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6485l3)

作品数:3 被引量:70H指数:3
相关作者:张小东刘浩刘炎昊苏现波卢耀东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2篇孔隙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盆地
  • 1篇气体
  • 1篇沁水盆地
  • 1篇吸附性
  • 1篇煤层气
  • 1篇煤级
  • 1篇煤体
  • 1篇煤体结构
  • 1篇煤田
  • 1篇井田
  • 1篇孔隙结构
  • 1篇孔隙性
  • 1篇控制机
  • 1篇控制机理
  • 1篇焦作煤田
  • 1篇含气
  • 1篇赋存
  • 1篇赋存特征

机构

  • 3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河南省地质矿...

作者

  • 3篇张小东
  • 2篇刘炎昊
  • 2篇刘浩
  • 1篇桑树勋
  • 1篇王利丽
  • 1篇卢耀东
  • 1篇苏现波

传媒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高煤级煤储层条件下的气体扩散机制被引量:21
2011年
为了研究高煤级煤储层煤层气排采中气体的扩散行为,采用扫描电镜和压汞法对不同煤级煤的孔隙进行了观测和测试.根据气体分子运动理论和扩散理论,探讨了沁水盆地无烟煤储层煤层气排采的不同阶段气体扩散模式的动态演化.研究表明,煤层气排采过程中,孔隙内气体的扩散模式是动态变化的:相同排采阶段,同一孔径范围内的孔隙的扩散方式因压降不同而存在差异.不同排采阶段,同一孔隙可能会经历不同的气体扩散模式.对于无烟煤储层,Knudsen型扩散很弱,过渡型扩散贯穿于排采的整个过程.Fick型扩散主要发生排采初期,在排采末期主要出现在距离井筒较远地段.
张小东刘炎昊桑树勋刘浩
关键词:沁水盆地孔隙结构
煤体结构差异的吸附响应及其控制机理被引量:29
2009年
为了研究不同煤体结构煤的吸附行为差异和作用机理,以焦作煤田为研究区,对煤体破坏严重的糜棱煤和原生结构煤的岩石学组成、吸附性和孔隙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煤体破坏后,吸附、解吸能力增大;温度增加,煤的吸附能力均为下降,解吸能力增加.相比于原生结构煤,随着温度增加,糜棱煤吸附能力下降趋势和解吸能力增大趋势比原生结构煤更为明显.研究认为:煤体破坏后,不同孔径段的孔隙数量均有增大,使得煤样容纳气体的能力增大.特别是大中孔含量的增大,导致了糜棱煤样更容易发生解吸.另外,煤体破坏后的煤级增高、镜质组含量增大和惰质组含量减小也对吸附能力增大具有重要作用,而灰分含量不是决定两类煤吸附性差异的主要因素.
张小东刘浩刘炎昊苏现波
关键词:焦作煤田煤体结构孔隙性吸附性
古汉山井田煤层气赋存特征被引量:22
2007年
以焦作煤田古汉山井田为研究区,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探讨了煤层埋深、顶底板岩性、煤层埋深以及地质构造等因素对煤层含气性的控制;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出了埋深、有效埋藏深度以及煤厚与煤层含气量的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煤厚、断裂构造以及埋深是影响古汉山井田煤层气赋存特征的主要因素,并表现为:①随着煤厚的增加,含气量线形增大.②随着埋深和有效埋藏深度的增加,含气量先是急剧增大,到了一定阶段后,增大趋势变慢,之间具有对数正相关关系.③在断层尖灭端,含气量大,断裂带内含气量小;正断层的下降盘的含气量大于上升盘,同一正断层的上升盘附近,距离断层面越远,含气量越大.煤层的顶板岩性对含气量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引起井田内煤层含气量变化的主控因素.
张小东卢耀东王利丽
关键词: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