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CMATG2008M45)
- 作品数:7 被引量:98H指数:5
- 相关作者:帅细强黄晚华罗伯良谢佰承陆魁东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吉林省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几种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模型在湖南的适用性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几种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模型在湖南的适用性。[方法]利用衡阳站的日气象观测资料,对4种常用参考作物蒸散量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小型蒸发皿实测值进行月平均值的比较、相关分析及均方差、平均偏差分析。[结果]4个模型计算的月平均值与实测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由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出的参考作物蒸散量与实测值变化趋势的一致性最好,线性相关较好,与实测值偏差最小,能较好地反映当地作物蒸散变化的实际。[结论]Penman-Monteith模型在湖南的适用性较好。
- 朱海涛刘寿东汪扩军帅细强
- 关键词:参考作物蒸散量
- 湖南晚稻缺水率的年代际变化被引量:2
- 2009年
- 从水份平衡角度出发,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作物系数,选取不同区域代表站,分区域对湖南晚稻不同生长期的需水量和缺水率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60年代~21世纪初,湖南晚稻以生长中期缺水最为严重,其次是快速发育期,再次是初始生长期。在晚稻生长中期,湖南北部年平均缺水率为55%,中部为58%,南部为67%。在晚稻快速发育期,湖南北部年平均缺水率为28%,中部为42%,南部为45%。进入21世纪后,湖南晚稻全生育期年平均缺水率有所上升,干旱对晚稻的威胁有所加大。其中湖南北部年平均缺水率由20世纪90年代的10%上升到23%;湖南中部年平均缺水率由8%上升到48%;湖南南部年平均缺水率由29%上升到50%。分析结果表明,湖南晚稻缺水较严重,尤其是湖南南部,需积极采用农业节水抗旱技术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 帅细强陆魁东邹锦明肖小平杨光立谢佰承
- 关键词:作物系数晚稻
- 湖南洪涝灾害农业风险评估研究被引量:16
- 2009年
- 采用受灾率、成灾率、降水变率、脆弱度、灾害损失率等指标,评估湖南省洪涝灾害农业风险度,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得出:该省洪涝灾害发生地域由北向南转移,风险概率呈增加之势。根据洪涝灾害农业风险度时空分布特征,提出相应的防灾减灾对策,以期能为防御和减轻洪涝灾害提供参考。
- 谢佰承罗伯良帅细强尹明
- 关键词:洪涝灾害风险评估
- 湖南省寒露风发生特征及气象风险区划被引量:35
- 2011年
- 基于湖南省《气象灾害术语和分级》地方标准,对湖南省96个气象站自1961年至2009年9月逐日气温、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进行了分析,并综合寒露风对双季晚稻生产的影响,系统地研究了寒露风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出现规律。根据寒露风对水稻受灾影响机理,充分考虑发生寒露风的低温程度和时段,修正冷积温计算方法,得出当量冷积温。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当量冷积温、低温持续天数及过程日照时数等低温强度要素,建立了寒露风综合气象风险指数,应用GIS和定量评估技术得到湖南省寒露风综合气象风险区划。结果发现:双季稻寒露风气象风险以湘南、湘东等平原和山区盆地风险最低,湘中丘陵地区风险次低,湘北部分平原地区和湘南局部丘陵山区风险较高。本研究结论能为湖南省晚稻种植布局和防灾避灾提供科学依据。
- 黄晚华黄仁和袁晓华李忠辉
- 关键词:寒露风风险区划
- 湖南晚稻干旱评估被引量:6
- 2010年
- 从作物水分供需出发,构建湖南省晚稻干旱指数模型,通过典型年份干旱指数与相应的旱情资料对比分析,确定了湖南晚稻干旱等级指标,并利用该模型分析湖南不同区域在晚稻各个生育阶段的干旱情况。就生长阶段而言,快速生长期、生长中期、成熟期可能出现极旱几率明显高于生长初期,一般在40%以上;从地区分布看,湘中、湘北重旱出现几率明显高于湘西和湘南。评估结果可为减轻晚稻干旱危害提供参考。
- 朱海涛刘寿东汪扩军帅细强
- 关键词:晚稻干旱
- 湖南省水稻生产干旱灾害风险区划被引量:19
- 2011年
- 以湖南中、晚稻生产干旱灾害为研究对象,从水稻干旱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成灾环境、承灾体的脆弱性等方面选取灾害频率、灾害受灾率、灾害强度、水稻生产水平等评价因子,利用人类生存环境风险评价法,建立了湖南中、晚稻生产干旱灾害评价模型,应用GIS软件给出了湖南水稻生产干旱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湖南南部和怀化的辰溪、靖州、通道为湖南中、晚稻生产干旱灾害中高风险区,其它大多数地区为干旱灾害低风险区或轻微风险区。
- 罗伯良黄晚华帅细强谢佰承彭莉
- 关键词:旱灾风险区划水稻
- 影响湖南早稻生产的五月低温的风险评估被引量:23
- 2011年
- 五月低温是影响湖南双季早稻的一种常见的低温冷害。近年来,五月低温发生频率较大,影响早稻生产,对粮食安全生产造成威胁。本文根据湖南省96个气象站1961-2009年5月逐日气象资料和湖南省《气象灾害术语和分级》地方标准,系统分析了五月低温的地域分布特征和发生时段的分布规律。并根据低温对水稻影响的原理,综合考虑低温发生的不同时段和低温程度对冷积温的意义,改进了冷积温计算方法,创建了当量冷积温。同时利用五月低温强度指数,结合湖南早稻种植实际情况,定量评估了基于早稻种植现状的五月低温的生产风险。结果表明:湘北和湘中地区发生五月低温的气象风险较高,且是早稻种植主产区,早稻生产的低温风险较大,是防范重点区域;湘南等地早稻五月低温气象风险小,仅在五月低温发生较重的年份须注意防范;湘西虽是五月低温气象风险的高发区,但由于该区域双季早稻种植面积小,低温对早稻生产影响不大。最后提出了各区域双季早稻生产安排防灾避灾的建议。
- 陆魁东罗伯良黄晚华崔伟
- 关键词:风险评估早稻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