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2008-67)

作品数:6 被引量:158H指数:5
相关作者:李显森孙珊牛明香朱建成于振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鳀鱼
  • 1篇东南太平洋
  • 1篇选择性
  • 1篇优势种
  • 1篇鱼类
  • 1篇鱼类群落
  • 1篇渔获
  • 1篇渔具
  • 1篇渔业
  • 1篇渔业资源
  • 1篇渔业资源利用
  • 1篇越冬
  • 1篇生态位
  • 1篇生态位宽度
  • 1篇水温
  • 1篇年际
  • 1篇年际变化
  • 1篇群落
  • 1篇资源利用
  • 1篇网目

机构

  • 5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辽宁省海洋水...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天津市水产研...
  • 1篇山东省淡水水...
  • 1篇山东省海洋水...
  • 1篇黄海水产研究...
  • 1篇河北省海洋与...

作者

  • 5篇李显森
  • 3篇牛明香
  • 3篇孙珊
  • 3篇朱建成
  • 1篇王俊
  • 1篇于旭光
  • 1篇赵庚星
  • 1篇孙中之
  • 1篇杨艳艳
  • 1篇袁伟
  • 1篇戴芳群
  • 1篇赵宪勇
  • 1篇金显仕
  • 1篇刘克奉
  • 1篇于振海
  • 1篇王新良

传媒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齐鲁渔业
  • 1篇水产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域鱼类群落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与重叠被引量:67
2013年
根据"北斗号"调查船2006年6月、8月和10月在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域进行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的资料,通过相对重要性指数确定鱼类群落优势种,对优势种的生态位测度指标及季节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航次的优势种共有10种,它们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标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通过Bray-Curtis相似性聚类与非度量多维标度(MDS)分析可分为两组.第一组为鳀鱼、鳄齿鱼、发光鲷,其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标夏季大于秋季,呈现出由夏季到秋季从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域向外部深水区移动的趋势;第二组为带鱼、矛尾虾虎鱼、细条天竺鲷、小黄鱼、刺鲳、白姑鱼、七星底灯鱼,其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标秋季大于夏季,呈现出由夏季到秋季从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水域向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域移动的趋势.这两组鱼类不同的移动趋势与其生态习性和环境因素有关.
李显森于振海孙珊金显仕
关键词:优势种生态位长江口
基于广义可加模型的时空和环境因子对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渔场的影响被引量:49
2010年
根据2001—2007年我国渔船在东南太平洋海域的智利竹筴鱼生产统计数据、时空因子以及海表温度、叶绿素浓度、海表温度梯度等环境数据,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分析了智利竹筴鱼资源变动情况及其与时空和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GAM模型对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总偏差解释率为31.47%;竹筴鱼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主要集中在第17~41周,其中第25~31周的CPUE较高;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作业渔场集中在78°—98°W,30°—43.5°S之间,适宜海表温度为12℃~18℃,14℃~16℃最适宜,适宜叶绿素浓度在0.09~0.18mg·m-3,海表温度梯度在0.3℃~1.9℃.逐步建模法结果表明,影响竹筴鱼资源丰度的因子按重要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周次、年份、海表温度、经度、纬度、叶绿素浓度和海表温度梯度.
牛明香李显森徐玉成
关键词:环境因子东南太平洋
黄海鳀鱼时空分布季节差异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利用1986—2010年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和地统计分析技术,从不同角度阐明在捕捞压力和气候变化的双重胁迫下,黄海鳀鱼资源密度时空分布及其变动的季节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季节鳀鱼空间分布趋势变化明显,冬季,资源密度从调查区域东北部向岸边和南部水域递减,春季,与冬季相反,资源密度由岸边向东部水域递减,夏季,整体上资源密度呈北高南低的趋势,但高值点散乱分布,秋季,与冬季相似,资源密度由东部水域向岸边环形递减,但变化梯度较冬季缓和;鳀鱼资源密度重心季节变化明显,但不同年代变化规律并不相同;1986—2010年,春、夏和秋3个季节,鳀鱼资源密度重心均向北移动,冬季,资源密度重心年间变化明显,但无整体迁移规律;不同季节,鳀鱼资源密度高值聚集区空间分布位置不同。
牛明香王俊袁伟朱建成戴芳群
关键词:鳀鱼GIS
蓝点马鲛大网目流刺网的选择性研究被引量:22
2014年
为系统研究蓝点马鲛流刺网的网目选择性,2013年4—5月进行了110、115、120和125mm4种网目尺寸的渔获对比实验,采用选择性模型曲线法和鱼体型态系数法对网目选择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渔具具有很好的选择性,渔获优势种为蓝点马鲛和许氏平鲇,IRI值分别为18626.8和2740.1;选择性拟合效果以Gamma模型最好;鱼体型态系数法得出的目脚长度与叉长和体质量关系式分别为α=0.09271、α=4.59W1/3;模型法和鱼体型态系数法推算的主捕3~4龄蓝点马鲛最佳网目尺寸分别为120.4和121.5mm;目脚长度与最大横剖面的关系式为α=0.224S-5.37,以此得出的最佳网目尺寸为121.5mm。以蓝点马鲛渔获群体的叉长和体质量历史数据,计算了捕捞各龄群体所对应的最适网目尺寸,供渔业生产参考。
尤宗博李显森赵宪勇王新良孙珊孙中之朱建成
关键词:蓝点马鲛流刺网选择性网目
黄海中南部越冬鳀鱼空间分布及其与水温年际变化的关系被引量:13
2012年
利用1986—2010年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和遥感海表温度,基于GIS技术,通过空间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黄海中南部水域越冬鳀鱼空间分布的年际变化,并探讨其与水温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986—2010年鳀鱼空间分布的年际变化明显,2004年其资源丰度下降至最低且向岸分布,2010年资源丰度有所回升并在东部水域集中分布,鳀鱼捕获站位、资源密度在经纬度方向上的分布集中区域年际变化明显;鳀鱼资源密度重心纬度与代表性等温线平均纬度的变化趋势相一致,表明水温变化影响越冬鳀鱼纬度方向上的分布,但其向岸分布趋势则由黄海暖流的年际变动决定;在影响鳀鱼分布的众多因子中,资源丰度变化主要受捕捞压力的影响,而空间上的变化主要由海水温度决定.
牛明香李显森赵庚星
关键词:鳀鱼海表温度
黄渤海主要作业类型渔具的渔业资源利用被引量:5
2014年
为了解黄渤海主要捕捞渔具对渔业资源的利用状况,2009年对张网、拖网和刺网等渔具类型的主要渔具种类开展了渔获结构和捕捞能力调查。结果表明,黄渤海的渔业生产以秋汛为主,张网、拖网和陷阱类渔具网目尺寸小,渔获选择I生差,大量捕捞小黄鱼0带鱼、蓝点马鲛和银鲳等传统经济鱼类当年发生的补充群体,幼鱼比例高。相比而言,刺网的网目尺寸大,渔获选择性强,渔获质量好,幼鱼比例低。建议将黄渤海渔具准入的最小网目尺寸暂定为5.5cm,待今后渔业资源结构发生变化和渔获上岸监管体系完善后再作分类调整。
孙珊朱建成杨艳艳张海鹏高文斌于旭光刘克奉李显森
关键词:渔具资源利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