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3AA33G010)

作品数:53 被引量:562H指数:13
相关作者:刘相华王国栋杜林秀衣海龙高彩茹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首钢集团河北敬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7篇金属学及工艺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机械工程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8篇速冷
  • 8篇厚板
  • 8篇超快速冷却
  • 7篇铁素
  • 7篇铁素体
  • 7篇微合金
  • 7篇合金
  • 7篇超级钢
  • 6篇中厚板
  • 6篇相变
  • 6篇贝氏体
  • 5篇轧机
  • 5篇管线钢
  • 5篇超快速
  • 4篇带钢
  • 4篇针状
  • 4篇针状铁素体
  • 4篇铌微合金钢
  • 4篇微合金钢
  • 4篇连续冷却转变

机构

  • 55篇东北大学
  • 6篇首钢集团
  • 3篇唐山钢铁集团...
  • 3篇河北敬业集团...
  • 1篇攀枝花钢铁集...
  • 1篇沈阳化工学院
  • 1篇济南钢铁股份...
  • 1篇空军航空大学
  • 1篇中冶京诚工程...
  • 1篇北方重工沈阳...
  • 1篇天津铁厂

作者

  • 41篇刘相华
  • 36篇王国栋
  • 24篇杜林秀
  • 14篇衣海龙
  • 9篇张殿华
  • 9篇高彩茹
  • 8篇王昭东
  • 7篇李旭
  • 7篇袁国
  • 6篇付天亮
  • 5篇倪洪启
  • 4篇王彦锋
  • 4篇吴迪
  • 4篇王磊
  • 3篇周娜
  • 3篇韩继征
  • 3篇赵德文
  • 3篇张浩
  • 3篇王宁
  • 2篇张福波

传媒

  • 11篇东北大学学报...
  • 9篇机械工程材料
  • 6篇轧钢
  • 6篇钢铁研究学报
  • 5篇钢铁
  • 2篇锻压技术
  • 2篇金属热处理
  • 2篇材料与冶金学...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中国冶金
  • 1篇液压与气动
  • 1篇信息与控制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控制与决策
  • 1篇材料工程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控制工程
  • 1篇锻压装备与制...

