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D05B07)

作品数:44 被引量:306H指数:10
相关作者:付立东吕小红隋鑫任海王宇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4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5篇水稻
  • 15篇机插
  • 12篇氮肥
  • 12篇机插水稻
  • 10篇生长发育
  • 7篇叶面
  • 7篇叶面积
  • 7篇叶面积指数
  • 7篇累量
  • 7篇积累量
  • 7篇干物质
  • 7篇干物质积累
  • 7篇干物质积累量
  • 6篇性状
  • 5篇氮肥利用
  • 5篇氮肥利用率
  • 5篇水稻生长
  • 4篇氮肥运筹
  • 4篇氮素
  • 4篇生育

机构

  • 29篇辽宁省盐碱地...
  • 10篇辽宁省农业科...
  • 7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延边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作者

  • 25篇付立东
  • 23篇吕小红
  • 20篇任海
  • 20篇隋鑫
  • 19篇王宇
  • 17篇李旭
  • 7篇孙文涛
  • 7篇隽英华
  • 5篇高继平
  • 5篇张文忠
  • 5篇宫亮
  • 4篇隋阳辉
  • 4篇刘艳
  • 3篇尹光华
  • 3篇谷健
  • 3篇张丽丽
  • 3篇赵明辉
  • 3篇毛艇
  • 3篇王丹
  • 3篇李宝军

传媒

  • 21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湖北农业科学
  • 3篇现代农业科技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吉林农业科学
  • 1篇土壤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作物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稻米
  • 1篇核农学报
  • 1篇农业资源与环...

