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5CB422107)

作品数:47 被引量:916H指数:19
相关作者:汤良杰楼章华金爱民金文正万桂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浙江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天文地球
  • 16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2篇油气
  • 15篇盆地
  • 10篇成藏
  • 8篇断层
  • 7篇地层
  • 7篇油气成藏
  • 7篇海相
  • 6篇油气保存
  • 5篇盐岩
  • 5篇油气保存条件
  • 5篇碳酸
  • 5篇碳酸盐
  • 4篇地质
  • 4篇断层相关褶皱
  • 4篇油田
  • 4篇碳酸盐岩
  • 4篇平衡剖面
  • 4篇剖面
  • 4篇褶皱
  • 4篇构造带

机构

  • 19篇中国石油大学...
  • 15篇浙江大学
  • 14篇中国石油大学...
  • 12篇中国石油天然...
  • 8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中国石化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德州学院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江苏油田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吐哈...
  • 1篇大庆职业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吐哈...

作者

  • 27篇汤良杰
  • 15篇楼章华
  • 15篇金文正
  • 14篇金爱民
  • 13篇万桂梅
  • 11篇余一欣
  • 8篇郭彤楼
  • 7篇朱蓉
  • 6篇崔敏
  • 6篇宁飞
  • 5篇李梅
  • 5篇杨文静
  • 4篇彭更新
  • 3篇尚长健
  • 3篇田海芹
  • 3篇马永生
  • 3篇王绪龙
  • 3篇曹飞凤
  • 3篇李儒峰
  • 3篇杨海波