年份

  • 3篇2010
  • 10篇2009
  • 17篇2008
  • 2篇2007
  • 16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机架可逆冷轧机AGC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8
2008年
根据自动厚度控制的基本原理,结合单机架可逆冷轧的特点,给出了其厚度控制系统方案。分析研究了该厚度控制系统中的前馈AGC、Smith预估监控AGC、厚度计AGC和加减速厚度补偿,针对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并在现场实施。应用结果表明,成品相对厚度精度优于±1%,满足了实际生产的要求。
孙杰张殿华李旭谷德昊程平文
关键词:单机架冷轧机SMITH预估器
唐钢1700mm五机架冷连轧计算机控制系统
2008年
简要介绍了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1700 mm五机架冷连轧机工艺及设备布置.阐述了冷连轧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传感器配置以及网络通讯结构等.给出了各级计算机所实现的控制功能,并对特色控制技术进行详细描述.现场实际应用表明:该计算机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功能完善.
李旭张殿华张浩韩继征王晶刘翠红
关键词:冷连轧机计算机控制过程自动化
基于模糊自适应整定PID的活套高度控制系统被引量:19
2006年
针对板带热连轧机传统活套高度控制策略存在的问题,提出用模糊自适应整定P ID的控制策略.控制器输入取活套量的偏差e和偏差变化率ec,输出取P ID控制器3个参数的修正量,从而实现了P ID参数的在线自整定.通过M ATLAB语言,进行了传统P ID控制与模糊自适应整定P ID控制动态性能的仿真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模糊自适应整定P ID控制可明显提高活套高度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
李旭张殿华何立平刘相华王国栋
关键词:热连轧机MATLAB
铌微合金钢等温及连续冷却贝氏体相变被引量:5
2006年
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等温转变的硬度曲线和不同冷却速度下连续冷却转变的膨胀曲线,结合金相组织观察,获得了含铌微合金钢的等温转变曲线和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研究了其等温转变和连续冷却条件下形变对贝氏体相变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等温条件下,变形促进了贝氏体相变,贝氏体转变的鼻尖温度为500℃,Bs为600℃;在连续冷却条件下,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贝氏体转变开始温度下降,随着变形量的增加,贝氏体转变开始温度有所升高。从贝氏体转变开始温度来看,950℃变形时,对贝氏体相变有促进作用。
衣海龙杜林秀王国栋刘相华
关键词:含铌微合金钢等温转变曲线连续冷却转变曲线贝氏体
TT610L大梁钢冷弯裂纹原因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TT610L汽车大梁钢板经冷弯加工时在折弯部位外侧出现裂纹,为查找开裂原因,对试验钢进行了力学性能、OM、SEM及EDS分析.结果表明:对沿厚度方向开裂的试样来说,其夹杂物主要为Al2O3和SiO2,对表皮开裂的试样来说,其夹杂物主要为SiO2,由于这些夹杂物的异常偏聚造成了TT610L大梁钢的冷弯开裂.通过连铸工艺的优化,稳定了拉速,有效地解决了试验钢冷弯裂纹开裂问题.
衣海龙宋勇军徐兆国王国栋
关键词:冷弯开裂连铸
带钢超快速冷却条件下的换热过程被引量:9
2007年
分析了轧后加速冷却过程中带钢表面的局部换热机理,认为冷却系统实现超快速冷却的关键在于扩大带钢表面射流冲击换热区的面积。确定了薄带钢实现超快速冷却所需的对流换热系数,并采用有限元分析工具ANSYS模拟得到了超快速冷却条件下不同厚度带钢的温度场。温度场的分布表明薄带钢在超快速冷却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温度一致性。同时还表明随着带钢厚度增加,超快速冷却条件下厚度方向的温度梯度显著增大,对于带钢内部组织的均匀性将产生不利的影响。带钢厚度范围应是超快速冷却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袁国王国栋刘相华
关键词:超快速冷却换热机理温度梯度
400MPa超级钢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被引量:4
2008年
采用PLG-100高频疲劳试验机,在试验频率为80 Hz条件下,应用三点弯曲法对400 MPa超级钢板进行了裂纹扩展速率实验;绘制出ANS400裂纹扩展速率da/dN与应力强度因子幅ΔK之间的关系曲线;利用Origin7.0软件,采用线性拟合的方法得出Paris方程中的系数C=9.4×10-12mm/次,m=4.47.计算得出ANS400钢的裂纹扩展门槛值ΔKth为7.98 MPa.m1/2.
高彩茹刘相华杜林秀贾坤宁
关键词:超级钢扩展速率
中厚板双机架间冷却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2008年
针对某中板厂提供的轧制工艺参数及目标控制参数,通过研究钢板水冷及空冷过程的换热规律,利用差分方程建立了中厚板双机架间的冷却模型。经实验验证,模型精度控制在7%以内,能够满足生产需要。此外,通过分析模型计算结果,总结冷却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设计出水冷设备工艺参数,为进一步工业应用打下基础。
付天亮袁国王昭东王国栋王明涛
关键词:中厚板双机架轧机温度控制
板料冲压过程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9
2004年
综述了板料冲压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及我国板料冲压数值模拟技术的研究水平。介绍了数值模拟技术在板料冲压成形过程中的作用、在应用中的难点和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趋势。
倪洪启刘相华王国栋
关键词:板料冲压数值模拟技术
新型细晶强化Q420q宽厚板的研制被引量:3
2008年
为减少传统的Nb-V-Ti复合微合金化Q420q钢中的合金含量,利用细晶强化和析出强化机理,在某4300 mm宽厚板轧机上生产出了不加微合金元素V、Ti且低Nb含量(0.02%-0.04%)的Q420q钢板。通过采用合理的控轧控冷工艺,使钢板获得良好的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王磊高彩茹王彦锋杜林秀赵德文刘相华
关键词:宽厚板微合金化TMCP工艺细晶强化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