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31624) 作品数:5 被引量:11 H指数:2 相关作者: 艾云灿 孟繁梅 潘子强 尹德胜 汪凯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山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医药卫生 更多>>
海洋病原细菌的氯霉素耐药菌株筛选鉴定及质粒消除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从污染海域筛选非临床氯霉素耐药株,研究耐药基因定位及耐药机制多样性。方法TCBS和EMB选择平板筛选,结合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耐药株。MIC测定、基因组DNA-RAPD分型和质粒消除评估多样性。结果评估187株氯霉素耐药株的MIC值分布、属种分布、耐药基因定位及耐药机制。发现80株耐药MIC25~128μg/ml是CLSI/NCCLS(1995年)定义临床标准(MIC12.5μg/ml)的2~10倍,分布在弧菌科和肠杆菌科主要属种;58株MIC>25μg/ml基因组DNA-RAPD分型与菌落表型分组结果吻合,显示多样性丰富。采用多轮高温(~43℃)和高浓度(~1%)SDS双重处理和交替培养,77株MIC>25μg/ml分离株的质粒消除效率为28.6%;55株不能消除耐药表型,暗示染色体编码耐药基因;22株可消除氯霉素耐药表型,其中16株完全消除,暗示质粒独立编码耐药基因,6株部分消除,暗示质粒和染色体分别编码耐药基因。结论来自污染海域环境的非临床氯霉素耐药株可作为新模型,提供耐药基因定位及耐药机制多样性的新视野。 孟繁梅 汪凯 潘子强 尹德胜 艾云灿关键词:海洋环境 病原细菌 氯霉素 基因定位 南海珠江口TCBS和EMB类群细菌动态监测(1999-2002) 被引量:2 2007年 报道1999-2002年对南海珠江口(21°50’~22°50’N,113°20’~114°50’E)26个站点的动态监测结果:(1)TCBS类群包括37%Ⅰ类(假单胞菌属、气单胞菌属),5%Ⅱ类(副溶血弧菌)和58%Ⅲ类(霍乱弧菌、霍乱弧菌埃尔托型,溶藻弧菌);EMB类群包括14%Ⅳ类(变形菌属、沙门氏菌属或志贺氏菌属),50%Ⅴ类(肠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哈夫尼氏菌属、沙雷氏菌属)和36%Ⅵ类(大肠杆菌);(2)26个站点之间的年平均CFU值差异显著.各站点的TCBS类群数量多而EMB类群数量少,表明TCBS类群为土著优势,而EMB类群主要来自陆源性污染;(3)26个站点被聚类为四大类别,不完全吻合其实际地理位置邻近关系,提示人为干扰活动影响超越自然地理隔离效应.站点G(万山群岛)和H(担杆岛)同属最靠近外海的孤立站点,却被划分为不同类别.H站点TCBS类群数量最高(3.7±2.6×10^4CFU/cm^3),G站点是天然养殖区,EMB类群数量最高(9.5±6.6×10^3CFu/cm^3),表明养殖区域陆源性EMB类群污染突出;(4)TCBS与EMB类群的月平均CFU值变化趋势相似,呈现年度周期性和季节周期性波动;(5)珠江口可以分为南、北部区域.南部区域的陆源性EMB类群污染严重,综合反映了来自珠江口水网系的高通量排放污染,养殖区域的自身污染,及其养殖活动对陆源性污染菌群的规模化“原位扩增”效应. 孟繁梅 尹德胜 潘子强 曾延辉 朱义福 艾云灿关键词:病原菌群 珠江口 海洋病原细菌PSEUDOMONAS SP·ER22对氯霉素中间体的手性转化 2006年 海洋病原细菌PSEUDOM ONAS SP.ER22(CMR,M IC=64ΜG/ML)接种在含有25ΜG/ML标准品氯霉素中间体(D-(-)-苏-2-氨基-1-对硝基苯基-1,3-丙二醇)LB培养基中培养24 H后,可检测到由(1R,2R)形式转化生成(1S,2S)对映体。LC-MS/MS分析显示互为对映体的特征指纹峰相同(M/Z213),保留时间分别为3.74 M IN和4.98 M IN。 孟繁梅 艾云灿关键词:海洋细菌 手性 生物转化 一株海洋真菌Trichoderma sp.Q98合成产物分析 被引量:5 2005年 海洋真菌Trichodermasp.Q98菌株有4个新颖特征:菌丝产生天然红色素;菌丝产生饱和脂肪酸(1 44%14:0;17 52%16:0)及不饱和脂肪酸(2 9%16:1△9,39 16%18:2△8,11,37 12%18:3△9,12,15);培养液含有2组多肽类物质(毛细管电泳迁移时间分别为5 2min和10 6min);培养液原液对多重耐药性菌株EN(3)23(Apr,Cmr,Smr,Tetr,Eryr)具有强烈抑制作用。 孟繁梅 艾云灿关键词:海洋真菌 天然色素 抗菌作用 关于发展我国海洋微生物学及微生物技术的若干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2 2006年 综合介绍近10年来中国海洋微生物学及微生物技术发展策略的思考与实践。内容涉及:(1)学科内涵与外延;(2)近海与远海研究定位策略;(3)全局性几个关键科学问题;(4)近岸关键区域示范的选择与实践;(5)海洋生物技术产业化与生物安全及生态安全策略研究。 艾云灿关键词:海洋微生物学 生物安全 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