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9022103)

作品数:61 被引量:650H指数:17
相关作者:于遵宏龚欣王辅臣周静于广锁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8篇化学工程
  • 12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4篇气化
  • 10篇气化炉
  • 8篇热解
  • 8篇小波
  • 7篇流化床
  • 7篇煤焦
  • 6篇小波分析
  • 6篇流化
  • 6篇煤气
  • 6篇
  • 5篇煤气化
  • 5篇粉煤
  • 4篇氧化钙
  • 4篇水煤浆
  • 4篇气化过程
  • 4篇气流床
  • 4篇气流床气化
  • 4篇气流床气化炉
  • 4篇煤浆
  • 4篇快速热解

机构

  • 44篇华东理工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山...
  • 5篇中国科学院过...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同济大学
  • 1篇鞍山科技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新疆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科技部
  • 1篇国家工程研究...
  • 1篇中国科学院化...

作者

  • 43篇于遵宏
  • 27篇龚欣
  • 14篇王辅臣
  • 10篇周静
  • 9篇于广锁
  • 8篇王洋
  • 7篇屈强
  • 7篇黄戒介
  • 7篇赵艳艳
  • 6篇代正华
  • 6篇周志杰
  • 6篇林伟刚
  • 5篇周炜星
  • 5篇贾永斌
  • 4篇陈峰
  • 4篇姚建中
  • 4篇程中虎
  • 3篇何品晶
  • 3篇吴韬
  • 2篇李伟锋

传媒

  • 16篇煤炭转化
  • 10篇华东理工大学...
  • 8篇化工学报
  • 4篇燃料化学学报
  • 3篇计算机与应用...
  • 3篇过程工程学报
  • 2篇物理学报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大氮肥
  • 1篇现代化工
  • 1篇燃烧科学与技...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实验力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流体力学实验...
  • 1篇应用数学和力...
  • 1篇煤炭学报
  • 1篇化学反应工程...

