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4193)

作品数:20 被引量:131H指数:8
相关作者:张艺唐策孟宪丽左芳范刚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5篇翼首草
  • 9篇藏药
  • 9篇藏药翼首草
  • 4篇藏族
  • 3篇性关节炎
  • 3篇药用
  • 3篇药用部位
  • 3篇关节炎
  • 3篇UF
  • 3篇不同药用部位
  • 3篇布病
  • 2篇用药规律
  • 2篇指纹
  • 2篇指纹图
  • 2篇指纹图谱
  • 2篇数据挖掘
  • 2篇中医
  • 2篇中医传承
  • 2篇马钱
  • 2篇类风湿

机构

  • 19篇成都中医药大...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青海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18篇张艺
  • 10篇唐策
  • 7篇孟宪丽
  • 6篇左芳
  • 5篇范刚
  • 5篇邹忠梅
  • 4篇杨娟
  • 4篇苏锦松
  • 3篇高燕
  • 3篇李聪颖
  • 3篇魏志成
  • 3篇李文婕
  • 3篇王静
  • 2篇刘秀华
  • 2篇周先礼
  • 2篇黄帅
  • 2篇李遂焰
  • 2篇赖先荣
  • 2篇单连海
  • 2篇于猛

传媒

  • 9篇中国中药杂志
  • 3篇中国化学会第...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有机化学
  • 2篇中国药房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第二届临床中...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藏药翼首草UFLC指纹图谱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建立不同产地藏药翼首草的UF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实验采用UFLC-PDA检测法,使用Agilent Proshell 120SB-C18色谱柱(4.6 mm×100 mm,2.7μm),以乙腈-0.2%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238 nm。建立了21个批次翼首草药材的共有图谱,提取了15个色谱峰作为指纹图谱共有峰,结合对照品对其中的5个色谱峰进行了指认,分别为绿原酸、马钱苷、獐芽菜苷、吴茱萸苷、大花双参苷A;21批药材中第13,18,20批次与对照指纹图谱比较相似度小于0.9,其他批次的相似度均大于0.9。该研究首次采用UFLC-PDA建立藏药翼首草的指纹图谱,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为翼首草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依据。
高燕李文婕李聪颖范刚张艺
关键词:藏药翼首草指纹图谱
基于数据挖掘的含翼首草藏药组方用药规律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该研究在收集含翼首草处方的基础上,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1)"软件构建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等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分析《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藏医成方制剂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常用藏成药诠释》等含翼首草组方中翼首草用药规律。分析含翼首草处方中单味药物频次、药物组合频次、关联规则与核心药物组合等。通过处方收集最终纳入方剂215首,共涉及376味药材。通过"频次统计",分析出含翼首草的处方主要治疗感冒发热,瘟毒及各种温热病与关节炎疾病等。高频药物(频次≥15)包括矮紫堇、藏黄连、麻花秦艽等。高频药物组合包括"翼首草、矮紫堇"、"翼首草、藏黄连"、"翼首草、麻花秦艽"等。含翼首草处方主治疾病主要为外感湿热秽毒类病证、发热类、关节炎等疾病,如瘟毒、肺炎以及流行性感冒、类风湿关节炎等,所用药物多具清热解毒、消炎、祛风除湿等功效,亦常与清热类药物配伍运用,用药较为集中,组方法度清晰。
左芳魏志成唐策王文倩童东孟宪丽张艺
关键词:翼首草用药规律数据挖掘关联规则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藏药翼首草生态适宜性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研究翼首草的生态适宜性,为翼首草GAP种植选址和区域发展提供参考。通过中国数字标本馆、文献和实地考察等收集67个翼首草分布点,利用Maxent和GIS技术对翼首草进行适宜性分析。发现翼首草潜在分布区域主要分布在西藏东部、四川西部、青海南部、云南西北部、甘肃南部;对翼首草生长和分布贡献率大的主要生态因子为海拔(62%)、最暖季风降水量(14.4%)、降水量变异系数(7.2%)、最干季度平均温度(3.5%)、土壤导电率(3%)、阳离子交换总量(2.4%)、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2.2%)。应用Maxent模型对翼首草进行生态适宜性研究,其准确度高,可为翼首草野生抚育及GAP种植选址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唐策文检张雯苏锦松谢彩香张艺
关键词:藏药翼首草生态适宜性
分光光度法测定藏药翼首草不同药用部位总皂苷的含量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测定藏药翼首草不同药用部位总皂苷的含量,并比较其不同部位之间的差异。方法:以熊果酸为对照,用5%的香草醛-冰醋酸及高氯酸进行显色,在540 nm波长下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翼首草不同部位总皂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0.058 2~0.203 8 mg熊果酸的吸光度与含量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平均回收率97.06%,RSD 1.93%。结论:翼首草地上部分总皂苷平均含量高达5%,结合目前藏医院用药情况及药理研究现状,在保护资源的前提下,同时又不影响其疗效的情况下,建议以地上部分为其入药部位。
林升得江道峰张艺王宇谭尔
关键词:藏药翼首草总皂苷不同药用部位分光光度法
Diterpenoid alkaloids from Delphinium tianshanicum W.T.Wang
