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东莞市医疗卫生单位科技计划项目(200910515022)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杜巍殷思纯彭亮李发武朱海鹏更多>>
相关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东莞市医疗卫生单位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羊水
  • 1篇增殖
  • 1篇脐带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增殖
  • 1篇淋巴细胞增殖
  • 1篇免疫
  • 1篇免疫抑制
  • 1篇间充质干细胞
  • 1篇骨髓
  • 1篇骨髓来源
  • 1篇骨髓来源间充...
  • 1篇干细胞
  • 1篇充质干细胞

机构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东莞市人民医...

作者

  • 1篇王培培
  • 1篇朱海鹏
  • 1篇李发武
  • 1篇彭亮
  • 1篇殷思纯
  • 1篇杜巍

传媒

  • 1篇新医学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羊水、脐带和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比较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比较羊水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F-MSC)、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UC-MSC)和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BM-MSC)对植物血凝素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从妊娠中期羊水、新生儿脱落脐带、正常成人骨髓中分离获取原代AF-MSC、UC-MSC和BM-MSC。观察形态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表面分子。取传代培养的第3代的AF-MSC、UC-MSC和BM-MSC体外诱导培养后,观察体外诱导成骨成脂多向分化情况。将不同细胞浓度的AF-MSC,UC-MSC和BM-MSC分别加入到植物血凝素诱导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体系中,比较3种不同来源的MSC对淋巴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结果分离培养的AF-MSC,UC-MSC和BM-MSC分别表达MSC特异性表面分子CD29、CD70、CD90,不表达造血干细胞表面分子CD45。体外传代培养的AF-MSC、UC-MSC和BM-MSC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中,当淋巴细胞∶MSC为1∶1、1∶10、1∶50、1∶100时,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率AF-MSC最强,BM-MSC最弱。结论 AF-MSC、UC-MSC和BM-MSC均具有抑制植物血凝素诱导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其中以AF-MSC抑制效果最强,BM-MSC最弱,其抑制效果与MSC数量有关。
朱海鹏彭亮王培培杜巍殷思纯李发武
关键词:羊水脐带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抑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