传媒

  • 10篇地质学报
  • 5篇浙江大学学报...
  • 3篇Scienc...
  • 2篇天然气工业
  • 2篇现代地质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地质科学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科学(D...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第五届油气成...
  • 1篇世界地质
  • 1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10篇2009
  • 16篇2008
  • 11篇2007
  • 6篇2006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桂中坳陷现今水文地质地球化学与油气保存被引量:7
2011年
从水文地质地球化学角度,对桂中坳陷及周缘岩溶地质、温泉水成因和分布以及温泉水循环深度、地层水化学特征等进行分析,探讨桂中坳陷及周缘地区油气保存条件及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桂中坳陷内现今埋深小于800m的浅部地层岩溶发育,受大气水下渗作用强烈,水文交替频繁,地层水普遍为低矿化度水,属自由交替带,油气保存条件普遍差;埋深大于800m的地层,大气水下渗作用逐渐减弱,进入交替阻滞带,油气保存条件逐渐变好,交替停止带可能分布在2 000m以下地层.坳陷外围尤其是坳陷东部和东南部,发育中高温温泉,大气水下渗深度在1 000m以上,不利于油气保存.桂中坳陷中西部大气水下渗作用对油气保存条件的破坏影响相对较弱.
金爱民尚长健李梅朱蓉楼章华
关键词:桂中坳陷油气保存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文留地区现今地层水化学与油气运聚被引量:14
2014年
东濮凹陷文留地区断裂及盐岩发育,油气运聚过程及油、气、水分布关系复杂。在分析文留地区古近系现今地层水化学纵向及平面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地层水氘、氧同位素测试资料确定地层水来源。结合文留地区构造以及水动力特征,深入研究文留地区古近系地下水化学特征与油气富集、分布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解剖文218—文245井典型剖面,进一步分析水化学特征与油气运移、聚集、成藏之间的耦合关系。地层水氢、氧同位素分析表明,文留地区地层水以原生沉积水为主,局部曾经受到古大气水下渗影响,反映其地层封闭性较好,有利于油气成藏、保存。纵向上,文留地区水化学可以分为(古)大气水下渗淡化带、越流泄水浓缩带、泥岩压实排水淡化带、断层越流淡化带和末端越流浓缩带等5个水化学垂向分带;平面上,文东滚动背斜带和文东地堑带为两侧凹陷离心流的共同指向区,地层水在越流过程中不断浓缩,矿化度、氯离子浓度增加,矿化度、氯离子浓度高值区与油气富集区有一致性。文留地区断裂连通性好,油气以垂向运移为主,侧向运移为辅。
王君楼章华朱蓉何钰朱振宏王同军钱月红
关键词:油气运移油气聚集东濮凹陷渤海湾盆地
黔中地区多期构造演化、差异变形与油气保存条件被引量:41
2008年
黔中地区构造演化经历了基底、原特提斯、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等四大旋回,进一步划分为早期裂谷(前南华纪)、台地-被动大陆边缘(南华纪—志留纪)、台地-陆内裂谷(泥盆纪—二叠纪)、稳定台地(早、中三叠世)、陆相断陷(晚三叠世—古近纪)和断褶隆升(新近纪—第四纪)等6个阶段。控制黔中地区构造—沉积格局的关键构造变革期为:都匀运动、广西运动、印支中期运动、燕山晚期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黔中地区差异构造变形特征十分明显,自东往西可以划分为4个构造带,即雪峰构造带、麻江-凯里构造带、黔中构造带和黔西北构造带等。受NW—WNW向展布的构造转换带控制,黔中地区在南北方向上具有构造分段性特征。黔中地区具有盖层多样性特征,主要发育3类盖层,即盐岩、泥页岩和致密碳酸盐岩。盐岩类盖层分布局限。构成区域性封盖条件的泥页岩主要分布在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和金顶山组)和中下志留统(翁项群),分布较稳定。致密碳酸盐岩盖层可能以下寒武统清虚洞组灰岩和泥灰岩最为有利。
汤良杰郭彤楼田海芹金文正李儒峰万桂梅董立王鹏万
关键词:油气保存
黔中隆起及邻区分带性变形特征被引量:27
2008年
QZ2006-40地震测线的构造变形样式及其平衡剖面缩短量分析表明,黔中隆起及邻区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变形特征:自NW至SE依次可以划分为黔西北构造带、黔中构造带、麻江-凯里构造带、雪峰构造带,黔西北构造带的构造变形整体上以隔挡式褶皱及其组合为主,黔中构造带的构造变形样式以平缓的褶皱及其组合为主,麻江-凯里构造带以隔槽式褶皱及其组合为主,雪峰构造带以梵净山群、板溪群和南华系褶皱岩系变形为主。平衡剖面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经历了多期复杂的构造活动,不同构造带的缩短率揭示不同时期构造活动在不同带所表现的强度不同。总的来说,寒武纪以来麻江-凯里构造带构造活动最强烈,其次为黔中构造带,黔西北构造带构造活动最弱。整体体现出明显的分带性变形特征。
万桂梅汤良杰郭彤楼金文正胡东风崔敏宁飞
关键词:分带性黔中隆起
麻江古油藏周缘露头层序地层与南方海相油气藏保存条件被引量:11
2008年
中国南方发育了巨厚的碳酸盐岩,由于经历了多起构造活动、多期生排烃和多幕次的油气充注和破坏,油气的保存条件是决定现今南方是否存在具有经济价值的油气藏的关键。通过对麻江古油气藏周缘野外露头层序地层学分析,识别出3种不同背景条件控制下发育的层序:即缓坡型(无明显坡折)、生长断层型和陆架坡折型。通过考察层序地层与油气显示的关系,发现主要的油气显示(沥青脉)多赋存于海泛体系域直接覆盖的低位体系域或下伏层序的高位体系域中,充分说明海泛体系域是南方海相油气藏最主要的盖层。暗示南方海相油气藏勘探应重视区域性和全球性的海泛面所形成的区域盖层对油气藏的保存作用,局部海泛所形成的局部盖层不足以使油气藏在多期构造反转和抬升剥蚀中免于破坏。同时应加强构造活动中不同层序发育模式中不同体系域保存条件的差异性分析,采用不同的油气勘探战略。
向才富汤良杰金之钧李儒峰王鹏万董立
关键词:海相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油气保存条件
玛湖—盆1井西复合含油气系统低压特征与成因
2007年
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已在越来越多的沉积盆地中发现了低压现象,但对低压成因及其与油气运聚分布关系的研究则显得不足。玛湖—盆1井西复合含油气系统是准噶尔盆地油气分布最集中的地质单元,研究表明该系统地层中高压和低压均存在,侏罗系及以上地层中多低压,且在气藏分布区低压更突出,形成较开放性的压力系统。随着盆地的形成演化,异常地层压力亦有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玛湖—盆1井西复合含油气系统中低压的形成与油气运移过程中轻烃组分的漏失量大于油气和地下水的运移补给量,同时盆地抬升剥蚀和地温的持续下降,进而造成地层中能量亏损有关,而低压的形成时间则应该在古近纪。
金爱民楼章华曹飞凤杨海波王绪龙
关键词:含油气系统低压流体动力模型地温古近纪
中国海相地层水文地质地球化学与油气保存条件研究被引量:39
2008年
