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74018)

作品数:16 被引量:54H指数:5
相关作者:邱以清王国栋刘振宇周国平刘相华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冶金工程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8篇铸轧
  • 6篇薄带
  • 6篇
  • 5篇双辊
  • 5篇连铸
  • 3篇低碳钢
  • 3篇韧性
  • 3篇双辊铸轧
  • 3篇碳钢
  • 3篇铸坯
  • 3篇纵裂
  • 3篇连铸坯
  • 3篇含磷
  • 2篇知识库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双辊连铸
  • 2篇偏析
  • 2篇铸坯质量
  • 2篇专家系统

机构

  • 14篇东北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辽宁科技大学
  • 1篇攀枝花钢铁集...
  • 1篇唐山钢铁集团...

作者

  • 11篇邱以清
  • 10篇刘振宇
  • 10篇王国栋
  • 8篇周国平
  • 5篇刘相华
  • 3篇王悦新
  • 2篇陈俊
  • 1篇李廷举
  • 1篇于世川
  • 1篇罗大伟
  • 1篇马晓东
  • 1篇刘宁
  • 1篇曹光明
  • 1篇张殿华
  • 1篇刘德华
  • 1篇王斌
  • 1篇李娜
  • 1篇吴迪
  • 1篇张剑
  • 1篇李娜

