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670672)

作品数:14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郝飞闵峰王宇明宋志强刘国栋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解放军第174医院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肝炎
  • 12篇病毒
  • 11篇细胞
  • 11篇丙型
  • 11篇丙型肝炎
  • 9篇肝炎病毒
  • 8篇丙型肝炎病毒
  • 7篇肝细胞
  • 6篇体外感染
  • 6篇病毒体
  • 6篇病毒体外感染
  • 5篇体外
  • 4篇肝癌
  • 4篇肝癌细胞
  • 4篇癌细胞
  • 3篇多抗原肽
  • 3篇胎肝
  • 3篇胎肝细胞
  • 3篇人肝
  • 3篇人肝癌

机构

  • 1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解放军第17...
  • 2篇解放军第一七...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4篇郝飞
  • 10篇闵峰
  • 9篇王宇明
  • 6篇宋志强
  • 4篇刘国栋
  • 3篇王素美
  • 2篇黄燕萍
  • 2篇宋闽宁
  • 2篇马巧玉
  • 2篇刘冰
  • 2篇王永刚
  • 1篇王素美
  • 1篇刘冰
  • 1篇刘国栋
  • 1篇宋志强

传媒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肝脏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年份

  • 1篇2003
  • 3篇2002
  • 6篇2001
  • 4篇200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丙型肝炎病毒包膜糖蛋白高变区1多抗原肽设计及免疫原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应用多抗原肽 (MAP)研究丙型肝炎病毒包膜糖蛋白高变区 1(HVR1)的抗原性。方法 根据已经获得的HCV BJ株E2 /NS1区氨基酸序列 ,参照国内外学者所报道的HCVHVR1序列及抗原性参数 ,设计并合成含HCVHVR1390— 411aa序列 2 2个氨基酸的线性表位多肽 (以LP表示 )及MAP(对称 8分枝 ) ,分别以LP和MAP免疫Balb/C小鼠及家兔 ,比较其免疫原性。结果 MAP免疫原性明显强于LP ,抗体滴度 1∶40 96 0 ,而LP免疫组为 1∶12 80。结论 MAP的构型优势能明显提高HCVHVR1合成多肽抗原的免疫原性 ,提示MAP可用于HCV分子疫苗的设计。
王永刚郝飞黄燕萍王宇明
关键词:肽类免疫原性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体外感染原代人胎肝细胞的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 (HCV)体外细胞培养方法。方法 原代人胎肝细胞与HCV感染血清共孵育后 ,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分别检测细胞和培养上清中的HCVRNA和HCV抗原表达。结果 从感染血清和细胞共同孵育后的 2~ 2 5d ,细胞内和 /或培养上清中可间断检出HCV正、负链RNA ;HCVNS3抗原在细胞内能稳定表达 ;原位杂交显示HCV负链RNA阳性物质多位于细胞浆。结论 原代人胎肝细胞对HCV易感 。
宋志强郝飞王英杰刘国栋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人胎肝细胞细胞模型
人肝癌细胞系7721与原代人胎肝细胞用于体外培养HCV的对比研究
2001年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 (HCV)在体外培养原代人胎肝细胞和人肝癌细胞系 772 1中复制和表达的异同 ,探讨HCV体外培养条件。方法 原代人胎肝细胞和人肝癌细胞系 772 1分别与HCV感染血清共孵育后 ,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和培养上清中的HCVRNA和抗原表达。结果 从孵育的第 2~ 3天 ,即可在细胞内和 /或培养上清中间断地检出HCVRNA(其中HCV在 772 1细胞株中的复制至少可达 66d ,HCV在人胎肝细胞中的复制持续 2 5d) ;HCV抗原可在感染细胞内得到稳定表达 ,感染细胞内存在HCV负链RNA杂交信号 ,且多位于细胞浆。结论 两种肝细胞对HCV易感 ,尤其是 772 1细胞可以稳定地支持HCV体外复制 ,可用于HCV体外长期培养的靶细胞。
宋志强郝飞闵峰马巧玉刘国栋
关键词:人胎肝细胞细胞模型HCV肝癌
丙型肝炎病毒体外感染肝癌细胞株HepG2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研究人肝癌细胞株HepG2对丙型肝炎病毒 (HCV)的易感性 ,建立细胞感染模型。方法 将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共同温育 6~ 8h ,收集不同时相点标本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分别检测细胞内或上清液中正负链RNA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内HCVNS3、NS5特异性抗原的表达情况 ,以及原位杂交法检测细胞内HCV负链RNA。结果 接种感染血清 3~ 3 5d ,可在细胞内或培养上清液中检出HCV正负链RNA ;HCVNS3、NS5特异性抗原能在感染细胞内稳定表达 ,阳性物质位于胞浆中 ;原位杂交法证实细胞内存在负链RNA ,也位于胞浆中。结论 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不但对HCV易感 。
