贡山县怒江自然保护区12号营桥区,贡山以西16.3km处,2775m,2000-07-14~19,D.Kavanaugh、C.Griswold、D.Ubick,杨效华、梁红兵和董大志
赵丽萍尹长民彭贤锦
关键词:蜘蛛目肖蛸科
中国峭腹蛛属一新种(蜘蛛目:蟹蛛科)
2005年
记述了采自贵州省道真县河坝的蟹蛛科峭腹蛛属一新种,命名为河坝峭腹蛛Tmarus hebasp.nov..
朱明生张志升陈会明
关键词:蟹蛛科蜘蛛目形态学
长鼻满蛛Ambanus nariceus雄蛛的首次记述
2007年
首次记述长鼻满蛛Ambanus naricues(Zhu & Wang,1994)的雄蛛.发现本种和本属其他种类的雄蛛一样,触肢器的跗舟外侧面跗舟沟前方具有一列听毛。
张志升朱明生
关键词:蜘蛛目暗蛛科隙蛛亚科
中国新跳蛛属研究(蜘蛛目,跳蛛科)(英文)被引量:1
2006年
研究了分布在中国的5种新跳蛛属蜘蛛,包括光滑新跳蛛Neonlevis(Simon,1871)、微新跳蛛NeonminutusZabka,1985、人纹新跳蛛NeonningyoIkeda,1995、网新跳蛛Neonreticulatus(Blackwall,1853)、王氏新跳蛛,新种Neonwangisp.nov.和带新跳蛛NeonzonatusBao&Peng,2002。对王氏新跳蛛,新种Neonwangisp.nov.做了形态描述,并与近似种进行了比较。新种由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王新平博士1996年7月20日采自贵州荔波县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彭贤锦李枢强
关键词:跳蛛科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