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1531137)

作品数:9 被引量:42H指数:5
相关作者:隋树杰仰曙芬尹作娟马翀奕郭晓霞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6篇护理
  • 5篇本科
  • 4篇护理本科
  • 4篇教学
  • 3篇护理本科生
  • 3篇本科生
  • 2篇人际沟通
  • 2篇双语
  • 2篇双语教学
  • 2篇教育
  • 2篇课程
  • 1篇以生为本
  • 1篇择业
  • 1篇择业意向
  • 1篇职业情感
  • 1篇职业生涯
  • 1篇职业生涯规划
  • 1篇职业生涯规划...
  • 1篇指标体系
  • 1篇人际

机构

  • 8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9篇隋树杰
  • 6篇仰曙芬
  • 3篇尹作娟
  • 1篇张晓雪
  • 1篇郭佳
  • 1篇郭晓霞
  • 1篇马翀奕
  • 1篇刘盎
  • 1篇吴作娟

传媒

  • 4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华护理教育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生职业意向的比较与反思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调查了解各不同年级护理本科学生的职业意向和择业意向,发现学生在职业态度和择业方面现存与潜在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与引导。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对2006-2009级4届护理专业本科生职业意向和择业意向进行调查。结果4届学生在专业申报、选择专业原因、毕业后改行意向、择业方向等方面比较一致;在毕业后考研、专业热爱度等选择项有较大不同。结论随着学生对临床护理工作的了解和感受的加深,对专业的认可度呈现下降趋势,这一现象应引起广泛关注与重视。
隋树杰吴作娟郭佳
关键词:护理学本科生择业意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构建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高等护理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的评价提供指导。方法采用文献检索法、半结构化访谈建立指标体系,通过两轮德尔菲函询对评价体系进行修改。结果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8项一级指标(护理程序应用能力、健康教育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护理文件处理能力、临床管理能力、临床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应急配合能力),43项二级指标、内涵及评价标准。结论本研究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进行指标筛选、权重赋值以及专家积极性、权威性、协调性的量化检验,初步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但其结果的可靠性有待进一步的实测研究。
尹作娟隋树杰仰曙芬
关键词: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指标体系
本科护生职业意向选择与成因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了解在校护生的职业意向及变化倾向,为稳定护生专业思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4届283名护理专业本科生职业意向和择业意向进行调查。结果 2009级护生在感觉越来越喜欢护理专业、毕业时准备考取研究生、毕业后打算出国深造方面所占比例较高,分别是40.51%、43.04%、46.84%,而2006级护生在感觉越来越喜欢护理专业、准备一生从事护理工作、毕业时准备考取研究生、毕业后打算出国深造、毕业后准备就职于医院方面所占比例最低,分别是16.95%、3.39%、13.56%、13.56%、59.32%。因专业地位低不喜欢护理专业2006级护生所占比例最高(81.36%),2009级所占比例最低(43.04%)。结论护生对专业态度的变化提示需从改善护士从业环境入手,抓好临床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为护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隋树杰仰曙芬刘盎
关键词:护生职业情感
TPN应用型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应用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构建基于培养途径创新的应用型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方法依据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基本理论,学习借鉴国内外已有经验,结合本院实际情况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护理特色课外活动三种途径,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与推广。结果TPN应用型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应用,使学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率保持100%,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稳步提升。结论TPN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学院实际情况,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为培养应用型护理本科人才提供了适宜的模式。
隋树杰仰曙芬朱雪梅
关键词:护理教育本科TPN
教师试讲对学生选择双语教学的影响
2011年
目的通过主讲双语课程教师试讲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体验双语教学的多种形式,检验自己的听说读写及适应能力,让学生做出理性判断和客观选择,为双语教学顺利有效开展提供借鉴。方法在教师进行双语授课试讲前后,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69名准备接受双语教学学生进行调查,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调查的14个项目中,有5项选择发生了较大变化,选择双语是想挑战自我的比赛前为15.94%,比赛后为27.16%。结论双语教学试讲等措施可提高学生对双语教学的理解,增强其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判断能力。
隋树杰仰曙芬尹作娟
关键词:课程双语教学自我判断
模拟面试对护理本科生毕业求职影响的调查
2009年
目的通过模拟面试使学生尽早适应求职面试环境与氛围,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应对能力,为毕业求职提供必要的指导。方法聘请4所医院护理部主任及教授人际沟通课程的教师15人共同组成5个面试小组对53名护理本科毕业生进行模拟求职面试。模拟面试后使用自设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20项调查内容中,影响最为明显的有10项,影响较为明显的有7项内容,影响一般的有3项。结论有针对性地开展模拟面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对学生顺利就业起到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隋树杰仰曙芬张晓雪
关键词:护理本科生模拟面试毕业求职
小组案例讨论式教学在护理人际沟通课程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09年
介绍小组案例讨论式教学在2008级本科护理人际沟通课程中的实施过程,总结教师、学生准备,案例设计与编制,小组安排,案例讨论,实施步骤,评价方式等方面的经验;通过分析小组案例讨论式教学方法的优缺点,进一步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提高学生对沟通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隋树杰郭晓霞马翀奕
关键词:护理教学方法人际沟通
护理人际沟通课程实施双语教学需求的调查
2011年
目的通过调查学生对护理人际沟通课程双语教学的认知与需求,以使双语教学顺利有效开展。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69名准备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80%的学生认为护理人际沟通课程适宜开展双语教学,63.77%的学生主张使用国外原版教材,78.26%的学生认为外语试题占30%左右较为适宜,20%的学生选择中文教学。结论学生外语基础、家庭经济条件及考试成绩等因素对学生是否选择双语教学有重要影响。
隋树杰仰曙芬
关键词:护理人际沟通双语教学
“以生为本”实践教学评价方法的实践与应用
2012年
目的:比较分析学生、教师、督导三方对教师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从中发现问题,为完善教学评价提供借鉴。方法:采用自设评价标准对10名教师实践教学设计讲授进行三方评价,对得分进行比较。结果:对10名教师中7名教师的评价基本一致,对3名教师的评价存在较大差距。结论:学生和教师参与教学质量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和教师广泛参与教学、关心教学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各项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评判性思维能力。
隋树杰仰曙芬尹作娟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