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4112)

作品数:26 被引量:111H指数:6
相关作者:任高峰张卅卅胡仲春刘永成王玉杰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理工大学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焦家金矿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矿业工程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6篇建筑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7篇虚拟仪器
  • 6篇桥涵
  • 6篇桥涵施工
  • 5篇既有线
  • 5篇LABVIE...
  • 4篇多传感器
  • 4篇感器
  • 4篇传感
  • 4篇传感器
  • 3篇导爆管
  • 3篇营业线
  • 3篇数据采集
  • 3篇铁路
  • 3篇露天
  • 3篇露天矿
  • 3篇监测系统
  • 2篇地铁
  • 2篇顶进
  • 2篇顶进涵
  • 2篇顶进涵施工

机构

  • 26篇武汉理工大学
  • 9篇中铁十四局集...
  • 3篇山东黄金矿业...
  • 1篇东北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安全生产...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河北省地矿局
  • 1篇国家安全生产...
  • 1篇北京市地质矿...
  • 1篇西南能矿集团...
  • 1篇武汉钢铁(集...

作者

  • 23篇任高峰
  • 11篇张卅卅
  • 8篇胡仲春
  • 6篇王玉杰
  • 6篇刘永成
  • 3篇胡升海
  • 3篇钱兆明
  • 3篇赵利坤
  • 3篇胡磊
  • 2篇张世雄
  • 2篇闫振雄
  • 2篇侯立波
  • 2篇郭星强
  • 2篇周洪文
  • 1篇宋华
  • 1篇邹灿
  • 1篇张海峰
  • 1篇农冬灵
  • 1篇冯海昀
  • 1篇杨海燕