闵峰王素美郝飞王宇明刘冰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体外感染肝癌HEPG2细胞
丙型肝炎病毒体外感染胎肝细胞的初步研究
2001年
目的 探索原代培养胎肝细胞对丙型肝炎病毒 (HCV)的易感性 ,旨在建立较为稳定实用的细胞感染模型。方法 感染血清与培养肝细胞共同孵育 6~ 8h后 ,收集不同时相点标本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分别检测细胞内或上清液中正负链RNA ,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内HCVNS3、NS5特异性抗原的表达情况 ,以及原位杂交检测细胞内HCV负链RNA。结果 接种感染血清 3d后 ,即可在细胞内或培养上清液中检出HCV正负链RNA ,间断检出至感染后第 17天。HCVNS3、NS5特异性抗原可在感染细胞内表达 ,阳性物质位于胞浆中。原位杂交法证实细胞内存在负链RNA ,也位于胞浆中。结论 原代培养的胎肝细胞对HCV不但易感 ,而且稳定地支持HCV复制。
闵峰郝飞刘冰王素美王宇明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胎肝细胞HCV易感性
体外培养树鼠句肝细胞的初步观察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的树鼠句肝细胞形态结构与生物合成功能。方法 采用体外两步灌流法分离肝细胞 ,以L1 5培养基予以培养 ,光电镜下动态观察细胞形态结构 ,同时检测不同时相点培养上清中蛋白及甲胎蛋白含量。结果 采用简易体外两步灌流法分离的肝细胞 ,经台盼蓝拒染试验证实肝细胞的存活率为 90 % ,体外培养的肝细胞在第 3~ 1 0天具有良好的增殖分化功能 ,维持此形态和功能至培养第 1 8天。结论 体外培养的树鼠句肝细胞具有良好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合成能力 ,能够满足肝炎病毒体外研究培养的需要。
闵峰郝飞刘冰刘国栋宋志强黄纪明王宇明
关键词:树QU肝细胞细胞培养体外培养肝炎病毒
新型多抗原肽检测丙型肝炎病毒基因高变区1抗体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寻求一种新的检测丙型肝炎 (丙肝 )病毒 (HCV)感染血清中抗高变区 1(HVR1)抗体的方法 ,并探讨其与病毒血症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合成的HCV BJ株 (1b型 )HVR1390~ 411aa序列共 2 2个氨基酸的线性表位多肽 (LP)及多抗原肽 (MAP ,对称 8分支 )为抗原 ,以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检测 5 9份丙肝患者血清及 75份其他类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相应抗体 ;结合对血清HCVRNA检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 9份抗HCV阳性血清中 ,抗LP及抗MAP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2 9%和 5 8% ,其反应吸光度A4 50 均值为 :0 .145± 0 .16 6及 0 .46 1± 0 .5 90 ,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75份其他类型肝炎患者血清中 ,抗MAP阳性 5份 ,其中 4份HCVRNA亦阳性 ;40份抗HCV阳性血清中 ,检出HCVRNA阳性 2 3份 (5 7.5 % )。血清抗HVR1检出与相应血清中HCVRNA的存在无显著关联性 (P >0 .0 5 )。结论 设计并合成的针对于HCVHVR1序列的MAP显示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可以作为检测抗HVR1的抗原来源之一。
王永刚郝飞黄燕萍王宇明
关键词:丙型肝炎多抗原肽
丙型肝炎病毒体外感染成年树鼩肝细胞的初步研究
2001年
闵峰郝飞刘冰刘国栋宋志强王宇明宋闽宁
关键词:肝细胞原代培养负链
丙型肝炎病毒体外感染成年树鼩肝细胞形态学的初步研究
2001年
闵峰郝飞王宇明刘冰宋闽宁
关键词:体外感染丙肝病毒细胞形态学
多抗原肽免疫血清体外阻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树鼠句肝细胞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探讨多抗原肽 (MAP)免疫血清在体外能否阻断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树鼠句肝细胞 ,为研制HCV分子疫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用兔抗MAP血清分别与两份感染血清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接种于原代培养的树鼠句肝细胞中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分别检测细胞内或上清中正负链RNA ,细胞内HCVNS3抗原的表达情况 ,以及原位检测细胞内HCV负链RNA。结果  1份HCVRNA阳性血清与兔抗MAP血清按 1∶1混合后接种于培养的树鼠句肝细胞中 ,细胞内可检出HCV正负链RNA ,并有HCVNS3抗原的表达 ,而另外 1份HCVRNA阳性血清与兔抗MAP血清按 1∶1、5∶1、10∶1混合后接种于培养的树鼠句肝细胞中 ,细胞内未检测出HCV正负链RNA ,也未见特异性抗原表达。结论 兔抗MAP血清在体外能部分阻断HCV感染。
闵峰郝飞刘冰刘国栋王宇明宋志强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多抗原肽免疫血清体外阻断HCV感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