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系建设专项资金(SDAIT-07-011-08)

作品数:11 被引量:95H指数:6
相关作者:王金信郭文磊王兆振刁金贤刘伟堂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系建设专项资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1篇棉花
  • 5篇安全性
  • 5篇除草
  • 3篇杂草
  • 3篇杂草种类
  • 3篇棉田
  • 3篇二甲戊灵
  • 3篇草种
  • 3篇除草作用
  • 2篇乙草胺
  • 2篇杀草
  • 2篇杀草谱
  • 2篇喹禾灵
  • 2篇精喹禾灵
  • 2篇防效
  • 2篇复配
  • 2篇除草活性
  • 1篇乙酰乳酸合成...
  • 1篇田间
  • 1篇田间防效

机构

  • 11篇山东农业大学
  • 3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1篇王金信
  • 7篇王兆振
  • 7篇郭文磊
  • 5篇刁金贤
  • 3篇刘伟堂
  • 2篇王茂云
  • 2篇张乐乐
  • 2篇王恒智
  • 2篇李伟
  • 1篇毕亚玲
  • 1篇刘纯
  • 1篇张超
  • 1篇张鑫
  • 1篇李凌绪
  • 1篇李琦
  • 1篇杜龙

传媒

  • 5篇农药学学报
  • 2篇植物保护学报
  • 2篇杂草科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东省德州市棉田杂草种类及其发生规律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为明确山东省德州市棉田杂草发生、危害状况,于2013年对德州地区棉田杂草种类、出土规律及其群落自然消长动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山东省德州市棉田杂草有19种,隶属于13个科,其中禾本科杂草的发生种类最多,而牛筋草、鳢肠和马唐的发生数量最为显著;田间共有3个杂草出土高峰,分别集中在5月中旬、6月底和8月中旬,前两个出土高峰中杂草的出土量较大;自然混生杂草群落内的总杂草数量在6月底达到峰值且在棉花整个生长季节内呈单峰变化。
王兆振张书良郭建军刁金贤王金信
关键词:棉花杂草种类
三氟啶磺隆与精喹禾灵混用的联合除草作用及其对棉花的安全性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为明确三氟啶磺隆与精喹禾灵混用的联合除草作用及其对棉花的安全性,采用温室盆栽生物测定法,测定了其对香附子、马唐、牛筋草、马齿苋和反枝苋的联合除草作用,并对不同品种棉花的安全性及其在棉花与杂草之间的选择系数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三氟啶磺隆与精喹禾灵混用对香附子、马齿苋的防除效果为加成或增效作用,对马唐、牛筋草和反枝苋则以加成作用为主。当m(三氟啶磺隆)∶m(精喹禾灵)=1∶3和1∶4时,有效成分80 g/hm2的处理对供试棉花品种均安全,而有效成分160 g/hm2处理则对不同棉花安全性差异较大,其中对山农棉8号鲜重的抑制率较高,对鲁棉研36号则较安全;两者复配剂在棉花与杂草间的选择系数明显高于三氟啶磺隆单剂,提高了三氟啶磺隆对棉花的安全性。
刁金贤王兆振郭文磊张乐乐李伟赵祖英王金信
关键词:精喹禾灵棉花安全性
丙炔氟草胺除草活性及对棉花的安全性被引量:28
2017年
丙炔氟草胺是一种以原卟啉原氧化酶为作用标靶的N-苯基肽酰亚胺类除草剂。为探究其在棉花田的应用前景,通过温室盆栽法对丙炔氟草胺的杀草谱、除草活性及其对棉花的安全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丙炔氟草胺对棉田常见阔叶杂草有较好防效,处理剂量为有效成分15 g/hm^2时,对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藜Chenopodium album、小藜Chenopodium serotinum和鳢肠Eclipta prostrata的鲜重防效均高于90%,对野油菜Rorippa indica、苣荬菜Sonchus arvensis、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龙葵Solanum nigrum、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和牛筋草Eleusine indica等的鲜重防效高于80%;丙炔氟草胺对棉田4种常见阔叶杂草马齿苋、反枝苋、龙葵和藜的除草活性均显著高于二甲戊灵;丙炔氟草胺在鲁棉研28号与马齿苋、反枝苋、龙葵和藜之间的选择性指数依次为79.1、38.1、32.1和112.6,均显著高于二甲戊灵的12.0、9.9、5.8和9.2;鲁棉研37号、鑫秋4号与杂草间的选择性指数,与鲁棉研28号的相近。