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2172)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黄跃生党永明张琼周军利张志春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泰来县人民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心肌
  • 3篇缺血
  • 3篇缺氧
  • 3篇细胞
  • 2篇心肌细胞
  • 2篇缺血缺氧
  • 2篇肌细胞
  • 2篇甘氨酸
  • 2篇氨酸
  • 1篇代谢
  • 1篇低氧
  • 1篇凋亡
  • 1篇心肌损害
  • 1篇心肌细胞凋亡
  • 1篇早期心肌损害
  • 1篇烧伤
  • 1篇烧伤后
  • 1篇能量代谢
  • 1篇细胞低氧
  • 1篇细胞凋亡

机构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泰来县人民医...

作者

  • 3篇黄跃生
  • 2篇周军利
  • 2篇张琼
  • 2篇党永明
  • 1篇张东霞
  • 1篇张震宇
  • 1篇宋华培
  • 1篇毕郑钢
  • 1篇刘伟
  • 1篇张志春

传媒

  • 2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3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小干扰RNA对淋巴细胞CD40表达的抑制作用
2007年
目的探讨体内转录法合成的小干扰RNA(siRNA)对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CD40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4条siRNA(si40-1、si40-2、si40-3、si40-4),在阳离子脂质体的介导下转染SD大鼠淋巴细胞。于转染48h收集细胞,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CD40mRNA,流式细胞仪检测CD40表达。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si40-1、si40-2、si40-3、si40-4组的CD40表达抑制率分别为(21.10±1.54)%、(74.40±1.03)%、(41.80±0.86)%、(36.02±0.76)%,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3.01±0.82)%](P〈0.01),其中以si40-2的CD40抑制作用最强。半定量RT-PCR检测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4组siRNA转染后淋巴细胞CD40mRNA均受到明显抑制伊〈0.01).其中si40-2组的抑制作用最明显。结论sIRNA可特异性抑制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CD40基因的转录和表达,从而为进一步研究siRNA在移植免疫耐受及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张震宇张志春刘伟毕郑钢
关键词:RNA干扰淋巴细胞
烧伤后早期心肌损害与防治被引量:8
2008年
以往国内外普遍认为,烧伤休克主要是血管通透性增高所致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心脏不参与其发生。而对严重烧伤后心功能降低,大都归咎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和(或)心肌抑制因子等的作用。但是临床上有些严重烧伤患者,即使伤后立即给予补液治疗,休克的发生仍难以避免,而且有时还难以纠正。延迟复苏的严重烧伤患者休克难以纠正的现象更为常见,造成组织器官损害,
黄跃生
关键词:烧伤心肌缺血缺氧
甘氨酸对缺血缺氧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明确甘氨酸对缺血缺氧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模型,施加甘氨酸干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观察心肌细胞ATP、ADP、AMP含量变化及ATP/ADP比值。结果:模拟缺血缺氧1 h后开始心肌细胞ATP含量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而ADP、AMP含量与ATP变化相反,ATP/ADP比值较正常组也明显降低(P<0.01);甘氨酸干预复合缺血缺氧后,心肌细胞ATP含量及ATP/ADP比值较单纯缺血缺氧组显著降低(P<0.01),而ADP、AMP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甘氨酸可以明显改善缺血缺氧心肌细胞的能量储备,发挥其保护效应。
周军利黄跃生党永明张琼
关键词:甘氨酸心肌细胞缺血缺氧能量代谢
甘氨酸对大鼠缺血缺氧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明确甘氨酸对缺血缺氧致心肌细胞凋亡过程的影响。方法建立SD乳鼠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模型,分为单纯缺血缺氧组和甘氨酸处理组(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5mmol/L甘氨酸,其余处理同单纯缺血缺氧组)。以SD乳鼠正常心肌细胞作为对照组。3组细胞培养6h后,检测凋亡情况、线粒体跨膜电位及分布情况、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情况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变化。结果(1)细胞凋亡程度:对照组和甘氨酸处理组荧光强度均明显低于单纯缺血缺氧组(P〈0.01)。(2)线粒体跨膜电位:对照组心肌细胞荧光强度为73±4,单纯缺血缺氧组荧光强度(32±7)明显较弱(P〈0.01),甘氨酸处理组荧光强度(52±4)强于单纯缺血缺氧组(P〈0.01)。(3)mPTP开放情况:对照组心肌细胞线粒体荧光强度(90±7)较强,甘氨酸处理组荧光强度(62±8)明显强于单纯缺血缺氧组(27±4,P〈0.01)。(4)caspase-3活性:对照组和甘氨酸处理组均显著低于单纯缺血缺氧组(P〈0.01)。结论甘氨酸对缺血缺氧心肌细胞具有抗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变线粒体膜电位、减少mPTP开放、减轻钙超载、降低caspase-3活性有关。
周军利黄跃生宋华培党永明张东霞张琼
关键词:肌细胞甘氨酸缺血细胞低氧细胞凋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