年份

  • 3篇2018
  • 10篇2017
  • 12篇2016
  • 6篇2015
  • 12篇2014
  • 1篇2013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分胁迫下水稻拔节孕穗期冠气温度差与产量及品质的关系被引量:11
2016年
为明确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冠气温度差与不同抗旱性水稻品种产量及品质的相互关系,本试验在大田环境下,以辽粳294、开粳1号为材料,在拔节孕穗期设置5个水分梯度处理。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显著影响水稻的冠气温度差,胁迫越重,冠气温度差绝对值越小;不同水分胁迫下,水稻冠气温度差日变化与气温、空气湿度密切相关;相同环境条件下,抗旱性弱的品种辽粳294的冠气温度差绝对值低于抗旱性强的品种开粳1号;水分胁迫下水稻冠气温度差绝对值与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结实率、产量、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碎米率、食味值均呈显著正相关,与秕粒数呈显著负相关;辽粳294和开粳1号的土壤水势分别在-0.008^-0.015 MP和-0.02^-0.03 MP范围内达到水分临界水平,且此时平均冠气温度差分别维持在0.2℃和0.7℃,对产量影响不显著,说明这2个冠气温度差值可分别作为辽粳294和开粳1号在拔节孕穗期的节水灌溉指标。本研究为建立稻作节水灌溉指标,实现水稻灌溉精确定量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高继平张文忠隋阳辉姚晨高明超赵明辉
关键词:水稻土壤水势
生物炭对水稻秧苗生长及内源激素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以超级粳稻品种沈农265为试材,采用大棚旱育毯苗试验,在常规营养土中添加不同比例生物炭,研究生物炭对水稻秧苗生长及内源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_3)、细胞分裂素(CTK)和脱落酸(ABA)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明显增加了营养土中阳离子交换量和电导率,降低了容重,显著提升了通气和持水性能。与对照相比,生物炭可显著提高秧苗地上部(叶龄、叶长、叶宽、株高、假茎宽和根冠比)和根系(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平均直径、根尖数和根分支数)生长能力。同时,随施炭水平的增加,叶片、假茎和根系中的内源激素(IAA、GA_3、CTK)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而ABA则相反。相关分析表明,水稻植株内源IAA含量与假茎宽、百株干重和根冠比呈显著正相关(p<0.05);植株内源GA_3含量与叶宽、假茎宽和根尖数呈显著正相关,且与叶长、株高、根冠比、百株干重、根总长、根体积、根表面积和根分支数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1);植株内源CTK含量与叶宽和根尖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与叶长、株高、百株干重、根冠比、总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和根分支数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相反,植株内源ABA含量与根平均直径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综合分析表明,适量添加生物炭有利于改善营养土理化性质,进而提高秧苗综合素质,其中以添加生物炭30%~40%效果最为明显。
高继平隋阳辉张文忠赵明辉兰宇陈温福
关键词:水稻生物炭秧苗素质根系性状内源激素
控水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通过控水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控水条件下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常规淹水灌溉对水稻分蘖前期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叶面积指数(LAI)有增加的影响趋势,但后期下降较快,导致产量很低。干湿交替循环控水灌溉显著提高了水稻叶片SPAD值、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有利于同化物的输出,促进籽粒灌浆结实,显著增加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从而最终增加水稻产量。W3处理控水到-25 k Pa时,出现了水分亏缺现象,尤其在抽穗灌浆期导致叶面积下降,最终影响干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因此适当控水使稻田处于"干湿交替"的水分循环状态(本试验中控水到-15 k Pa),有利于干物质生产,增加经济产量,实现节水增产高效利用的目标。
刘艳孙文涛隽英华
关键词:水分调控水稻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
育苗载体对机插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为完善辽宁滨海稻区水稻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实施,以盐丰47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通过设置不同载体育苗,测定其对机插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探讨盘锦稻区水稻机插秧高产适宜的育苗载体。结果表明,用基质作底土以营养土b(由过筛稻田土与草炭土按体积比2∶1再加床土调制剂混合而成)为覆盖土的处理,秧苗素质高,发根力强,返青快,本田群体生长发育好,各时期干物质产量大,实际产量最高为10.82 t/hm^2,比用纯营养土a(由过筛稻田土加床土调制剂混合而成)育苗增加14.50%,比用纯基质育苗增加11.89%。
王宇吕小红李旭任海隋鑫马畅杜萌付立东
关键词:机插水稻生长发育
硅磷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水稻是人类的主要食物由于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水稻施以更多的氮肥,造成土壤中的氮硅产生严重失调。氮肥的大量使用甚至滥用,对水土造成严重污染,降低养分利用的效率,还大幅增加了生产成本,并且问题日趋严重。硅并不会污染周围的环境,并且对水稻的生长极其重要,对水稻可以起到促进和保护效果。基于此,本研究以盐丰47为材料,在品质、产量角度研究施用不同量的硅磷肥对水稻产生的作用和影响。通过育苗、移栽、施肥,以常规措施和方法开展灌溉、防病治虫等管理,调查其茎蘖动态、叶绿素含量、干物质量、收获指数、稻瘟病和纹枯病的危害情况、抗倒伏性状、稻米品质、产量等项目,研究结果表明,水稻产量会由于硅磷肥的使用而明显增加,在375、750、1 125、1 500 kg/hm^2施肥条件下,水稻产量较对照有所增加,其中硅磷肥施用量在1 125 kg/hm^2对水稻增产效果达到显著水平,与对照相比,施用硅磷肥能够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增加茎秆粗度,提高水稻成穗率和每穗粒数,此外其叶绿素含量、千粒质量也能得到明显提高。稻米品质由于硅磷肥的使用而得到明显提升,降低了稻米的垩白度、垩白粒率的同时还能提升稻米的糙米率和精米率。
任海付立东王宇吕小红杜萌
关键词:水稻生育特性
多抗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法被引量:6
2017年
以抵御病虫害、提高水稻产量的绿色研究领域为背景,提出一种基于分子标记的多抗水稻辅助育种方法。采取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法,能够完成拥有理想基因型或基因型组合的个体选择,并能够采取常规育种手段完成优良品种的培育。在此方法中,需要利用分子标记对目的基因进行跟踪,选择具有白叶枯病、稻瘟病、螟虫抗性基因的亲本,并从中选择优良恢复系和保持系,通过对目标基因相邻两侧的基因进行分子标记,结合杂交、回交、自交相结合的育种方法,并辅助于分子检测和分子标记的手段,在较短的培育周期内获得了多抗性征的优质稻种,最终通过遗传鉴定得到育种结果。同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简称ELISA)检测和6个感病指数检测的结果表明,培育出的新稻种对于稻瘟病、螟虫等病虫害具有明显的抗性,从而证实了基于分子标记的辅助育种方法可成功地培植出具有多抗性征的优质稻种。
任海吕小红杜萌
关键词:水稻育种分子标记ELISA检测稻瘟病
播量对滨海稻区机插水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2014年、2015年连续2年以盐丰47为试验材料,采用小区对比试验,通过设置不同播量处理,探讨播量对水稻群体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量的增加,秧苗素质逐渐减弱,秧苗抗逆性偏弱,缓苗期长,有效分蘖节位少,虽栽插苗数多,但高峰苗到达延后,后期茎蘖消亡快,成穗率降低;2年试验以播量为100 g/盘左右的B_2、C_2处理秧苗素质最好,齐穗期、成熟期干物质产量最大,水稻群体生长量适宜,实际产量最高,分别为11.46、10.99 t/hm^2,分别比B_1、B_3,C_1、C_3处理高5.69%、10.05%,2.23%、6.22%。
隋鑫王宇李旭吕小红任海付立东
关键词:播量机插水稻生长发育
配比施用缓释肥与速效氮肥对机插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以水稻盐丰47为材料,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缓释肥大地丰与速效氮肥配比施用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大地丰以施基蘖肥数量450 kg/hm^2+150 kg/hm^2的方式与速效氮肥配比施用时,1、2次蘖肥于5.5~6.0、6.5~7.0叶龄期施入的处理C4(47∶25∶15∶13∶0)的氮肥利用率达到46.58%,较同一施肥比例施肥时期不同的C3、C5处理分别高出4.27%、2.08%。结果表明,缓释肥大地丰以基蘖肥形式施用条件下,适宜后移速效氮蘖肥的施入更有利于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提高。此外,可以将100 kg籽粒吸氮量、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作为衡量氮肥利用率高低的指标。
吕小红付立东王宇隋鑫任海李旭李宝军
关键词:缓释肥速效氮氮肥利用率
生物炭用作水稻育苗基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9
2014年
水稻基质育苗是保障水稻安全育苗的重要技术措施,为水稻秧苗健康生长提供有力保证。作者立足于当前水稻育苗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生物炭用作水稻育苗基质的新型、绿色、环保的发展方向;分析了生物炭的理化特性、物理学功效及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综合评述了以生物炭为核心的炭基水稻育苗基质和其他育苗基质的应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炭基育苗技术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水稻工厂化育苗配套技术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高继平隋阳辉霍轶琼唐亮孟军张文忠陈温福
关键词:生物炭水稻育苗技术
不同时期水分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以超级稻盐丰47为材料,设置10个不同时期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处理,探讨不同时期水分胁迫对水稻茎蘖、叶面积、光合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时期光合速率和LAI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下降程度加剧;分蘖期水分胁迫对有效穗数影响最大,与对照相比,轻度胁迫、中度胁迫、重度胁迫分别减少了17.9%、25.7%、27.4%;抽穗开花期和灌浆期重度水分胁迫的结实率分别为91.6%、86.6%,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3.4%、8.6%;产量以常规灌溉最高,为10 077.2 kg/hm^2,其次是抽穗开花期轻度胁迫处理,为9 549.1 kg/hm^2。
李旭付立东王宇隋鑫任海吕小红
关键词:水稻生育期水分胁迫生长发育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