试验结果表明,丙炔氟草胺可作为棉田苗前防除阔叶杂草的候选药剂之一。
谭金妮李琦郭文磊刘伟堂王金信
关键词:除草活性棉花杀草谱安全性
丙炔氟草胺与二甲戊灵复配的联合除草作用及对棉花的安全性被引量:24
2018年
为明确丙炔氟草胺与二甲戊灵复配的联合除草作用及其对棉花的安全性,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复配制剂的联合除草类型,测定了其对不同品种棉花的安全性及其在棉花与杂草之间的选择性指数,并对复配制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温室试验结果显示:丙炔氟草胺与二甲戊灵按不同质量比复配后,对供试杂草马齿苋、反枝苋和马唐均呈现加成或增效作用。其中丙炔氟草胺与二甲戊灵按质量比1:10复配后的除草活性高于二甲戊灵单剂,其在供试棉花品种与供试杂草的选择性指数在25.81~39.39之间,与两种单剂相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棉花的安全性。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丙炔氟草胺与二甲戊灵复配后综合了两种单剂的优势,对铁苋菜、反枝苋、马齿苋、藜和牛筋草均有很好的防除效果且对棉花安全。
王恒智谭金妮吕学深赵孔平刘伟堂王金信
关键词:二甲戊灵棉花安全性
不同棉花品种对三氟啶磺隆的耐药性差异及机制被引量:1
2014年
为评价三氟啶磺隆对棉花的安全性,采用温室盆栽法测定了22种棉花对三氟啶磺隆的耐药性差异及其机制。结果显示,三氟啶磺隆45 g/hm2(有效成分,余同)处理对不同棉花品种苗期鲜重及株高抑制作用差异显著,其中对鲁棉研40、银兴4、K638、创鲁1、德利农5的鲜重和株高抑制率相对较低,分别为8.60%~13.11%和10.26%~11.84%,而对鲁H498、鲁棉研36、鲁棉研28的鲜重和株高抑制率相对较高,分别为32.21%~38.26%和20.68%~22.66%。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活性测定表明,鲁棉研40、鲁H498离体ALS对三氟啶磺隆的敏感性无显著差异;在活体条件下,两棉花ALS相对活性先减小,后逐渐恢复,且鲁棉研40恢复能力强。经三氟啶磺隆处理后,鲁棉研40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变化幅度较鲁H498大且反应时间短,鲁棉研40在处理后3 d达到最大值1.53,鲁H498在处理后5 d达到最大值1.45。研究表明,不同棉花品种对三氟啶磺隆耐药性的差异源于GSTs对三氟啶磺隆的代谢差异,与靶标酶ALS对三氟啶磺隆的敏感程度无关。
王茂云郭文磊张超刘伟堂王金信
关键词:棉花耐药性乙酰乳酸合成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
三氟啶磺隆与精喹禾灵、嘧草硫醚混合药剂的田间防效及对棉花的安全性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探究三氟啶磺隆与精喹禾灵、嘧草硫醚混用对棉田杂草的防效及其安全性,于2013年在山东省菏泽市农业科学院棉花试验地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三氟啶磺隆的各混用处理对香附子的防效最高,对马唐、牛筋草、鳢肠具有较好的防效,对铁苋菜、马齿苋的防效略低;当三氟啶磺隆与精喹禾灵(1:3)的混用剂量为100g/hm^2,三氟啶磺隆与精喹禾灵、嘧草硫醚(1:3:2)的混用剂量为105~120g/hm^2时,即可达到有效防治杂草的目的;与对照小区相比,各三氟啶磺隆混用处理增产14.6%~29.6%,且对棉花安全。
刁金贤张桂花王兆振王金信
