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4100254)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何巧红陈恒武胡贤巧黄山石施秧梦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甲基
  • 2篇芯片
  • 2篇聚二甲基
  • 2篇聚二甲基硅氧...
  • 2篇聚甲基丙烯酸
  • 2篇聚甲基丙烯酸...
  • 2篇甲基丙烯
  • 2篇甲基丙烯酸
  • 2篇甲基丙烯酸甲...
  • 2篇二甲基
  • 2篇二甲基硅氧烷
  • 2篇丙烯
  • 2篇丙烯酸
  • 2篇丙烯酸甲酯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电动
  • 1篇紫外
  • 1篇紫外光
  • 1篇微流控

机构

  • 4篇浙江大学

作者

  • 4篇陈恒武
  • 4篇何巧红
  • 3篇胡贤巧
  • 1篇董媛媛
  • 1篇陈双
  • 1篇胡辰辰
  • 1篇蒋艳
  • 1篇汤凝
  • 1篇施秧梦
  • 1篇庐华
  • 1篇宗羽
  • 1篇黄山石

传媒

  • 2篇传感器与微系...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化学学报

年份

  • 4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紫外光/臭氧化学改性-选择性化学镀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表面区域金属化被引量:2
2012年
研究以紫外光光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表面区域选择性金属化的方法.通过对无臭氧紫外光、紫外光+臭氧(UV/O3)、臭氧对PMMA表面亲水化改性效果的对比,发现仅有UV/O3可有效地使PMMA表面亲水.表面红外光谱表明,UV/O3对PMMA表面协同作用的结果是在辐照区域生成了羧基等含氧活性基团.以此含氧活性基团为基础,经过胺化、氯金酸阴离子交换、NaBH4还原等表面反应,在UV/O3作用区域形成化学镀所必须的金纳米催化中心,再将PMMA浸入镀金、镀铜等化学镀浴中,即可实现PMMA表面的区域金属化.以打印的菲林片为原始掩膜,该方法分辨率可达50μm或更小.以该法制备了金和铜的薄膜微电极、金膜微电热器等金属微器件,并表征了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能.
胡贤巧蒋艳何巧红施秧梦胡辰辰汤凝陈恒武
关键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紫外光臭氧化学镀
高聚物微流控芯片上集成化气动微阀的研制被引量:2
2012年
报道了一种新型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复合芯片。该芯片采用PMMA-PDMS…PDMS-PMMA的四层构型,以在芯片上集成气动微阀。具有液路和控制通道网路的PMMA基片与PDMS弹性膜间采用不可逆封接,分别形成液路半芯片和控制半芯片,而2个半芯片则依靠PDMS膜间的粘性实现可逆封接,组成带有微阀的全芯片。这种制备方法解决了制备PMMA-PDMS-PMMA三层结构芯片的封接难题,封接过程简单可靠。其控制部分和液路部分可以单独更换,可进一步降低使用成本,尤其适合一次性应用场合。初步实验表明:该微阀具有良好的开关性能和耐用性。
黄山石胡贤巧何巧红陈恒武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二甲基硅氧烷
具有3D微纳结构PDMS阵列免疫传感芯片研制
2012年
介绍了一种简便快速加工微阵列免疫传感芯片的新方法。采用化学刻蚀技术加工具有μm级山脉状起伏和nm级表面粗糙度结构(简称为3D微纳表面)的玻璃阳模,以该阳模为模板浇注法制得表面具有3D微纳表面结构的PDMS基片,再借助于物理吸附,将抗体直接固定于该PDMS表面,形成具有3D微纳结构的PDMS微阵列免疫传感器。利用光学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玻璃阳模和PDMS基片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研究了PDMS表面微纳结构化处理对抗体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D微纳结构的PDMS由于具有大的比表面积,能显著增强抗体的吸附能力。将研制所得的3D微纳表面结构的PDMS芯片用于微阵列荧光免疫分析,其灵敏度是平板PDMS的5倍。
宗羽何巧红陈恒武
关键词:聚二甲基硅氧烷微芯片
玻璃微-纳流控芯片的制备及在蛋白质电动富集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发展了一种以"二次刻蚀"技术制备玻璃微-纳流控芯片的新方法.首先,采用紫外光刻和化学湿法刻蚀技术在玻璃基片上加工微米深度的微通道;去除剩余的光胶后,在刻有微通道的基片上旋涂一层新的光胶;再通过二次紫外光刻和湿法刻蚀在该基片上加工深度小于100 nm的纳通道;最后,采用室温键合技术,将带有微纳结构的基片与盖片封合制成玻璃微-纳流控复合芯片.利用本方法可以在普通化学实验室以简易的设备制得具有微-纳米复合结构的玻璃芯片.将此玻璃微-纳流控复合芯片成功地应用于以电动离子捕集技术富集荧光素钠异硫氰酸酯(FITC)标记的人血清蛋白(HSA).结果表明,对于0.5 mg/mL的FITC-HSA,30s内富集倍率可达到200倍以上.
董媛媛胡贤巧陈双庐华何巧红陈恒武
关键词:芯片加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