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3015)

作品数:21 被引量:49H指数:5
相关作者:吴大鸣刘颖郑秀婷赵中里许红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化工大学教育部安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化学工程
  • 5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电气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7篇微结构
  • 4篇透镜
  • 4篇微透镜
  • 4篇扩散板
  • 3篇压印
  • 3篇配光
  • 3篇聚丙烯
  • 3篇丙烯
  • 2篇导光
  • 2篇导光板
  • 2篇照度
  • 2篇正交
  • 2篇透过率
  • 2篇配光镜
  • 2篇雾度
  • 2篇光学
  • 1篇单点金刚石车...
  • 1篇导热
  • 1篇导热复合材料
  • 1篇对光

机构

  • 21篇北京化工大学
  • 5篇教育部
  • 2篇安徽理工大学

作者

  • 20篇吴大鸣
  • 15篇刘颖
  • 9篇郑秀婷
  • 7篇赵中里
  • 4篇许红
  • 3篇王海军
  • 2篇孟庆云
  • 2篇敬鹏生
  • 2篇于千
  • 2篇刘言
  • 2篇张岩
  • 2篇于海鹏
  • 1篇周洋
  • 1篇庄俭
  • 1篇计红艳
  • 1篇苑会林
  • 1篇唐胜德
  • 1篇张雪冰
  • 1篇何晓祥
  • 1篇燕莎

