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1331)
- 作品数:7 被引量:57H指数:4
- 相关作者:韦朝领蔡华袁争张亮高旭晖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滁州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DDRT-PCR研究茶树对茶尺蠖取食诱导的基因表达谱差异被引量:12
- 2007年
- 利用DDRT-PCR技术初步研究了茶树被害虫茶尺蠖取食后基因表达谱差异。结果表明:接头引物A3、A4、A6、A7和A8分别与随机引物R1-R8,R12组合扩增后,总共得到222条差异片段,占总条带数的32.8%。在所鉴定的20个差异片段中,有8个片段序列没有发现同源序列;有5个片段序列与未知功能蛋白相关;其余7个差异表达的片段序列可分为6类,即分别与光合系统II色素蛋白(C15)、非生物抗性诱导蛋白(D22)、糖苷代谢酶(A45)、核酸和蛋白转录调控因子(A12,D63)、生长素调节蛋白(E94)和营养性抗虫蛋白(D73)。其中差异表达片段C15、A45、D22、D73和E94在植物与害虫相互作用相关分子机制研究中首次被发现。
- 韦朝领高香凤叶爱华杨云秋江昌俊
- 关键词:茶树茶尺蠖取食诱导
- 生物入侵种喜旱莲子草的染色体核型特征被引量:7
- 2009年
- 对外来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Atl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入侵种的染色体数为2n=96,属六倍体物种,各染色体间形态差异不明显,均为中着丝粒或近中着丝粒染色体,最长与最短染色体相对长度比为2.10,全套染色体未见随体,核型公式为2n=96=60m+36sm,核型类型为进化程度较高的2B型。喜旱莲子草的多倍性特征及2B核型为其生物入侵性提供了重要的细胞学证据,文中同时提出不改变基因组DNA序列结构的表观遗传变异可能是喜旱莲子草成功入侵的重要机制。
- 蔡华韦朝领陈妮
- 关键词:喜旱莲子草染色体入侵性表观遗传变异
- 艾蒿提取液对茶尺蠖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采用索氏提取法制取艾蒿(Artemisia argyi)乙醇粗提物,并设定5个不同的浓度,观察其对茶尺蠖3龄幼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各处理对茶尺蠖3龄幼虫具有较强的触杀、胃毒活性和一定的拒食及抑制生长发育的作用,提取物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当提取物在100mg/mL浓度下,处理72h后,触杀和胃毒活性中的校正死亡率分别高达66.14%、78.16%;此浓度下,12h和24h的拒食率分别达到了56.77%和46.01%;24h和48h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54.83%和68.32%。数据显示,艾蒿乙醇粗提物对茶尺蠖具有较好的毒杀作用,有开发成植物源杀虫剂的潜力,符合当前无公害茶叶生产之急需。
- 孙钦玉高旭晖杨云秋袁争张亮朱尉
- 关键词:茶尺蠖生物活性胃毒触杀
- 茶树对茶尺蠖取食危害的补偿光合生理反应研究被引量:13
- 2007年
- 利用叶绿素荧光仪和光合测定系统研究了茶树受到害虫茶尺蠖危害后的补偿光合生理变化。结果表明,茶树在受到茶尺蠖危害后的21 d之内,受害叶片和同株未受害叶片的光系统Ⅱ的光化学效率(Fv/Fm)、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净光合速率(Pn)的值均高于对照,NPQ明显低于对照,且这种差异在危害后第7 d最大,随后逐渐减小。说明茶树对茶尺蠖危害后,诱导产生了补偿光合作用,且补偿能力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小。此外,茶树在茶尺蠖取食后,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增加。
- 韦朝领童鑫高香凤江昌俊
- 关键词:茶树茶尺蠖
- 蒴翟的细胞学鉴定及其与接骨木的核型比较
- 2009年
- 为了从细胞学角度鉴定忍冬科(Caprifoliaceae)接骨木属(Sambucus)2种植物蒴翟(Sambucus Chinensis L.)和接骨木(Sambucus willamsii H.),对安徽滁州地区蒴翟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并和接骨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蒴翟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34,染色体基数x=17,为二倍体物种。与接骨木(2n=2x=36)相比,存在染色体数目差异。其核型公式为k(2n)=34=14m+14sm+6st,核型类型为2B型(接近3B型);最长与最短染色体长度比为2.07,臂比>2的染色体比为0.47。在系统进化程度上蒴翟较接骨木高级,这可能是草本蒴翟比木本接骨木具有更强生态适应性的细胞学证据之一。
- 蔡华张启勇韦朝领
- 关键词:接骨木染色体核型细胞学鉴定
- 4种植物提取物对茶炭疽病菌的体外抑制作用被引量:24
- 2012年
- 以丙酮作溶剂对芦柑皮、艾蒿、香樟叶和侧柏叶进行浸提;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各提取物对茶炭疽病菌菌丝的抑制作用,采用水琼脂培养法测定提取物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1 500μg/mL浓度下,各提取物对茶炭疽病菌菌丝均有抑制作用,其中芦柑皮96h的抑制率达到93.32%,艾蒿、香樟叶和侧柏叶96h的抑制率分别为61.10%、55.64%和48.20%,EC50分别为8.981、839.575、1 058.682μg/mL和1 429.094μg/mL;芦柑皮、艾蒿、香樟叶和侧柏叶提取物对分生孢子的抑制率分别为34.85%、85.54%、55.40%和59.68%,EC50分别为5 764.142、281.121、1 502.49μg/mL和969.369μg/mL。芦柑皮、艾蒿丙酮提取物具有开发植物源杀菌剂的潜力。
- 张亮袁争朱蔚高旭晖
- 关键词:植物提取物抑菌作用孢子萌发
- 安徽一个水仙栽培种的核型研究
- 2010年
- 采用植物染色体根尖压片技术,对安徽一个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se Roem.)栽培种进行了染色体核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水仙种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30,最长与最短染色体长度比为3.63,臂比>2∶1的染色体比为0.87,核型不对称系数为70.04%,核型类型为进化程度较高的3B型;在第6组c染色体上有1个随体,核型公式为2n=3x=30=2m+10sm+t+17st(SAT),为节段异源三倍体。该栽培种与其他地区水仙的核型相比存在明显的细胞学差异,表现在随体的个数以及同源异源性方面,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中国水仙不同变种在不同地区为适应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而在染色体水平上产生了微小变异,这也是中国水仙遗传多样性的细胞学证据之一。
- 蔡华邢伟韦朝领
- 关键词:水仙染色体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