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环保科研课题项目(2008018)

作品数:4 被引量:32H指数:3
相关作者:喻学敏许明吴伟刘伟京吴海锁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环保科研课题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印染
  • 4篇印染废水
  • 4篇废水
  • 2篇水处理
  • 2篇水处理厂
  • 2篇脱氮
  • 2篇脱氮除磷
  • 2篇中试
  • 2篇中试研究
  • 2篇污水
  • 2篇污水处理
  • 2篇污水处理厂
  • 2篇混凝
  • 2篇除磷
  • 1篇厌氧
  • 1篇厌氧反应
  • 1篇厌氧反应器
  • 1篇折流式
  • 1篇折流式厌氧反...
  • 1篇深度处理

机构

  • 4篇南京大学
  • 4篇江苏省环境科...
  • 3篇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许明
  • 4篇喻学敏
  • 3篇吴伟
  • 3篇刘伟京
  • 2篇吴海锁
  • 1篇李爱民
  • 1篇白永刚
  • 1篇张敏健
  • 1篇张龙
  • 1篇叶阳阳
  • 1篇郭方峥

传媒

  • 1篇化工环保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水资源保护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UASB与ABR工艺处理印染废水中试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对上流式厌氧反应器(UASB)和折流式厌氧反应器(ABR)处理难降解印染废水进行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在厌氧反应器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24 h条件下,UASB和ABR稳定运行2个多月,在进水COD质量浓度波动较大的情况下(ρmax=1 020.0 mg/L,ρmin=593.6 mg/L,ρ均=755.4 mg/L),UASB和ABR出水平均COD质量浓度分别为409.3 mg/L和420.9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5.5%和43.9%。两种厌氧反应器对色度去除效果较佳,进水平均色度342倍,出水平均色度分别78倍和80倍,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7.2%和76.6%。印染废水B/C由0.29分别提高到0.46和0.43,废水可生化性明显改善,UASB较ABR效果好。
刘伟京许明喻学敏顾晓东郭方峥叶阳阳
关键词:折流式厌氧反应器印染废水中试研究
混凝法深度处理印染废水中试研究被引量:16
2009年
采用"高效混凝沉淀—过滤"深度处理工艺处理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出水,并将混凝沉淀污泥回流。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剂聚合氯化铝加入量为160 mg/L时,COD去除率平均可达34.6%,TP去除率平均达到87.9%,平均出水TP为0.3 mg/L。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混凝沉淀工艺对有机物和TP的去除效果良好。
吴伟许明白永刚张龙喻学敏李爱民
关键词:混凝深度处理印染废水中试研究
以印染废水为主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达标技术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采用厌氧/好氧/混凝沉淀工艺处理难降解的印染废水,中试结果表明,系统对COD、色度、氨氮、总氮、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2%、93.9%、90.2%、70.8%、96.3%;上流式厌氧水解池对COD和色度的去除效果最明显,投粉末活性炭的A/O工艺对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效果较好,混凝沉淀工艺则对总磷的去除效果最理想。系统出水水质达到了《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32/1072—2007)的要求。
刘伟京许明喻学敏吴伟吴海锁
关键词:印染废水混凝沉淀脱氮除磷
太湖流域印染废水为主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调节—厌氧水解—A/O(PACT)—高效澄清池—过滤组合工艺处理综合印染废水。开展了中试试验研究和示范工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试系统运行稳定,对COD、色度、氨氮、总氮、总磷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2%,93.9%,90.2%,70.8%,96.3%;厌氧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8.1%;色度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5.7%;A/O(PACT)工艺对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效果明显,混凝沉淀工艺则对总磷去除效果最理想;中试研究和示范工程出水水质稳定,各项指标均满足《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1072-2007)。
吴海锁许明张敏健刘伟京喻学敏吴伟
关键词:太湖流域印染废水脱氮除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