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FogartyInternationalCenter)

作品数:7 被引量:142H指数:5
相关作者:吴尊友许娟张洪波庞琳徐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徽医科大学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性行为
  • 5篇男男性行为
  • 4篇免疫缺陷
  • 4篇男男性行为人...
  • 4篇获得性
  • 4篇获得性免疫
  • 4篇获得性免疫缺...
  • 3篇接触者
  • 3篇艾滋病
  • 3篇病毒
  • 2篇缺陷病
  • 2篇缺陷综合征
  • 2篇综合征
  • 2篇免疫缺陷病
  • 2篇免疫缺陷病毒
  • 2篇免疫缺陷综合...
  • 2篇男男性接触
  • 2篇男男性接触者
  • 2篇婚姻状况
  • 2篇获得性免疫缺...

机构

  • 7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 1篇四川省疾病预...
  • 1篇哈尔滨市疾病...
  • 1篇成都市疾病预...
  • 1篇郑州市疾病预...
  • 1篇安徽省医学科...

作者

  • 7篇吴尊友
  • 4篇许娟
  • 3篇张洪波
  • 3篇徐杰
  • 3篇米国栋
  • 3篇柔克明
  • 3篇庞琳
  • 1篇曹晓斌
  • 1篇斗智
  • 1篇曾亚莉
  • 1篇殷文渊
  • 1篇罗巍
  • 1篇朱军礼
  • 1篇王常合
  • 1篇刘征
  • 1篇韩德琳
  • 1篇王莉莉
  • 1篇郑迎军
  • 1篇张灵麟
  • 1篇李恬