Delphinium tianshanicum W.T.Wang.an herbaceous plant belonging to the family Ranunculaceae,is a species endemi...
Ji-Fa ZhangLian-Hai ShanShuai HuangXian-Li Zhou
文献传递
基于DNA条形码及UFLC技术的藏药翼首草相关性的品质评价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该研究基于DNA条形码和UFLC技术从生物物种遗传和化学指纹图谱鉴别等方面进行藏药翼首草的品质评价研究。采用DNA条形码技术对翼首草进行品种鉴定;采用UFLC对翼首草地上地下部位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并运用SPSS、灰色关联度等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同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翼首草遗传信息与化学成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DNA条形码技术可准确鉴定翼首草药材;UFLC指纹图谱分析发现藏药翼首草地上、地下不同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存在差异;通过遗传信息与化学相关性研究揭示了翼首草遗传基因可能对其所含药效成分环烯醚萜苷类次生代谢产物的产生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对藏药翼首草遗传和化学相关研究为其为其品质评价及资源保护提供新思路。
张雨欣李聪颖刘川徐江向丽范刚张艺
关键词:藏药翼首草DNA条形码
UPLC-PDA法测定藏药翼首草不同药用部位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建立测定藏药翼首草不同药用部位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的方法,并比较其不同部位之间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PLC-PDA)测定翼首草不同药用部位(全草、地上部位和地下部位)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HSS T3(150 mm×2.1 mm,1.8μm);流动相为甲醇-0.1 mol/L乙酸铵溶液(88∶12,V/V),流速为0.2 m 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5μL。结果: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10.65~1 065μg/m L(r=0.999 6)、18.8~1 880μg/m L(r=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95%(RSD=1.24%,n=9)、98.12%(RSD=2.13%,n=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不同药用部位的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的高低整体趋势为地上部位>全草>地下部位;翼首草全草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平均总量为0.35%,地上部位中为0.56%,地下部位中为0.09%。结论:建立的方法快速、准确可靠、重复性好,适合于藏药翼首草不同药用部位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的测定。翼首草地上部位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较全草、地下部位高,建议使用地上部位入药。
唐策苏锦松杨娟左芳孟宪丽邹忠梅张艺
关键词:藏药翼首草药用部位齐墩果酸熊果酸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的藏族药翼首草“苦味”成分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为研究藏族药翼首草中主要化学成分与药性'苦味'受体的相互作用,揭示翼首草中'苦味'药性成分,通过同源模建的方法构建'苦味'受体TAS2R16,TAS2R14,TAS2R13的三维结构模型,利用Maestro软件将翼首草化学成分与'苦味'受体进行对接。结果发现,翼首草25个化学成分可调控'苦味'受体相关的3个亚型,且主要为环烯醚萜苷和酚酸类成分。该研究着重于同源模建和分子对接技术的综合应用,探讨'苦味'化学成分与'苦味'受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为从分子层面揭示'苦味'藏族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帮助,也为藏族药药性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李轩豪苏锦松刘秀华龙伟邹忠梅孟宪丽张艺唐策
关键词:翼首草分子对接同源建模
外翻肠囊法研究藏族药翼首草肠吸收成分及其吸收特征被引量:10
2019年
通过大鼠肠外翻模型评价翼首草中环烯醚萜苷和酚酸类10个化学成分的体外肠吸收特征。收集高、中、低浓度翼首草提取物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肠囊液,采用UPLC-PDA检测肠吸收液样品中10个化学成分的含量,计算各成分在各肠段的累计吸收量和吸收速率常数,比较翼首草提取物与肠吸收液中指标成分的比例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在不同给药浓度下,10个化学成分的肠吸收均为线性吸收(R2>0. 9),符合零级吸收速率;吸收速率常数与给药浓度、肠道部位有关,提示各成分的体外肠吸收有被动运输和主动转运;不同浓度翼首草肠吸收液的成分间比例与原提取物中各成分间比例存在差异。因此,肠道对翼首草中10个化学成分均有吸收,外翻肠囊法可有效地评价各成分的吸收特征。
王文祥苏锦松于猛刘秀华杨洪军邹忠梅张艺唐策
关键词:翼首草肠吸收
C19-diterpenoid Alkaloids from Aconitum apetalum
The genus Aconitum belongs to the family Ranunculaceae with over 300 species,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norther...
Ji-Fa ZhangLian-Hai ShanShuai HuangXian-Li Zhou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