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3JJD630014)

作品数:8 被引量:247H指数:4
相关作者:任敏杨爱平杨和焰叶林吕志奎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流域
  • 3篇流域治理
  • 2篇政府
  • 2篇生态
  • 1篇缔结
  • 1篇行政
  • 1篇行政治理
  • 1篇整体性治理
  • 1篇政府间
  • 1篇政府间关系
  • 1篇政府治理
  • 1篇政治
  • 1篇知识经济
  • 1篇生态补偿
  • 1篇生态文明
  • 1篇省际
  • 1篇水资源
  • 1篇水资源配置
  • 1篇碎片化
  • 1篇契约

机构

  • 2篇贵州大学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福建省委党校

作者

  • 2篇任敏
  • 2篇杨爱平
  • 1篇吕志奎
  • 1篇陈瑞莲
  • 1篇胡熠
  • 1篇叶林
  • 1篇杨和焰
  • 1篇吴亚慧
  • 1篇秦磊
  • 1篇雷蕾

传媒

  • 2篇北京行政学院...
  • 2篇福建行政学院...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学术研究
  • 1篇中国行政管理
  • 1篇公共行政评论

年份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科技创新中的政府与市场:来自英国牛津郡的经验被引量:9
2013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全球化步伐加快以及知识经济的兴起,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逐渐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尤其在全球经济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国家更加意识到以科技创新所转化成新的生产力的重要性。由多种动力机制相互作用产生的区域创新系统成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其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十分值得研究。英国新兴科技创新中心牛津郡的实践证明,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企业、政府与科研部门三方的有效互动是培育良性区域创新系统的保证。这代表了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模式的最新趋势,对中国有着重要的启示。
叶林赵旭铎
关键词:知识经济政府治理
论我国流域水资源配置中的区际利益协调被引量:2
2014年
当前我国采取行政主导的流域区际水资源配置机制,忽略了流域区际生态保护贡献的差异,忽视了流域水资源生态资产价值,造成流域水资源调出区生态利益损失。因此,亟须建立跨流域调水的生态补偿机制、流域区际水量分配的民主协商机制以及多层次的水权交易市场,促进流域城乡区域生态利益均衡。
胡熠
关键词:水资源配置
关系契约的缔结与海洋分割行政治理——以珠江口河海之争为例
2016年
海域管理是一个新兴的区域公共管理领域,但在管理体制分割、法律制度分割、行政管制分割的制度环境下,我国的海域管理面临着突出的分割行政境地。对珠江口河海之争的案例研究表明,水利部门联盟与海洋部门联盟通过缔结关系契约,逐步缓解了分割行政导致的部门间内在的紧张和冲突,并有利于海域公共管理整体绩效的提升;而外部环境的分层嵌入和组织间的互动交易是关系契约形成的主要机制,这些嵌入性因素主要包括立法机关、社会力量、官僚亚系统和行政结构等方面。
陈瑞莲秦磊
关键词:关系契约
美国州际流域治理中政府间关系协调的法治机制被引量:7
2015年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美国《联邦宪法》在国家治理制度层面构建政府间关系协调的法律制度框架,通过法治规范和引领政府间博弈策略行动。多层次法治化协调机制组合可以在政府间关系制度层面上形成一种均衡,促进政府间关系良性发展。本文从总体上梳理美国跨州流域治理中政府间关系协调的法治机制,包括"政府间协议"、"政府间协商"、"政府间调解"、"政府间仲裁"和"政府间诉讼",并分析这五种协调机制的内涵、特点、针对性及其借鉴价值。
吕志奎
关键词:政府间关系流域治理法治机制
国家治理视野下省际流域生态补偿新思路——以皖、浙两省的新安江流域为例被引量:24
2015年
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政策部署。流域生态补偿也应按照这个改革思路逐步推进,但在省际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中对此存在一些认识偏颇。立足于国家治理的理论视角,从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看,省际流域生态补偿要强化中央政府在省际流域生态补偿中的制度供给与责任分担,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多元组合的流域生态补偿体系,探索流域生态补偿的民主协商机制。
杨爱平杨和焰
关键词:生态补偿
“河长制”:一个中国政府流域治理跨部门协同的样本研究被引量:205
2015年
流域治理的跨域特征所带来的问题超过了涉水部门单个主体的能力,从而带来了流域治理的协同失灵和碎片化问题。对"河长制"的观察表明,"河长制"跨部门协同可以较好地解决协同机制中责任机制的"权威缺漏"问题,短期内成效明显。通过横向层面和纵向层面的协调机制,大大提高了协同效率。这是一种新型的混合型权威依托的等级制协同模式。但是,以权威为依托的等级制纵向协同的基本特征没有改变,将会面临着"能力困境"、"组织逻辑困境"和"责任困境"的挑战。最后采用菲利普斯分析框架分析了影响"河长制"跨部门协同效率的因素。
任敏
关键词:流域治理
环境整体性治理机制创新研究——以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为样本
2016年
环境公共问题的外溢性和环境管理体制的条块分割引致环境公共治理的碎片化。对全国独家机构创新的"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的观察表明:"生态委"的建立初衷是消除环境管理部门之间协同失灵的弊端,通过结构整合和机制的设计来建构环境治理的"整体性政府"。研究表明:生态委整合与协作的成效明显,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随着部门在管理实践发展中的逐渐融合,内部联动和协调机制的完善,协作文化的进一步发展,电子政府的建设和信息管理的加强,生态委也会日益发展成熟。
任敏雷蕾
关键词:整体性治理
流域治理中的公民参与研究综述被引量:2
2015年
公民参与流域治理属于公民有序参与的重要方面,对于提升流域公共治理绩效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目前,国内外学界对于流域治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已有一定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侧重从参与意识(重要性)、参与途径与方式、组织和法律保障等方面,率先对流域治理中的的公民参与问题做了梳理与总结。在此基础上,从公民参与的动力机制、实现机制、保障机制三个维度,提出了流域治理中公民有序参与的未来研究方向。
吴亚慧杨爱平
关键词:流域治理公民参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