传媒

  • 11篇塑料
  • 2篇机械制造
  • 2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现代制造工程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中国塑料
  • 1篇液晶与显示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照明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相对声速系数的聚合物薄板表面内应力测量方法
2015年
介绍一种聚合物薄板制品表面内应力的测量方法,基于声弹性理论研究聚合物薄板制品表面内应力与瑞利波速度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对声速系数δ表征法,以无应力状态下的瑞利波速度作为比较基准,即将实时测量的有应力状态的瑞利波速度与无应力状态时的瑞利波速度的差值与之相对比较,通过声速的相对系数,来确定应力存在大小的相对值,以此回避难以测量的聚合物制品的声弹性系数,从而实现聚合物薄板制品的表面内应力相对分布的快速精确测量。通过自制的拉伸实验装置进行了验证,相对声速系数系数δ法得到的实验测量结果与通过应变片测量的结果具有一致性。
张岩许红刘颖吴大鸣唐胜德
聚合物挤出热压印成型工艺被引量:5
2012年
介绍一种新的连续热压印工艺,此工艺中热压印机与聚合物片材挤出机串联使用,聚合物片材经挤出机挤出以后先要对其进行压平和调厚,以保证待压印片材的厚度及其均匀性,然后再进行热压印步骤。分析了热压印中影响压印制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以指导热压印机的设计。应用此工艺结合所设计的压印机成功制备出了聚合物微透镜扩散板,并对制备出的扩散板的光学性能进行了模拟和测试。此工艺流程具有设备简单、图形复制精度高、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非常适合大面积微结构的制备。
刘文龙吴大鸣刘颖
关键词:微透镜扩散板
The Study of Injection Compression Molding of Thin-wall Light-guide Plates with Hemispherical Micro structures
Light-guide plate (LGP) is a key component of back-light modules in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warpage is one of...
Chuan-zhen Qi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关键词:ICMWARPAGEPARAMETERS
椭圆振动切削的表面残余应力有限元模拟研究
2015年
基于ALE(Arbitrary Lagrange-Euler)网格划分方法建立了椭圆振动切削有限元仿真模型,模拟了椭圆振动切削过程中切削力的变化规律,并将模拟获得的切削力平均值与相同工艺参数下Kim等人[1]所做的超声椭圆振动切削V型槽实验获得的切削力平均值比较,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利用建立的二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了椭圆振动切削和普通切削表面残余应力的分布情况,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椭圆振动切削的工件已加工表面在一定深度内形成了分布均匀的表面残余压应力,而普通切削情况下工件已加工表面并没有形成有效的残余压应力,从而预测了椭圆振动切削不仅能够降低切削力、延长刀具使用寿命,还对提高工件表面完整性、增强疲劳寿命和抗腐蚀能力等具有显著的作用。
于海鹏赵中里吴大鸣刘颖
关键词:有限元表面残余应力
单点金刚石车削辊筒表面V型螺旋槽表面形貌仿真与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提出了辊筒表面车削V型沟槽的一种螺旋式加工方法并进行了车削试验。对车削系统进行了仿真模拟,得出了刀架Z轴的输入输出曲线以及V型沟槽的理论形貌与实际形貌,计算出表面粗糙度R_a=0.311μm,与试验检测结果 R_a=0.389μm相差不大。验证了车削系统仿真模型的有效性,进一步证明了加工方法的可行性。
战蓉洁吴大鸣赵中里刘颖
关键词:辊筒
一种聚合物表面微结构平板热压印连续成型的方法被引量:8
2015年
提出1种聚合物表面微结构平板热压印连续成型方法,该方法是将聚合物基片从挤出机挤出后,通过两辊对基片进行初步压平定型,再利用表面快速加热装置对聚合物表面进行快速加热,使聚合物表面温度迅速高于其熔融温度使其熔融,然后进入联动式平板热压印,设备压印制备出具有表面微结构聚合物片材。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将聚合物挤出成型设备和微结构平板热压印设备实现联动,一步法实现平板热压印聚合物表面微结构的连续成型。
敬鹏生刘颖许红赵中里吴大鸣杨振洲郑秀婷
PMMA导光板微结构阵列非均匀排布的设计与模拟被引量:2
2012年
现代汽车工业发展日新月异,各方面都在不断地取得突破和进步,其中节约能源和提高汽车安全性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车灯的设计就愈加得到重视。优质的车灯不但要有较高的光能利用率,而且还要使汽车在夜间行驶时避免对驾驶员产生影响。介绍了以光散射材料PMMA为基础材料,利用光学软件LightTools模拟设计出新型的汽车前照灯配光镜,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车灯出射光线的发散角,提高了光能利用率,使照度分布更加均匀。
于千吴大鸣孟庆云
关键词:配光镜照度微透镜阵列
应用微结构配光材料的格栅灯光学性能研究
2014年
运用挤出压印成型制备了表面添加微结构的PS漫反射板和PMMA扩散板,测试了漫反射板的反射率和漫反射率及扩散板的透光率和雾度。基于前期制备的微结构配光材料,将其应用在格栅灯上,测试了格栅灯的光学性能。微结构配光材料提高了格栅灯的光效,同时保障了光线均匀性。
刘言吴大鸣王海军郑秀婷
关键词:微结构格栅灯光效
扩散板表面微结构对均匀度与透光率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基于Light Tools光学分析软件分析了光在球形微结构扩散板和圆锥及金字塔两种非球形微结构扩散板内的传输过程,比较了球形微结构扩散板和非球形微结构扩散板的均匀度和透光率;进一步分析了金字塔非球形微结构的顶角γ和切削量H对扩散板均匀度和透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字塔非球形微结构扩散板的均匀度高于圆锥非球形微结构和球形微结构两种扩散板的均匀度,透光率介于圆锥非球形微结构扩散板和球形微结构扩散板之间。金字塔非球形微结构顶角γ越大,透光率越高,当γ=100°时,扩散板的综合光学性能最好,透光率达82.1%,均匀度达82.4%;切削量H越大,透光率越大,均匀度先增大后减小,当H=0.04mm,扩散板的综合光学性能最好,透光率为84.2%,均匀度为86.2%。
何晓祥吴大鸣郑秀婷
关键词:透光率均匀度
双层复合微结构体散射导光板导光性能的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通过微结构和体散射相结合,制备并研究了双层复合微结构体散射导光板的导光性能,分析了含有不同配方的微结构层与平面层的组合、复合导光板出光方向、微结构与LED光源发光方向的相对方向等对复合导光板导光均匀性及光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结构与LED光源发光方向的相对方向对导光性能影响最大;散射粒子在微结构层比在平面层更利于导光,且添加散射粒子浓度越大越不利于导光。该类导光板的导光性能对面板灯的光通量有一定影响。
宋孟夏刘颖郑秀婷刘晓博吴大鸣张岩
关键词:微结构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