我国海相地层的油气藏被构造运动改造的强度较大,油气保存条件较差。地下水动力场的分布特征在油气藏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已知海相油田与南方海相地层的水文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揭示了水文地质地球化学性质与油气保存条件的密切关系。沉积埋藏阶段是油气生成运移、聚集的主要时期;抬升剥蚀时期水文地质的最大特点是地层压实排水作用停止,沉积埋藏水被大气水驱替、淡化。不整合面附近的封存大气水可能是油气藏被破坏和保存条件差的标志,也可能是有机质尚未进入二次生烃的重要指标。通常水文地质开启程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弱。交替停滞带是不受地表水影响的水文地质带,有利于油气保存;自由交替带受地表水强烈影响,不利于油气保存。并且初步总结了一套比较系统的油气保存条件的水文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判别指标体系。
楼章华李梅金爱民朱蓉
关键词:海相地层油气保存条件水文地质水文地球化学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开发动态与地层水化学特征响应被引量:5
2008年
塔河油田是塔里木盆地第一个超亿吨级的大型油田,其主力油藏为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近年来,油田地层水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油田的开发和生产。阿克库勒凸起北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发育间断性的大气水下渗—向心流,凸起南部斜坡区受到泥岩压实排水和粘土矿物脱水形成的离心流的影响,地层水受到一定程度的淡化。塔河油田主体部位处于越流泄水区,地层水具有明显的高矿化度和高K++Na+、Cl-浓度,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塔河油田奥陶系地层水动力场形成演化与油气运移、聚集密切相关。海西晚期、喜马拉雅期离心流强度大,是油气藏主要成藏期。早、晚海西运动、印支运动期间抬升剥蚀,遭受强烈的大气水下渗淋滤、生物降解,是油气藏主要破坏期。根据地层水赋存状态,区分出洞穴底部油气驱替残留水、洞穴周缘小缝洞系统驱替残留水、储层下部层间水3种不同类型。研究油井产出水矿化度、Cl-、K++Na+浓度动态变化规律,总结出平稳型、起伏型、上升型和下降型4种动态类型。通过综合分析油井开发动态及油水产出特征,正确把握其变化过程,可以判断油井产水来源,从而为油田的稳油控水提供指导性建议。
朱蓉楼章华云露冉启华金爱民李梅
关键词: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
Salt-related structure and de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Middle-Lower Cambrian in the middle-west parts of the Central Uplift and adjacent areas of the Tarim Basin被引量:3
2012年
The salt beds of the Middle-Lower Cambrian are widespread in the middle-west parts of the Central Uplift and adjacent areas, the Tarim Basin.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seismic interpretation and drilling data analysis, which discovered that the salt beds were formed in an old geologic age, deeply buried, with relatively small scaled flowing and gathering and uneven distribution. As the regional detachment layers, the salt sequences considerably control the structural deformation of the up-salt Paleozoic, forming a series of hydrocarbon traps. In due course, the salt beds of the Middle-Lower Cambrian provide excellent cap rocks and trap conditions; thus the value of exploring hydrocabon reservoir in the target strata of the sub-salt Sinian- Cambrian is greatly increased.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he salt-related structures of the Middle-Lower Cambrian in the area mainly exist in the form of salt pillow, salt roller, up-salt anticline, salt diapir, assemblage of the salt arch and up-salt fault-block, assemblage of basement fault and salt anticline, assemblage of the basement fault-block and salt dome, assemblage of salt detachment and fault-related fold, and assemblage of basement fault-block, salt arch and up-salt imbricated thrusts. The evolution and deformation mechanisms of the salt-related structures are controlled largely by basement faulting, compressional shortening, plastic flowing and gathering, superstratum gravitation, and up-salt faulting and detaching. They are distributed in rows or belts along basement faults or fault block belts.
TANG LiangJieHUANG TaiZhuQIU HaiJunQI LiXinYANG YongXIE DaQingYU YiXinZHAO ZhaoCHEN ShuPing
库车坳陷西秋里塔格构造带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分析
根据平衡剖面原理,对经过西秋里塔格构造带的两条地质剖面进行构造复原,又利用 PRA 公司的 BasinMos-1D 软件对西秋里塔格构造带的两口井做沉降史分析.结果表明西秋里塔格构造带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特征为三叠纪末期...
万桂梅汤良杰金文正余一欣
关键词:平衡剖面沉降史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