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05DFA10920)

作品数:5 被引量:41H指数:4
相关作者:慕春棣荆琦王昭陈洲峰冯浩然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网络
  • 4篇无线传感
  • 4篇无线传感器
  • 4篇无线传感器网
  • 4篇无线传感器网...
  • 4篇感器
  • 4篇传感
  • 4篇传感器
  • 4篇传感器网
  • 4篇传感器网络
  • 2篇自组织
  • 2篇自组织网
  • 2篇自组织网络
  • 1篇信号
  • 1篇信号强度
  • 1篇数据中心
  • 1篇网络节点
  • 1篇无线
  • 1篇无线传感器网...
  • 1篇无线网

机构

  • 3篇清华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3篇慕春棣
  • 2篇陈洲峰
  • 2篇王昭
  • 2篇荆琦
  • 1篇林小竹
  • 1篇曾加
  • 1篇关志
  • 1篇唐礼勇
  • 1篇周珏嘉
  • 1篇袁睿翕
  • 1篇冯浩然

传媒

  • 2篇计算机工程
  • 2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计算机科学

年份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支撑技术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出现,产生了许多新型应用。而为了支撑各种各样的应用,需要范围广且复杂的实现技术。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领域,无线传感器网络方向具有大量的应用及相应支撑技术,需要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基于这种情况,本文首先综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现状,然后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各方面应用,从计算机学科的角度系统地讨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支撑技术,包括通信协议、定位、时钟同步、能量管理等普遍存在于各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础支撑技术,以及目标识别与跟踪、数据存储、数据融合与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等几种典型的与应用紧密相关的支撑技术。
荆琦唐礼勇陈洲峰王昭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自组织网络数据中心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与部署被引量:4
2007年
首先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与传统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区别,从侧面阐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接着,讨论了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与部署具有指导意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评价指标。最后,从无线传感器节点到无线传感器网络、从个体到整体、从微观到宏观,较为全面地讨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与部署问题,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荆琦陈洲峰关志王昭
关键词:传感器无线传感器网络自组织网络
无线网络中基于信号强度的定位及算法比较被引量:11
2006年
定位是无线网络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分析了无线网络中基于无线信号强度(RSSbased)的定位原理,并对比了以下四种定位算法:基于无线信号传播模型(RSS-modelbased)的多点测距和最大后验概率估计算法;基于实测信号强度地图(RSS-mapbased)的点匹配和最大后验概率估计算法。通过室外实验对比了四种算法的定位精度以及数据点个数、信标点个数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并分析了四种算法的标定、计算量和存储量。结果表明较高的标定、计算存储代价以及数据点、信标点的增多可以显著提高定位精度。
冯浩然袁睿翕慕春棣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无线网络信号强度
传感器网络非合作博弈功率控制及其仿真被引量:4
2008年
针对基于CDMA通信方式的传感器网络模型,采用非合作博弈功率控制算法对网络中的节点进行分布式功率控制。在算法中为传感器节点构造包含效用函数和代价函数的支付函数模型,通过并行迭代的方式获得网络功率控制的纳什均衡策略,使所有节点的支付函数达到最优化。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采用OPNET对不同参数组合下的情况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博弈论模型的非合作博弈功率控制算法具有很好的收敛性,当选择效用因子在1.0-1.1、价格因子在5.5-5.9时,网络具有很好的性能。
曾加慕春棣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功率控制非合作博弈
基于OPNET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跨层设计被引量:11
2007年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类由大量位置相对固定的节点所组成的无线通信网络,其节点能量、计算和通信能力都非常有限,因此,传统网络的层次设计和网络协议都难以应用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为解决这些问题,该文在传统网络层次设计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跨层网络模型,基于OPNET网络仿真工具实现了节点的跨层网络模型设计,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路由选择和数据汇聚等典型应用的仿真。结果表明,新的跨层网络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节点各个层次的功能,便于网络协议的综合设计和集中优化。
周珏嘉林小竹慕春棣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跨层设计OPNE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