传媒

  • 6篇东北大学学报...
  • 2篇材料与冶金学...
  • 1篇钢铁研究学报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功能材料
  • 1篇腐蚀科学与防...
  • 1篇物理测试
  • 1篇连铸
  • 1篇Journa...
  • 1篇Journa...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Formation of Phosphorous Surface Inverse Segregation in Twin-Roll Cast Strips of Low-Carbon Steels
2011年
The formation of phosphorous surface inverse segregation (SIS) in twin-roll cast strips of low-carbon steels was studied. High phosphorous strips were fabricated by using a pilot twin-roll strip caster and a melt/substrate contacting apparatus,respectively. Solidification structures of strip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and phosphorus distributions along longitudinal sections of strips were investigated and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lidification structures of all strips were columnar grains,either integrated or coarse in the strip made by the melt/substrate contacting apparatus or damaged in some degree in cast strips; and that during cast strip solidification,enrichment of phosphorus occurred between columnar grains,and the average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near the surface in the strip with 0.15% of phosphorus was measured to be about 0.27% which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bulk.
ZHOU Guo-pingLIU Zhen-yuYU Shi-chuanCHEN JunQIU Yi-qingWANG Guo-dong
关键词:SOLIDIFICATION
基于神经网络的连铸坯表面纵裂预测被引量:1
2009年
针对铸坯质量预报问题,利用人工神经网络中的BP算法建立原始化学成分和连铸生产的主要工艺参数与产品最终质量之间的关系,并开发出专门的应用软件.软件共分3部分:数据处理部分、人工神经网络训练部分、运用成熟网络预报部分.该预测方法的特点是直观、方便、稳定.数据均从稳定生产的现场取得.采用神经网络对D32-1钢的铸坯质量进行预报,经过上千次训练后,产品质量的预报值与实际值拟合良好,预报结果的相对误差很小.
王悦新邱以清刘相华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BP算法纵裂
高磷耐候钢铸轧薄带的组织和深拉伸性能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双辊薄带铸轧机制备出磷含量(质量分数,%)为0.15%的新型高磷耐候钢薄带。对比研究了常规薄带和铸轧薄带冷轧退火后的组织、深拉伸性能,并通过对常规薄带和铸轧薄带中心层织构演变规律的分析探讨了冷轧退火后的铸轧薄带深拉伸性能较好的原因。结果表明,在设定的工艺条件下冷轧退火后,铸轧薄带和常规薄带的组织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的平衡态组织,铸轧薄带纵断面上晶粒取向分布更均匀;常规薄带和铸轧薄带中γ取向线强度相当,导致塑性应变比r值相当,而铸轧薄带中{111}<110>织构强度比常规薄带降低50%导致Δr大幅减小,提高了深拉伸性能。
周国平于世川刘振宇陈俊邱以清王国栋
关键词:薄带铸轧耐候钢各向异性
双辊连铸高磷钢薄带中的铁素体
通过金相组织观察等手段,分析了不同磷含量双辊连铸薄带中的铁素体。实验结果表明,与同样磷含量的铸锭相比,铸带中的铁素体体积比明显大;对于同一个铸带,表层内铁素体体积比小于中心区域,且磷含量越低,表层内铁素体体积比越小;随着...
邱以清刘振宇李娜王国栋
关键词:双辊薄带连铸磷含量铁素体
文献传递
双辊铸轧凝固层焊合点位置判别式的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在建立旋转坐标系和引进虚拟系统条件下,根据傅立叶传热微分方程,建立了双辊铸轧过程中凝固层焊合点位置的判别式K=d-4asη2ω-1arcsin(H/R)+s20+s0,由该式能够推断出凝固层焊合点的位置,即当K=0时,凝固层焊合点位于辊缝之间;当K>0时,凝固层焊合点位于辊缝之上;当K<0时,凝固层焊合点位于辊缝之下.根据这一判别式,为确保凝固层焊合点位于理想位置,铸轧速度、熔池高度和辊缝宽度三者之间应满足:arcsin(H/R)=(d+2s0)dω/4asη2.
邱以清刘振宇刘相华王国栋
关键词:双辊铸轧判别式
复合定向凝固法制备多晶硅铸锭被引量:6
2009年
采用复合定向凝固法制备多晶硅铸锭,在精炼和定向凝固过程中施加电磁场控制柱状晶生长过程。实验制得平行于铸锭中心轴的柱状晶,直径约为1mm,铸锭表面质量良好。分析表明金属杂质并未在晶界处发生聚集;且沿铸锭轴向分布也有明显改善,增加了铸锭的有效提纯长度。并通过理论计算探讨了晶体生长速度和定向凝固次数对杂质去除效果的影响。
张剑马晓东罗大伟刘德华刘宁李廷举
关键词:多晶硅提纯
双辊铸轧新型耐候带钢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场发射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以及恒温恒湿实验箱等研究手段,对双辊铸轧含磷铜低碳钢薄带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铸轧薄带表面附近有富磷层形成,而基体中磷的浓度远低于薄带的名义磷含量.铸轧磷铜钢薄带经冷轧和退火处理后,具有较好的塑性,甚至当磷质量分数高达0.26%时,延伸率仍然在30%以上.同时,它的耐蚀性远优于通过传统工艺方法而获得的磷铜钢薄带,特别是当磷质量分数超过0.15%后,经过一定的腐蚀时间后,它的表面将会产生一层致密的磷化层保护膜,从而使其具有极强的耐蚀性.
邱以清刘振宇周国平王国栋
关键词:耐蚀性塑性
磷的表面逆偏析对铸轧低碳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2010年
通过组织分析探讨了铸轧薄带中磷的表面逆偏析的形成,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磷的表面逆偏析对铸轧低碳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轧薄带经冷轧和退火处理后磷在薄带表面形成一均匀的富磷层,当磷质量分数超过0.15%时,常规薄带的延伸率开始急剧下降,而磷质量分数为0.26%的铸轧薄带的延伸率保持在30%左右,即铸轧工艺能够将带钢的容磷能力提高大约0.1%;铸轧薄带韧脆转变温度(DBTT)均比相同磷含量的常规薄带低.
周国平刘振宇邱以清王国栋
关键词:偏析延伸率韧性
连铸坯质量判定模糊专家系统被引量:9
2009年
鉴于连铸过程中存在众多不确定性,考虑某中厚板厂的实际生产状况与中厚板热送热装的控制要求,以表面纵裂为例,按照模糊专家系统的开发思路,建立起连铸坯纵裂知识库,开发推理机制.采用纵裂指数预测和神经网络预测相结合的方法对连铸坯质量进行离线判断、推理和决策,并给出相应的缺陷产生原因解释.采用VC++6.0软件建立人机界面,数据库采用Oracle,调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达到较高的判定准确率(92.8%),为在线应用奠定了基础.
王悦新邱以清刘相华
关键词:连铸坯质量模糊专家系统纵裂知识库神经网络人机界面
含磷0.08%铸轧薄带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组织观察、拉伸实验、冲击实验、加速腐蚀实验等研究了含磷0.08%的双辊铸轧低碳钢薄带。实验结果表明,厚1.7mm的铸带在表面附近富磷而在基体中贫磷,且被冷轧至0.8mm后,仍有大约70μm宽的表面富磷层被保留;表面富磷层的存在使源自铸带的退火态薄带(TRCA)耐候性能明显优于源自铸锭的退火态薄带(IHCA),但却没有给TRCA薄带的力学性能带来不利的影响。与IHCA薄带相比,TRCA薄带的脆韧性转变温度低12℃左右,塑性基本相同。
邱以清刘振宇周国平王国栋
关键词:耐候性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