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BAI82B04)

作品数:31 被引量:201H指数:9
相关作者:郭淑霞张景玉郭恒马儒林丁玉松更多>>
相关机构:石河子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兵团博士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哈萨克族
  • 10篇新疆哈萨克族
  • 9篇代谢
  • 9篇代谢综合
  • 9篇代谢综合征
  • 9篇综合征
  • 9篇维吾尔族
  • 8篇血脂
  • 8篇血脂异常
  • 7篇患病
  • 7篇患病率
  • 6篇汉族
  • 5篇血压
  • 5篇高血压
  • 5篇干预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基因
  • 3篇基因多态性
  • 3篇哈萨克族人

机构

  • 29篇石河子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随州市疾病预...

作者

  • 29篇郭淑霞
  • 25篇马儒林
  • 25篇郭恒
  • 25篇张景玉
  • 22篇丁玉松
  • 15篇徐上知
  • 13篇刘佳铭
  • 13篇张眉
  • 12篇李述刚
  • 10篇孙凤
  • 9篇芮东升
  • 8篇牛强
  • 5篇陈洁婷
  • 5篇何佳
  • 3篇申婧
  • 3篇李妍
  • 2篇木拉提
  • 2篇胡傲容
  • 2篇齐春娜
  • 2篇何菲

传媒

  • 7篇石河子大学学...
  • 6篇中国公共卫生
  • 4篇中华高血压杂...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营养学报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6
  • 2篇2015
  • 8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汉族和维吾尔族人群糖尿病流行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9
2015年
尊敬的糖尿病学界同道:由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中国糖尿病杂志》社联合主办的"2015北大糖尿病论坛-糖尿病并发症与伴发症的中国证据"将于2015年5月8-10日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在此,我们诚挚邀请国内糖尿病工作者和相关人员参加此次会议。今年是"北大糖尿病论坛"创办十一周年。多年来,"北大糖尿病论坛"一直秉承"学术至上、独立自主、主题鲜明、层次清晰、
何菲马儒林牛强丁玉松刘佳铭张眉郭恒张景玉李述刚徐上知郭淑霞
关键词:伴发症汇款方式在线注册学术研究
PPARγ基因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2年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γ基因已被公认在调控脂肪细胞分化和多种代谢(糖、脂肪、能量代谢等)中起重要作用。它在脂肪、肌肉、肝脏等多种与胰岛素作用有关的组织中表达,并且具备激活后调控涉及葡萄糖的产生、转运、利用及脂肪代谢的调节等基因的表达。PPARγ基因在脂肪细胞分化、糖、脂代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炎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从而与T2DM、胰岛素抵抗、肥胖症、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风险相关。本文综述了PPARγ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多态性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
齐春娜郭淑霞
关键词:PPARΓ基因多态性代谢综合征
新疆农村地区维吾尔族人群高脂血症知识和态度及行为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通过对新疆农村地区维吾尔族人群开展高脂血症健康教育干预活动,了解其高脂血症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并评价高脂血症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现场人群试验和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2009年随机抽取新疆喀什伽师县江巴孜乡12个自然村18岁及以上的维吾尔族常住居民,随机分为6个干预组村和6个对照组村,对干预组村实施连续3年的高脂血症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干预前后分别调查高脂血症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及得分情况。结果基线干预组2 185人,基线对照组1 577人,结局干预组1 113人,结局对照组1 059人。基线干预组与基线对照组12项高脂血症知识知晓率、7项高脂血症态度信念形成率、7项高脂血症行为形成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局干预组与结局对照组精神紧张易患高脂血症的知晓率、规律生活可防高脂血症的信念形成率、控制体质量行为的形成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11项高脂血症知识知晓率、6项高脂血症态度信念形成率、6项高脂血症行为形成率结局干预组均高于结局对照组(P<0.05)。基线干预组与基线对照组高脂血症知识、态度、行为及总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局干预组较结局对照组高脂血症知识得分〔(1.85±2.24)分与(0.54±1.14)分〕、态度〔(1.95±1.64)分与(0.47±0.91)分〕、行为〔(0.35±0.78)分与(0.16±0.52)分〕及总得分〔(4.15±3.89)分与(1.18±2.00)分〕均升高(P<0.05)。结论新疆农村地区维吾尔族人群的高脂血症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极低,持续有效的高脂血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其高脂血症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
刘慧猛刘佳铭张眉牛强马儒林张景玉丁玉松李述刚郭恒郭淑霞
关键词:维吾尔族高脂血症知识
FTO基因SNP rs9939609等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肥胖人群的关系被引量:1
2013年