年份

  • 4篇2005
  • 10篇2004
  • 14篇2003
  • 16篇2002
  • 9篇2001
  • 8篇2000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热失重仪研究煤快速热解被引量:27
2004年
通过对原热失重仪气路进行改造 ,利用等温热重实验法研究快速加热条件下煤的热解 ,研究结果对认识气化炉内煤气化反应过程及设计、运行气化炉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 :煤从室温进到高温炉后 ,首先发生一个极快速裂解脱挥发分过程 ,它在 8s内可脱除绝大部分挥发物 ,然后是慢速脱挥发分过程 ;热失重仪炉温越高 ,煤挥发分析出量越大 ,有些煤快速热解可析出比其工业分析更多量的挥发分 ;煤越年轻 ,煤粒越细小 ,煤量越少 ,其挥发分析出量越大 ;煤粒快速热解焦渣电镜照片显示 ,焦渣颗粒黏结在一起 ,大颗粒表面有很深裂纹生成 ;煤挥发分的脱除速度是慢速热解 (升温速率 <40℃ /min)与快速热解的最大差异 .
周静何品晶于遵宏
关键词:热解气化炉煤气化反应挥发物升温速率
非均匀气固流态化系统中颗粒流体相间作用的计算被引量:16
2003年
曳力系数是双流体模型模拟气固两相流动的关键参数 .文献中应用的关联式都基于平均方法 ,不再适用于模拟快速流态化系统的非均匀流动结构 .本文试图阐明非均匀结构对曳力系数的影响 ,应用改进的能量最小多尺度模型提出一种计算微元体曳力系数的新方法 .计算结果表明应用该模型计算出的曳力系数远小于基于平均方法关联式的计算结果 ,符合实验得出的结论 .
杨宁葛蔚王维李静海
关键词:曳力系数流态化双流体模型
煤焦二氧化碳气化动力学研究 (Ⅱ)非等温热重法被引量:33
2003年
利用热失重仪以恒升温速率 (非等温 )法研究煤焦 - CO2 气化反应 ,并用 Ozawa法和单一升温速率法来求解动力学参数 .结果表明 :Ozawa法和单一升温速率法求解得到的动力学参数差异大 ;单一升温速率法求得的不同升温速率下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呈线性相关性 ;表观活化能随升温速率增加呈线性减小 .
周静龚欣于遵宏
关键词:煤焦二氧化碳气化动力学
喷嘴噪声性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应用麦克风、频谱分析软件等相关工具,研究了三通道喷嘴无水条件下的噪声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三通道气流马赫数逐渐增大,噪声强度随之增大,峰值频率基本不变,但能量变强;随着一通道气流马赫数增大,噪声强度先减小后增大,并且频谱图上出现高频峰,该峰能量逐渐变强;改变一、三通道气体喷口流速比,噪声强度呈现减小、增大、减小的非均匀变化趋势,峰值频率逐渐变大。
陈谋志秦军李伟锋刘海峰于遵宏
关键词:喷嘴噪声分析噪声强度
氧化钙在流化床稀相段对焦油裂解的影响被引量:8
2004年
为了解决在煤热解制取高质量燃料气过程中焦油带来的问题,提出了在流化床稀相段空间利用CaO作催化剂将焦油温和地转化为气体的新方法,考察了不同温度下氧化钙对煤热解生成焦油催化裂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CaO在650℃以下对焦油转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在700℃以上CaO的作用变小.CaO的增加降低了除苯和C6-C10脂肪烃以外所有的焦油组份的产率,并分别在700℃以下和650℃以下提高了气体的产率和热值.
贾永斌黄戒介王洋
关键词:氧化钙流化床稀相段焦油裂解
水平管中气固两相流的混沌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04年
对水平管密相气力输送系统的混沌动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对煤粉浓度信号时间序列的最大Lyapunov指数和关联维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系统的最大Lyapunov指数均大于零,这充分说明煤粉在水平管中的密相气力输送存在混沌特征。从密相移动床流区到沉积层流区,混沌吸引子由大变小,关联维数从1.5359减小到1.0764。说明从密相移动床流区到沉积层流区,流体系统运动的混沌程度逐渐减弱。
赵艳艳李留仁刘海峰于遵宏
关键词:气固两相流最大LYAPUNOV指数关联维数混沌吸引子流型
空气中煤低温加热性质变化被引量:4
2003年
采用热重仪和电动直剪实验仪考察 6种煤在空气中低温 (<5 0 0℃ )加热对其性质影响 .研究表明 ,6种煤在空气中受热后都先经历一个不同程度的增重过程 ,然后再随温度升高失重 ;煤粒越细 ,增重量越大 ;随升温速率的提高 ,热重TG曲线向高温移动 ;空气流量对煤低温失重没有影响 ;煤粒受热后其流动性质发生变化 ,即其内摩擦角和壁摩擦角都减小 ;X粉晶衍射图表明 ,煤中矿物质被氧气氧化生成硫酸盐是煤在空气流中受热增重的主要原因 .
周静龚欣原伟于遵宏
关键词:增重煤气化工艺
传质对热天平坩埚内煤焦气化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热天平标准配置的坩埚为四周及底部密封的敞口容器 ,气流不能穿过物料层从坩埚底部流出 ,从而影响煤焦气化反应的动力学行为 .研究了坩埚尺寸、物料床层厚度对杯状坩埚内煤焦 CO2 气化 (气固相反应 )影响 .采用PHOENICS软件模拟分析了杯状坩埚附近及内部流体运动、浓度分布 ,同时建立了杯状坩埚内煤焦 CO2 反应 扩散模型 ,两者能很好地吻合 .杯状坩埚中进行的煤焦 CO2 反应模型参数和Da 反映了气体质量传递对反应的影响 .
周静何品晶程德理代正华于遵宏
关键词:煤焦气化扩散
水平管粉煤密相气力输送压差信号的小波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水平管中密相气力输送的压差信号间接反映了水平管中的流动状态,本文用小波分析方法对粉煤密相气力输送的压差信号进行了分析,发现粉煤在水平管中密相输送的压差信号存在分形,分形维数为1.2~1.5。
赵艳艳刘海峰龚欣于遵宏
关键词:水平管小波分析密相气力输送分形维数粉煤输送
应用小波分析研究外循环反应器的浓度波被引量:3
2002年
应用小波分析研究了外循环反应器浓度波这类非平稳拟周期信号的特征 .首先利用能量最大准则确定浓度波的特征尺度 .其次利用浓度波的特征尺度 ,重构了浓度波的波形 .
刘海峰施军民王辅臣龚欣于遵宏
关键词:小波变换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