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707008)

作品数:10 被引量:54H指数:6
相关作者:刘慧君刘秀云张小军纪学珍伍瑜雯更多>>
相关机构:南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理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4篇印迹聚合物
  • 4篇离子
  • 2篇印迹
  • 2篇离子印迹聚合...
  • 2篇糊精
  • 2篇环糊精
  • 2篇Β-环糊精
  • 2篇
  • 1篇衍生物
  • 1篇铀酰
  • 1篇铀酰离子
  • 1篇三元配合物
  • 1篇生物毒性
  • 1篇配合物
  • 1篇铅离子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重金属污染
  • 1篇重金属污染治...
  • 1篇镉离子

机构

  • 9篇南华大学

作者

  • 6篇刘慧君
  • 3篇张小军
  • 3篇伍瑜雯
  • 3篇刘秀云
  • 3篇纪学珍
  • 2篇陈思光
  • 2篇李路娟
  • 2篇王劲松
  • 2篇张磊
  • 1篇唐艳
  • 1篇熊正为
  • 1篇包正垒
  • 1篇肖静水
  • 1篇杨胜园
  • 1篇梁俊
  • 1篇肖方竹
  • 1篇彭国文
  • 1篇徐华
  • 1篇肖锡林
  • 1篇刘耀驰

传媒

  • 3篇南华大学学报...
  • 2篇核化学与放射...
  • 1篇化学通报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铀酰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在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1年
以UO22+为印迹离子,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邻苯二酚-UO22+-4-乙烯基吡啶三元配合物为模板,与苯乙烯单体、交联剂二乙烯基苯在甲醇溶液中通过共聚反应制备了UO22+印迹聚合物微球。该印迹聚合物微球经6mol/L HCl处理后留下与铀酰离子大小相匹配的空穴,对水溶液中微量铀有富集作用,在pH=5~7及吸附时间在20min以上时,该印迹聚合物微球对水溶液中微量铀的吸附率可达99%以上,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HCl浓度在1.0mol/L以上,淋洗体积为聚合物体积的5倍以上,淋洗时间在20min以上时洗脱率可达99%以上。将其应用于卤水中微量铀的测定,与标准方法相比较,所得结果令人满意。
肖静水刘慧君肖锡林黄生力
关键词:铀酰离子三元配合物印迹聚合物卤水
功能化β-环糊精包合L-苯丙氨酸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2012年
文中建立了一种新型的L-苯丙氨酸(L-Phe)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重结晶法制备功能化β-环糊精-L-苯丙氨酸包合物,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傅里叶红外光谱、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等检测手段对包合物进行表征.首次在包合物研究基础上加入辅助功能单体、交联剂、复合光引发剂在混合有机相中制备了L-苯丙氨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并且能够成功洗脱进行再吸附.结果表明,常温下每20 mg包合印迹聚合物、未包合印迹聚合物以及非印迹聚合物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79.3μmol/g、146.36μmol/g和64.65μmol/g.
伍瑜雯刘慧君纪学珍张小军刘秀云
关键词:L-苯丙氨酸Β-环糊精包合物印迹聚合物
离子印迹技术及其在重金属污染治理和回收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9年
综述了国内外离子印迹技术在金属离子污染治理和回收利用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对本体聚合、原位聚合、沉淀聚合、表面分子印迹技术、膜技术、微乳液聚合、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等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和总结,重点对离子印迹技术在重金属污染治理和回收利用方面进行述评。除了报道离子印迹技术在Cu^(2+)、Fe^(3+)、Hg^(2+)、Zn^(2+)、Cd^(2+)、U^(6+)等金属离子污染治理的成功案例外,还特别介绍了几种表面离子印迹聚合物制备采用的材料,如壳聚糖、硅胶、菌丝体。研究表明,与传统方法制备的聚合物相比,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容量和吸附速率大幅提高,尤其是离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和表面印迹聚合物,对目标离子有突出的选择性。离子印迹聚合物因其可靠的机械稳定性、识别能力、易解吸和再生等性能,在离子分离、净化和回收领域已广为人们所接受,并为金属离子污染治理和回收的工业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最后探讨了离子印迹技术研究领域面临的问题和趋势。
王劲松包正垒刘耀驰刘丽平陈思光
关键词:环境工程重金属回收
铅(Ⅱ)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8
2011年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了重金属铅(Ⅱ)的印迹聚合物,并对其识别性能进行定量描述。以铅(Ⅱ)离子为模板,水杨醛肟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印迹聚合物。结果表明,与未印迹的聚合物相比较,印迹聚合物对铅(Ⅱ)离子具有较好的识别选择性,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为40min,Pb2+初始浓度为10mg/L时,最大吸附量为949μg/g,并推测了该印迹聚合物和铅离子的识别机理。
李路娟刘慧君张磊
关键词:铅离子印迹聚合物
杯芳烃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钍离子的吸附性能被引量:6
2013年
合成了对叔丁基杯[4]芳烃及其衍生物——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并研究了其对钍(Ⅳ)离子的吸附性能。紫外光谱法研究表明,杯芳烃衍生物在pH=3、30℃下震荡2h后达到吸附平衡,对钍离子的吸附率达72%,吸附容量为9.0mg/g。干扰离子研究结果显示,带羧基的杯芳烃衍生物有望成为钍(Ⅳ)离子的良好吸附剂。
张小军刘慧君刘秀云张妮
关键词:杯芳烃衍生物干扰离子
β-环糊精键合硅胶材料对钍的吸附被引量:7
