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630021)

作品数:12 被引量:198H指数:8
相关作者:陈晓峰金飞孙月平陈昭锋邢建国更多>>
相关机构:南通大学苏州大学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9篇服务业
  • 8篇生产性服务业
  • 6篇长三角
  • 5篇制造业
  • 5篇生产性服务业...
  • 4篇实证
  • 4篇实证分析
  • 2篇生产性服务业...
  • 2篇集群
  • 2篇服务业集聚
  • 2篇产业集群
  • 2篇城市
  • 1篇地方产业集群
  • 1篇地方产业集群...
  • 1篇信任
  • 1篇信任关系
  • 1篇要素生产率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中国服务业
  • 1篇中国服务业发...

机构

  • 12篇南通大学
  • 6篇苏州大学
  • 2篇中共江苏省委...

作者

  • 10篇陈晓峰
  • 4篇金飞
  • 2篇孙月平
  • 1篇陈昭锋
  • 1篇黄建锋
  • 1篇邢建国

传媒

  • 3篇南通大学学报...
  • 2篇工业技术经济
  • 1篇财贸研究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江海学刊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当代财经
  • 1篇国际商务(对...
  • 1篇区域经济评论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检验——基于VAR模型的动态实证分析被引量:18
2014年
本文构建了生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演进的VAR模型,基于长三角地区1986-2011年间产值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制造业的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其自身的增强效应,而生产性服务业对其自身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产业内部的关联效应较弱;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需求的拉动作用要大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两者间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资源争夺效应。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生产性服务业对提高制造业效率的影响为负。当发生短期波动时,会受到较大的反向调整力重新回到长期均衡稳定的状态,说明该区域产业结构有固化趋势。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促进长三角产业有效互动的政策建议。
陈晓峰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VAR模型脉冲响应方差分解
信任关系、利益获取与集群企业间合作行为被引量:7
2014年
企业间的有效合作是提高企业绩效与满意度的重要途径,也是产业集群发挥企业间协同效应、提升整体竞争力的着力点。关系能力是集群企业在基于信任与利益的合作过程中所形成的累积性核心资产,决定了集群企业间合作行为的质量与可持续性。基于江苏部分典型产业集群内企业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集群企业间的信任、利益、关系能力均与合作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能力在信任影响企业合作行为的过程中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而关系能力在利益影响企业合作行为的过程中只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对于企业决策者而言,应将企业的关系能力作为一项战略资产来进行开发与维系。
陈晓峰孙月平金飞
关键词:产业集群信任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水平测度与效率评价——兼以金融业为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5
2014年
文章基于区位熵和空间基尼系数分别对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DEA模型对长三角金融业的集聚效率进行了评价,实证结果发现: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整体较高,区域差异不大但行业差异明显,从江、浙、沪三地金融业集聚效率来看,规模经济明显,且都不存在产出不足问题。浙江省金融业综合效率低于上海和江苏,这主要是由纯技术效率缺失而造成的。因此,在大力提高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的前提下,应改进技术效率,从产业和空间层面进一步推动金融业的有效集聚。
陈晓峰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被引量:8
2015年
基于长三角25个城市2006—2012年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来看,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倒U型关系,在拐点之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正向的规模效应,而在到达拐点之后,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负向的拥挤效应;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情况亦然。鉴于此,政府应该有效地利用各地的要素禀赋,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规模经济效应;就长三角而言,政府应不遗余力地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与产业布局的区域协同机制;对于接近或已越过产业集聚拐点值的行业而言,可实现区域内外的有序衔接与动态转移;进一步提升工业化信息化水平以及人力资本中生产性服务业的从业者结构比例。
陈晓峰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城市经济增长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集聚水平的测度与比较被引量:6
2013年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集聚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且两者之间有相互促进作用,但也存在时间滞后现象。长三角区域内形成了上海以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为主、江苏以科技相关服务业为主并向周边地区辐射的集聚态势。提高长三角产业集聚水平应该进一步强化政府管理、协调相关产业关系和发挥生产性服务业行业协会的引领作用。
金飞孙月平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集聚度长三角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水平及效应——来自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验证据被引量:103
2014年
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指数,基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面板数据,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进行测度,并实证检验两者协同集聚的演进关系及其各类效应。结果显示:东部沿海地区各省市的产业协同集聚水平差异较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制造业集聚本身都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同期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集聚对彼此都会形成一定的阻力作用,滞后一期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会对当期制造业集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两者协同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专业化水平及产业优化升级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尚不明显。据此,提出有效促进产业协同集聚的相关政策建议。
陈晓峰陈昭锋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水平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文章利用区位商指数测度了我国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水平,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以我国东部地区十个省市2001~2012年的面板数据为例,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及回归估计等方法,实证分析了制造业水平、技术创新、人力资本、信息化水平、外商投资以及政府政策对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
金飞陈晓峰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因素
中国服务业发展的焦点问题及其对策被引量:2
2014年
中国服务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总量持续增长、结构不断优化、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现象和问题,如服务业整体发展显著滞后、服务业就业弹性和收入弹性双双呈现下降趋势、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相对滞后、服务业与第二产业的关联度较低、服务业价格水平长期持续较快上涨等,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到服务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产生了一定挑战。因此,中国应该主动采取合理有效措施,加快和促进服务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黄建锋
关键词:服务业宏观经济就业价格水平劳动生产率
长三角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在对产业协同集聚进行综合测评的基础上,以长三角城市群3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5—2014年相关数据为例,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对影响产业协同集聚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产业关联、知识溢出、商务成本、中心城市辐射、政府干预、FDI以及市场因素都具有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迥异;产业协同集聚具有产业与空间的交互属性,而制度协同则是实现两大维度有效衔接的关键所在。为此,要切实推进城市群产业协同集聚必须综合考虑行业特质、空间诉求及制度导向,实现城市间的整体统筹协调以及城市内细分行业的差别化指导。
陈晓峰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城市群
集群内外耦合治理与地方产业集群升级——基于家纺产业集群的例证被引量:11
2013年
以产业集群的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这两种不同空间尺度的治理为分析视角,分析两者对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提出两者在产业集群升级过程中内生的三个一般性耦合作用阶段。并以家纺产业集群为例,剖析了集群内外耦合治理的动态演变及其对产业集群升级的重要性。得出结论,地方产业集群要突破国际买家俘获和摆脱国内市场恶性竞争而成功实现升级,必须在内部治理上做到:企业发起,政企互动,协会呼应和支持;在外部治理上做到:加大创新力度,嵌入高端价值环节,建立自己主导的分工体系。在此基础上,注重内外治理的动态耦合,多维度协同推进集群升级。
陈晓峰邢建国
关键词:地方产业集群集群升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