关键词:精喹禾灵棉花防效
三氟啶磺隆除草活性及对棉花的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6
2014年
三氟啶磺隆是一种新型、高效、低毒的棉田除草剂,为明确其在我国棉田的应用前景,以嘧草硫醚为对照药剂,采用温室盆栽法对三氟啶磺隆的杀草谱、除草活性及对棉花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有效成分11.25 g/hm2剂量下,三氟啶磺隆对香附子、狗尾草、鳢肠、小藜、画眉草、小飞蓬、千金子、鬼针草、苍耳、鹅肠菜和反枝苋的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且对棉田杂草香附子、苘麻、狗尾草、反枝苋和马齿苋的除草活性均高于嘧草硫醚,以ED50值计,其毒力分别是嘧草硫醚的171、13.6、12.6、10.5和3.82倍;三氟啶磺隆在华棉5号棉花与香附子、狗尾草、苘麻间的选择性指数分别为13.0、2.80和1.13,高于嘧草硫醚的2.29、1.78和0.86,但其在华棉5号与反枝苋和马齿苋间的选择性指数分别为2.80和1.74,低于嘧草硫醚的4.75和3.38;两种药剂在山农棉8号棉花与杂草间的选择性指数与华棉5号的相似。
王茂云李蓉荣刘纯张鑫李凌绪毕亚玲王金信
关键词:除草活性杀草谱棉花
山东省菏泽市棉田杂草发生规律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棉田杂草因其与棉花争水、争肥、争光照,甚至助长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棉花的优质、高效生产。为明确山东省菏泽市棉田杂草发生、危害情况,于2013年对菏泽地区棉田杂草种类、出土规律及其群落自然消长动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山东省菏泽市棉田发生杂草共24种,分属于14个科,其中禾本科、菊科杂草的发生种类较多;牛筋草、反枝苋、马唐的发生数量最为显著,其次为马齿苋、狗尾草、铁苋菜、香附子、藜,这8种杂草在田间发生数量、密度均较大,是菏泽棉田的主要危害杂草;田间杂草共出现3个出土高峰,分别集中在5月下旬、7月初和8月中旬,第1个出土高峰中杂草的出土量较大;自然混生杂草群落内的总杂草数量在6月底达到峰值且在棉花整个生长季节内呈单峰变化。
王兆振张桂花刁金贤郭文磊王金信
关键词:棉花杂草种类
氟咯草酮与二甲戊灵或乙草胺复配的联合除草作用及其对棉花的安全性被引量:20
2016年
为明确氟咯草酮与二甲戊灵或乙草胺复配的联合除草作用及其对棉花的安全性,采用温室盆栽法,测定了各单剂的杀草谱、混剂的联合作用类型以及其在棉花与杂草间的选择性指数。结果显示:氟咯草酮对棉田常见阔叶杂草及部分禾本科杂草有良好的防效,并且与二甲戊灵或乙草胺的杀草谱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氟咯草酮与二甲戊灵或乙草胺混用,对供试杂草马唐、反枝苋均呈现加成或增效的联合作用类型。氟咯草酮与二甲戊灵或乙草胺按质量比1:2的比例复配后,除草活性均有所提高,其在棉花与马唐和反枝苋间的选择性指数在16.6~20.3之间,与氟咯草酮和二甲戊灵单剂相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棉花的安全性。
郭文磊王兆振谭金妮李伟王金信
关键词:二甲戊灵乙草胺棉花安全性
氟咯草酮及其混剂对棉田杂草防除效果及安全性被引量:7
2016年
为明确氟咯草酮分别与二甲戊灵、乙草胺混用在棉田的除草效果及安全性,采用土壤喷雾法测定比较了各单剂及相应混剂对杂草的田间防效,并对棉花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氟咯草酮分别与二甲戊灵、乙草胺混用时对反枝苋、铁苋菜、醴肠、马齿苋、牛筋草均具有较好的防效。根据室内及田间试验观察,并综合防效、成本等因素,在实际生产应用中,推荐以下2种药剂混用组合在棉花田播后苗前进行推广应用:氟咯草酮450.0 g a.i./hm^2+二甲戊灵495.0 g a.i./hm^2;氟咯草酮450.0 g a.i./hm^2+乙草胺750.0 g a.i./hm^2。
王恒智郭文磊王兆振谭金妮王金信
关键词:二甲戊灵乙草胺棉花防效混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