传媒

  • 4篇武汉理工大学...
  • 3篇金属矿山
  • 3篇工程爆破
  • 2篇施工技术
  • 2篇爆破
  • 2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工业安全与环...
  • 1篇爆破器材
  • 1篇工程勘察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计算机工程
  • 1篇中国安全科学...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Rare M...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9篇2013
  • 3篇2012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既有线桥涵施工支墩土压力非线性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结合宁启线提速改造过程中桥涵施工两处工点土压力的监测数据,对支墩土压力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振弦式土压力计采集到的土压力数据,发现了支墩不同深度、不同位置处土压力非线性分布的一些规律,并对土压力监测时传感器埋设的最佳位置给出了建议。土压力监测作为既有线桥涵施工防护的重要内容,可以为施工过程中保障列车安全行驶和施工顺利进行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指导,论文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刘永成吕均琳任高峰
关键词:桥涵施工土压力既有线
椭圆形深凹露天矿时效边坡稳定性基础理论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假设深凹露天矿边坡岩体强度参数随时间呈平稳性时间序列变化,并视其为连续、均质、各向同性的弹性体,且同时承受自重应力和水平应力共同作用。利用时间序列建模,得到任意时间下相关岩体强度参数的预测值关系式。在对其进行椭圆形喇叭曲面开挖情况下,取其边坡任意水平岩环作为力学分析的模型,结合轴比论、库伦-莫尔理论以及微元体临界下滑条件推导出具有时效性的椭圆形深凹露天矿边坡环向应力表达式,拟合椭圆形深凹露天矿稳定边坡形状。该边坡不仅能保证其稳定性,而且能减小剥采比,改善矿山经济效益。
任高峰郭星强任少峰
关键词:时间序列
既有线桥涵施工安全监测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设计
论文基于工程自动化监测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既有线桥涵施工防护体系的自动化监测系统。利用虚拟仪器技术、数据库技术,建立一个集施工工艺信息、安全监测信息及分析预警系统于一体的既有线桥涵施工安全监测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该系统由传...
任高峰胡仲春刘永成赵利坤张卅卅
关键词:既有线桥涵施工安全监测数据采集虚拟仪器LABVIEW
文献传递
基于轴比论的椭圆形深凹露天矿稳定性边坡形状确定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假设岩体为连续、均质、各向同性的弹性体,承受自重应力和水平地应力联合作用,在对其进行椭圆形喇叭曲面开挖情况下,取椭圆形喇叭曲面边坡上一椭圆岩环作为力学模型,结合轴比论,推导出椭圆形深凹边坡环向应力表达式。借鉴巷道最稳定高宽轴比的确定方法,由莫尔–库仑强度理论,求解边坡安全系数。根据边坡微元体临界下滑条件,确定临界稳定性边坡角,从而得到此时的边坡形状。与传统的稳定性理论确定的边坡形状相比,该边坡形状可在保证边坡稳定的前提下减少巨大的废石剥离量。
任高峰钱兆明闫振雄张世雄张海峰
关键词:边坡工程深凹露天矿边坡稳定性
基于高速摄像技术的破孔导爆管传爆可靠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高速摄像技术对单一、连续破孔特殊情况下的导爆管传爆町靠性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试验采用的导爆管爆速平均为1750m/s。通过对高速摄像图的精细观察和测量分析,得出破孔导敛导爆管管道效应被破坏后,对于单一破孔,维持导爆管可靠传爆的半破槽长度最大为15mm;15~30mm之间可能传爆,传爆几率随着半破槽长度增加而减小;超过30mm传爆失败;20mm单一半破槽导致的传爆延迟时间至少为195μs。对于连续破孔,半破槽长度及密集度越大,传爆可靠度越低,连续3个5mm半破槽的导爆管整体传爆时间延迟255μs。试验结论可对爆破施工现场的网路连接提供防范参考。
张卅卅任高峰胡升海杨海燕
关键词:塑料导爆管
实时智能监测系统在铁路既有线顶进涵施工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4年
提出构建一种基于LabVIEW的铁路既有线顶进涵施工防护多传感器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由自动化监测装置和监控中心的计算机组成,其中自动化监测装置由布置在施工现场的数据采集设备、数据传输设备组成。实践证明,该监测系统在南京市六合区顶进涵施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胡仲春
关键词:铁路既有线顶进涵施工多传感器虚拟仪器
矿岩接触带巷道失稳分析及控制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矿岩接触带往往是巷道的薄弱区域,根据矿岩接触带变形破坏特征,并结合其特殊围岩情况,分析了矿岩接触带巷道薄弱区域的围岩稳定性.同时,将巷道围岩中的矿石和岩石的物理力学参数划分开,结合现场变形监测数据和矿岩物理力学参数,采用数值模拟进一步对矿岩接触带巷道支护前后的应力应变分布做了研究,探索失稳机理,研究发现矿岩接触带一般沿接触带层位发生剪切破坏且不与巷道中心线对称.根据上述研究,分别从塑性区拉伸破坏体积、剪切破坏体积和总体积分析对比分析锚杆支护、喷射混凝土支护、锚喷联合支护的应用效果,最后提出了针对矿岩接触带巷道的分区支护方法.
褚衍玉任高峰邹灿魏杰刘源浩
关键词:围岩变形失稳机理
复杂环境沉井施工爆破振动远程综合监测系统被引量:1
2016年
由于沉井施工埋置深度较大,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复杂环境下常需进行多次爆破作业,且施工工艺不合理时容易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故需对沉井施工爆破振动信号进行监测与分析处理,以便预测和控制爆破振动效应。针对复杂环境下沉井施工爆破振动监测,利用虚拟仪器技术、数据库技术、无线通信技术、Web技术,建立一个集爆破振动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多终端查看于一体的多传感器爆破振动远程综合监测系统。系统由数据采集层、数据传输层、Web应用层、客户端四部分组成,能够实现多传感器信号的同时采集、显示与传输,并实现远程多终端实时快速查看爆破振动监测结果,便于及时对数据进行处理。
柴慧珍侯立波任高峰邱菜谋
关键词:沉井施工虚拟仪器技术多传感器WEB技术
页岩最佳钻孔角度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为找出页岩的最佳钻孔角度,考虑到页岩的节理特征,借鉴凿碎比功法的原理设计实验,比较在同等做功条件下,不同钻孔角度的凿孔净深。实验结果表明,页岩的钻孔效率随钻孔角度的增大而提高。通过筛分实验比较分析了不同钻孔角度下钻凿出的岩屑的粒径分布特征,对页岩的钻孔效率与钻孔角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验证。
胡磊任高峰任少峰李晓虎宋华
关键词:页岩可钻性
Wearing prediction of stellite alloys based on opposite degree algorithm被引量:2
2015年
In order to predict the wearing of stellite alloys,the related methods of rare metals data processing were discussed. The method of opposite degree(OD) algorithm was put forward to predict the wearing of stellite alloys.OD algorithm is based on prior numerical data, posterior numerical data and the opposite degree between numerical forecast data. To compare the performance of predicted results based on different algorithms, the back propagation(BP) and radial basis function(RBF) neural network methods were introduced. Predic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ive error of OD algorithm is smaller than those of BP and RBF neural network methods. OD algorithm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predict the wearing of stellite alloys and it can be applied in practice.
Xiao-Guang YueGuang ZhangQu WuFei LiXian-Feng ChenGao-Feng RenMei Li
关键词:D算法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神经网络方法稀有金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