为研究脂肪量和肥胖相关(FTO)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人群超重肥胖及其相关代谢指标的关系。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MS)检测489名研究对象(252例超重肥胖患者和237名对照)FTO基因rs9939609、rs1421085、rs8050136的基因型。结果显示:1)rs1421085CC基因型频率肥胖组为7.2%,超重组为4.4%,对照组为5.6%;rs8050136AA基因型频率肥胖组为6.3%,超重组为5.8%,对照组为5.9%;rs9939609AA基因型频率肥胖组为6.4%,超重组为4.3%,对照组为5.6%。所检测3个位点的各基因型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rs1421085、rs8050136、rs9939609的超重+肥胖组与对照组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rs1421085TT基因型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FPG)与CC+TC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但在其他相关代谢指标中与CC+TC基因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s8050136、rs9969309各基因型在肥胖相关代谢指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FTO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9939609、rs8050136、rs1421085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超重肥胖不存在相关性。除rs1421085TT基因型FPG与AA+TC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位点多态性对代谢指标影响并无差异。
魏薇郭淑霞马儒林郭恒丁玉松张景玉张眉刘佳铭
关键词:肥胖体质指数哈萨克族
新疆偏远农村地区成年人血压与肥胖指标的关系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新疆偏远农村地区成年人群体质量指数(BMI)、腰围和腰臀比等肥胖指标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四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现场年龄≥18岁的研究对象11 340人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分析人群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分别按BMI、腰围和腰臀比分层,评价不同类型肥胖人群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人群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26.3±21.4)和(80.9±13.4)mm Hg,男性收缩压和舒张压高于女性(均P〈0.05);高血压患病率为32.1%,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35.7%比29.3%,P〈0.05)。随着BMI、腰围和腰臀比的增加,收缩压、舒张压及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增高(BMI〈18.5、18.5-〈24.0、24.0-〈28.0、≥28.0 kg/m2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8.0%、24.7%、37.3%、54.0%;腰围〈70、70-〈80、80-〈90、90-〈100、100-〈110、≥110 cm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4.7%、20.9%、30.1%、43.1%、55.4%、70.7%;腰臀比〈0.75、0.75-〈0.80、0.80-〈0.85、0.85-〈0.90、0.90-〈0.95、0.95-〈1.00、≥1.00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7.5%、20.7%、25.4%、32.0%、39.2%、46.1%、53.0%;均P趋势〈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民族、超重或肥胖、腹型肥胖、糖尿病、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新疆偏远农村地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随着BMI、腰围和腰臀比的增加,收缩压、舒张压及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增高。性别、年龄、民族、超重或肥胖、腹型肥胖、糖尿病、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王玉林张丽何佳闫贻忠马娇龙丁玉松刘佳铭张眉张景玉郭恒牛强李述刚马儒林郭淑霞
关键词:高血压患病率肥胖
新疆维吾尔族居民hsCRP、IL-6与代谢综合征关系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人群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ELISA法、放射免疫法检测419名(MS组218例,对照组201人)研究对象的hsCRP、IL-6和空腹胰岛素(FINS),并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腰围(WC)、臀围(HC)及计算体质指数(BMI)和腰臀比(WHR)。结果 MS组hsCRP、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MS组分个数的增多,hsCRP、IL-6水平均升高(P<0.01);hsCRP的Q4组与Q1组相比,MS及其组分[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甘油三酯(TG)]检出率均增加(P<0.01,OR值分别为2.17、2.43、3.16、1.89);IL-6的Q4组与Q1组相比,MS及其组分[高血压、低HDL-C、高TG、高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检出率均增加(P<0.01,OR值分别为6.27、6.28、10.58、4.16、2.11)。结论 MS患者体内hsCRP、IL-6水平明显升高,hsCRP、IL-6与MS及其组分密切相关,hsCRP、IL-6水平升高是MS发生的重要标志。
闫贻忠张眉刘佳铭陈洁婷李述刚马儒林丁玉松张景玉郭恒孙凤郭淑霞
