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0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维普•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无)
作品数:
2
被引量:19
H指数:2
相关作者:
黄玉顺
更多>>
相关机构:
四川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哲学宗教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哲学宗教
主题
2篇
儒学
2篇
现象学
1篇
情感
1篇
恻隐
1篇
共同体
机构
2篇
四川大学
作者
2篇
黄玉顺
传媒
1篇
中国社会科学...
1篇
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
2篇
2007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论“一体之仁”与“爱的共同体”——儒学与情感现象学的比较
被引量:10
2007年
阳明通过对《大学》的阐释,揭示出儒学"一体之仁"的观念。这与舍勒的"爱的共同体"观念之间存在着比较的可能:明德的本源性与爱的人格性;亲民的差等性与爱的等级性;至善的一体性与爱的共同体。阳明这种"一体之仁"的观念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念,却源于孔孟的一种本源的生活情感观念:仁爱首先并非形而下的道德情感,或者形而上的人性本体,而是先行于这一切的生活亦即存在的情感显现。
黄玉顺
关键词:
儒学
现象学
论“恻隐”与“同情”——儒学与情感现象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2007年
儒学的“恻隐”不是舍勒的“同情”:恻隐并不基于认知或“再感知”;恻隐不是“再体验”,即不是“参与”到对象的体验中;恻隐也不是“价值盲”,而是价值的源泉。恻隐即爱或爱的原初显现,而非与爱对立的“低级”情绪。恻隐是一切形而上学与形而下学的本源。
黄玉顺
关键词:
儒学
现象学
情感
恻隐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