传媒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年份

  • 6篇2010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性网络与男男性行为人群的HIV传播被引量:7
2010年
性网络是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经性途径传播艾滋病病毒(HIV)的直接通道。网络分析方法可揭示性网络构成与个体感染HIV风险及与群体中HIV传播的动力学关系。为深入探讨MSM HIV传播风险,为预防干预定位提供信息,该文对性网络与MSMHIV传播关系的研究现况做一简要概述。
许娟庞琳吴尊友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病毒
男男性行为者婚姻状况及其艾滋病高危行为比较被引量:38
2010年
目的了解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婚姻状况分布及不同婚姻状况者艾滋病高危行为特点。方法采用同伴驱动抽样和分层滚雪球方法在4个城市招募MSM,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信息。结果在婚MSM无保护主动/被动肛交及无保护阴道交比例分别为52.4%,42.5%,82.8%,均高于非婚组的44.1%,33.7%,65.6%(均有P<0.05)。在婚组有同性固定性伴及同性商业性伴的比例分别为49.0%,3.7%,均低于非婚组的62.9%与7.9%(均有P<0.05);在婚组最常通过浴池、桑拿等场所寻找性伴(40.8%),非婚者主要通过互联网寻找性伴(42.4%)。相对于非婚者,在婚MSM文化程度(P<0.01)与艾滋病知识水平(P<0.05)较低,艾滋病宣传与检测服务的利用报告率低(P<0.01)。结论在婚与非婚MSM亚人群艾滋病相关高危性行为虽表现方式有所不同,但都很高,需尽快加强MSM人群的干预力度与干预覆盖面。
许娟徐杰米国栋斗智庞琳张洪波柔克明吴尊友
关键词:男男性接触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性行为
成都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者卫生服务利用现况调查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了解成都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对随访咨询、CD4检测、性伴告知和检测等艾滋病相关卫生服务利用现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可用信息。方法研究对象招募采用滚雪球方法,调查问卷采用面对面方式,对社会人口学特征、艾滋病预防干预和相关医疗服务利用情况等信息进行统计描述。采用SAS9.13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共调查MSM人群HIV感染者202人,其中约30%的人未接受过安全套、润滑剂发放和同伴教育等预防干预服务;35.2%的人在出现性病症状后未到正规医疗机构的规范诊疗服务;11.4%的人未检测过CD4;41.4%的人未将自己的感染状态告知他人,包括性伴;76.9%的人从未介绍过自己的性伴去检测HIV。结论预防干预、性病诊疗、CD4检测以及促进性伴告知和检测等艾滋病性病相关医疗服务在MSM人群HIV感染者中的利用率均较低,需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相关服务覆盖面和服务质量。
米国栋曾亚莉黄惋莉张灵麟李恬王晓冬于飞徐杰柔克明吴尊友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男男性行为人群
中国四座城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状况及其危险因素被引量:65
2010年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MSM)HIV感染状况,探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同伴驱动抽样和滚雪球方法在北京市、哈尔滨市、郑州市与成都市招募MSM研究对象(1950名),以面对面问卷调查(共调查1950份,有效问卷1950份)获得相关人口学及行为学资料,抽取1950名调查对象各5ml静脉血进行HIV抗体血清学检测(用胶体金法、乳胶层析法与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进行初筛,用免疫印迹试验进行确证检测),描述HIV感染特征,分析其危险因素。对不同组别间的率或构成比进行)(2检验,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MSM1864名,HIV感染率为6.7%(125/1864)。≥40岁者HIV感染率为9.5%(24/252),≤19岁者为1.9%(2/105);大学文化程度者HIV感染率为4.8%(41/858),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为8.4%(31/371);性伴与之年龄差小于10岁者为5.0%(58/1168),性伴比之大10岁者为10.3%(35/340);无无保护被动肛交者HIV感染率为5.5%(64/1169),有无保护被动肛交者为8.9%(61/695)。年龄≥40岁(OR=6.5,95%CI:1.5~28.7)、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OR=1.8,95%CI:1.1~2.7)、拥有比自己年龄大10岁及以上性伴(OR=2.1,95%CI:1.3~3.3)、有无保护被动肛交(OR=1.6,95%CI:1.1~2.4)是HI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SM人群HIV感染率较高,年龄大、文化程度低、拥有较大年龄的性伴及无保护被动肛交与HIV感染相关。
许娟韩德琳刘征马小燕王莉莉徐杰庞琳张洪波吴尊友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同性恋
在婚男男性接触者婚姻状况与性行为特征研究现状被引量:22
2010年
男男性接触人群是艾滋病传播的高危人群,中国该人群中艾滋病感染率正快速上升。同时,中国此人群在婚比例较高,婚后其可能同时与异性和同性发生性行为,从而使得自己、妻子和性伙伴均处于感染HIV/STD的危险中,并可能产生不同人群间的交叉感染和疫情蔓延扩散。本文复习近年来针对该人群研究的国内外文献,对其人口学特征、婚姻基本状况、性行为特征、HIV感染情况等加以综述。
郭卉吴尊友
关键词:男男性接触人群性行为特征HIV
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危险行为同伴干预研究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探讨“发起人主导和同伴驱动相结合的行为干预”方法对促进我国男男性行为(MSM)人群安全套使用和降低性伴数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在安徽省有同性恋酒吧的合肥、芜湖、阜阳3个城市,通过招募在MSM活动场所有影响的12名MSM作为“发起人”,采用同伴网络招募MSM同伴的方法,在MSM人群中招募了218名符合研究条件的干预对象,建立12个干预活动小组。通过培训“发起人”,由他们组织实施4个主题干预活动,干预活动为期1个月。通过比较干预前和干预活动结束后2个月干预对象艾滋病病毒和(或)性接触性感染(HIV/STDs)知识水平、安全套使用率、近2个月的性伴数等指标,来评估干预方法的有效性。结果干预结束后第3个月随访到170名MSM,随访率77.9%。170名干预对象干预前HIV/STDs知识得分为(14.71±2.59)分,干预后为(16.95±1.81)分,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47,P〈0.01);干预后,最近2个月拥有女性性伴报告率由17.6%降低为11.2%,经配对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近3次与男性性伴肛交时安全套使用率从干预前的55.3%提高到干预后的65.2%(x^2=9.979,P〈0.01);与男性偶然性伴最近3次肛交时安全套使用率从干预前的43.2%提高到干预后的52.2%(x^2=5.797,P〈0.05);与男性固定性伴最近3次肛交时安全套使用率从49.1%提高到60.9%(x^2=13.082,P〈0.01);干预前,最近1次与男性性伴、男性偶然性伴、男性固定性伴肛交中未使用安全套的报告率分别为41.2%、35.3%和45.3%,干预后分别降低为25.3%、27.1%和31.2%,分别经配对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和P〈0.01)。通过群组比较分析的方法,比较干预后随访到的170名干预对象与干预前的
朱军礼张洪波吴尊友郑迎军许娟王君吴红花陈琳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接触者追踪干预性研究
阿片类物质成瘾者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病人反复入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了解全国阿片类物质成瘾者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病人反复入组情况,分析病人不能坚持治疗反复入组的原因,为减少脱失,促使病人坚持治疗提供信息。方法从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数据库提取2009年1月1日~9月30日的治疗病人病例,从中选择基本情况、随访资料以及实验室检查记录较为齐全的病人进行分析。结果共取得有效分析样本7091例。与病人反复入组有关的因素是年龄较小、男性、最近1个月偷吸毒品、最近3个月内被公安机构抓获,以及丙肝感染。结论要提高社区药物维持门诊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应重点针对最近1个月内偷吸过毒品,并且已感染丙肝的年轻男性开展干预活动,同时需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协调合作。
米国栋殷文渊罗巍曹晓斌王常合柔克明吴尊友
关键词:美沙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