新疆哈萨克族与汉族代谢综合征流行特点比较与分析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掌握新疆哈萨克族和汉族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特点。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新疆石河子市、沙湾县、新源县、玛纳斯县及博州25岁及以上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生化指标检测,其中哈萨克族2760人,汉族3001人,按照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标准比较两民族MS患病率。结果 哈萨克族和汉族MS粗患病率分别为26.6%和23.0%,年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4.4%和20.3%,哈萨克族高于汉族(P<0.05),按性别分层后结果相同。两民族女性患病率均高于男性,MS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哈萨克族MS组分检出率最高的是肥胖,其次是血压偏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51.8%、48.9%和41.1%),而汉族依次是血压偏高、肥胖和三酰甘油高(48.8%、42.6%和33.9%)。其中肥胖、HDL-C低、高血糖检出率哈萨克族高于汉族,而三酰甘油高检出率哈萨克族低于汉族。哈萨克族MS相关因素有:女性(男性为对照,OR=1.552)、年龄增加(25~<35、35~<45、45~<55、55~<65、≥65年龄段的OR值分别为1.843、4.246、6.489、8.154、10.904),离婚、丧偶或分居的OR值为2.084,单身OR值为1.335,非农牧民(OR=0.680),饮酒(OR=1.417),蔬菜摄入多(每天都吃OR=0.654,每周1~3次OR=0.609)。汉族MS相关因素:女性(男性为对照,OR=1.606),年龄(25~<35、35~<45、45~<55、55~<65、≥65年龄段的OR值分别为1.422、0.952、2.364、3.094、3.795)。结论 哈萨克族和汉族MS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哈萨克族高于汉族,防治的重点是控制中心性肥胖,重点人群是中老年女性。
郭恒马儒林张景玉芮东升徐上知孙凤郭淑霞
关键词:哈萨克族汉族代谢综合征
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居民血清胱抑素C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及其性别差异
2023年
目的探讨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居民的血清胱抑素C(Cys-C)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联性及其性别差异,为MS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2010年7—8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新疆喀什地区12个村18岁及以上的维吾尔族农村居民3775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比较研究人群不同MS组分下Cys-C水平的差异,同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Cys-C水平与MS的关联,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Cys-C对MS的判断价值。结果研究人群MS组Cys-C水平高于非MS组[(1.04±0.25)比(0.93±0.31)mg/L,t=-9.658,P<0.001]。按是否合并MS中的一种组分[腹型肥胖、高血糖、血压增高、三酰甘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分组,除男、女性人群HDL-C降低组、男性人群高血糖组的Cys-C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合并一种组分组的Cys-C水平均高于不合并该组分组(均P<0.001)。无论是MS还是非MS组,无论是否合并其中一种组分,男性Cys-C水平均高于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男性人群MS患病风险均随血清Cys-C水平升高呈增加趋势(χ^(2)=12.426,P_(趋势)=0.006),而在女性人群中此趋势并不显著。全人群Cys-C诊断MS的最佳临界值为0.87 mg/L,灵敏度为79.9%,特异度为41.8%;全人群、女性、男性Cys-C诊断MS的ROC曲线下面积(95%CI)分别为0.627(0.611~0.642),0.652(0.618~0.687),0.582(0.550~0.613),均P<0.001。结论新疆农村维吾尔族人群血清Cys-C与MS密切相关。男性人群MS患病风险随血清Cys-C水平升高呈增加趋势。
何佳高鹏磊杜威廖贝宁郭淑霞郭恒马儒林张向辉王馨平李毓
关键词:维吾尔族胱抑素C代谢综合征性别
PPARγ2基因多态性与哈萨克族代谢综合征关系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PPARγ2基因Pro12Ala、C1431T多态性与哈萨克族代谢综合征(MS)关系。方法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时间飞行质谱技术检测245例MS患者和244名对照者PPARγ2基因Pro12Ala、C1431T的基因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S组Pro12Ala位点PP基因型和P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S组C1431T位点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8.8%和87.6%,均高于对照组的68.4%、83.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1431T位点CC基因型是MS的危险因素(OR=2.043);不同因素间交互作用结果显示,饮酒者携带C1431T位点CC基因型是不饮酒者携带CT/TT基因型患病风险的2.788倍。结论 PPARγ2基因C1431T位点CC基因型、C等位基因可能是MS的遗传危险因素,CC基因型与饮酒可能存在相加交互作用。
齐春娜郭淑霞马儒林郭恒丁玉松张景玉徐上知孙凤
关键词:哈萨克族PPARΓ2基因基因多态性
新疆农村维吾尔族血脂异常患者知信行干预效果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了解维吾尔族农村居民血脂异常患者血脂异常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新疆喀什伽师县江巴孜乡年龄≥18岁的715例常住维吾尔族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3年的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血脂异常知识平均知晓率分别为18.0%、6.0%,态度平均形成率分别为29.5%、8.2%,行为平均形成率分别为6.6%、3.9%;2组患者血脂异常知识得分分别为(2.16±2.55)和(0.73±1.25)分,态度得分分别为(2.06±1.73)和(0.57±0.95)分,行为得分分别为(0.46±0.91)和(0.27±0.59)分,总平均分分别为(4.68±4.34)和(1.56±1.93)分,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疆农村地区维吾尔族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异常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极低,持续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其血脂异常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
马娇龙张眉牛强李述刚马儒林丁玉松郭淑霞刘佳铭
关键词:维吾尔族干预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