2012年
利用氨基功能化硅胶为固相载体,以可双向反应的环氧氯丙烷为链接剂,将β-环糊精吸附材料接枝到硅胶表面,制备了性能稳定、耐酸碱性的β-环糊精键合硅胶固相吸附富集材料。通过金属离子螯合剂二苯甲酰甲烷辅助作用对钍离子进行快速吸附,材料可重复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各实验材料进行了元素分析,确认了材料合成成功的可靠性,扫描电镜分析了材料的外部形貌,傅里叶红外对材料吸附钍离子前后进行了表征,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吸附后样品进行了浓度分析。酸性条件(pH=2~3)、室温下所制备材料对钍的吸附3h可达平衡,最大吸附容量可达7.8mg/g,吸附率达78%。以25mg/L的Fe3+、Al 3+,20mg/L的Ca2+、Zn2+、Fe2+、Mg2+、Cu2+为干扰离子,对Th4+的吸附几乎不产生影响。
纪学珍刘慧君王丽丽梁俊伍瑜雯刘秀云张小军
关键词:Β-环糊精
印迹与交联壳聚糖吸附水中微量Cr(Ⅵ)的对比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本研究以壳聚糖为原料,戊二醛为交联剂,分别采用直接交联的方法和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交联壳聚糖和Cr(Ⅵ)印迹壳聚糖,并对这两种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pH、反应时间、吸附剂投加量、Cr(Ⅵ)初始浓度、温度对Cr(Ⅵ)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酸性环境有利于壳聚糖类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pH为6.0时吸附效果最佳.交联壳聚糖和印迹壳聚糖对Cr(Ⅵ)的吸附速率在前20 min较快,90 min即可达到吸附平衡.对30 mg/L的Cr(Ⅵ)溶液,交联壳聚糖与印迹壳聚糖对Cr(Ⅵ)的去除率随投加量增加而增加,在投加量为3.5 g/L时,对Cr(Ⅵ)的去除率最高可达到92.4%和97.8%.相同实验条件下,印迹壳聚糖对Cr(Ⅵ)的吸附较交联壳聚糖有明显提高,其幅度最高可达7.3%.
王劲松陈思光徐华杨金辉熊正为彭瑞婷
关键词:壳聚糖交联印迹
取代硝基苯类化合物生物毒性的拓扑化学研究
2012年
在拓扑化学理论基础上,采用新型拓扑指数Tp1,Tp2和分子结构信息指示变量I对35个取代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局部化学微环境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其生物毒性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得到的拓扑模型相关系数R和标准偏差S分别为0.981 8和0.151 6,对35个取代硝基苯类化合物生物毒性实验值与计算值的相对平均误差仅为1.09%.留一检验法(LOO)交互检验测试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稳定性和较强的预测能力.
肖方竹杨胜园李乐唐艳彭国文
关键词:生物毒性拓扑指数拓扑模型
镉(Ⅱ)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了重金属镉(Ⅱ)的印迹聚合物,并对其识别性能进行定量描述.以镉(Ⅱ)离子为模板,安息香肟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印迹聚合物.实验结果表明,与未印迹的聚合物相比较,印迹聚合物对镉(Ⅱ)离子具有较好的识别选择性,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为50 min,初始浓度为10 mg/mL时,吸附量为2.12 mg/g,并推测了该印迹聚合物和镉离子的识别机理.
李路娟刘慧君张磊纪学珍伍瑜雯
关键词:镉离子印迹聚合物
MODIFICATION OF POLYAMIDE 6 WITH POLYAMINOAMIDE-g-POLY(ETHYLENE GLYCOL)VIA HYDROLYTIC POLYMERIZATION
2009年
To enhance the impact strength of polyamide 6, hydrolytic polymerization modification by the polyaminoamide-g-poly(ethylene glycol) (PAAEG) derivatives with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molecular weight of 400-10000 was studied. Amide groups of polyaminoamide segments were postulated to form hydrogen bonding with polyamide 6, and hydroxy groups of PAAEG units were expected to react with carboxylic acid groups of polyamide 6 forming copolymers during the polymerization. The improved compatibility in amorphous regions of blends has been confirm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of fracture surfaces. The effects of PAAEG on the water absorption and notch sensitivity of blend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water uptake measurement and mechanical testings, respectively. For comparison, pure polyamide 6 and the blend of PEG/polyamide 6 we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addition of PAAEG retarded the crystallization of polyamide 6, but did not make remarkable influences on its crystalline structure.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strong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dispersed phases and polyamide 6 matrices, PAAEG was a more suitable additive for improving the notched impact strength of polyamide 6 than PEG.
徐伟箭
关键词:BLEND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