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1102)

作品数:7 被引量:42H指数:4
相关作者:吴仁华林艳王浙宁杨菊蓉黄瑶更多>>
相关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汕头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磁共振
  • 2篇代谢
  • 2篇MR波谱
  • 2篇波谱
  • 2篇磁共振波谱
  • 2篇磁共振波谱学
  • 1篇代谢物
  • 1篇乳腺
  • 1篇乳腺肿
  • 1篇乳腺肿瘤
  • 1篇神经胶质
  • 1篇神经胶质瘤
  • 1篇视觉刺激
  • 1篇视觉皮层
  • 1篇特征性
  • 1篇体外标记
  • 1篇能量代谢
  • 1篇频谱
  • 1篇肿瘤
  • 1篇钆DTPA

机构

  • 4篇汕头大学医学...
  • 2篇汕头大学
  • 1篇英国诺丁汉大...

作者

  • 5篇吴仁华
  • 4篇林艳
  • 2篇耿宽
  • 2篇易美芝
  • 2篇王浙宁
  • 1篇杨菊蓉
  • 1篇郭岳霖
  • 1篇延根
  • 1篇沈智威
  • 1篇贾岩龙
  • 1篇马长春
  • 1篇黄得校
  • 1篇刘成康
  • 1篇杨忠现
  • 1篇张桂珊
  • 1篇梁家豪
  • 1篇黄瑶

传媒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7.0 T MRI体外标记Gd-DTPA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MRI对比剂钆-二乙烯三胺五乙酸(Gd-DTPA)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5)的可行性及标记之后体外MR成像示踪的可能性。材料与方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由SD大鼠双侧股骨骨髓中获取,培养、传代并纯化细胞,采用临床通用Gd-DTPA增强剂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标记情况,并用台盼蓝染色方法及噻唑蓝(MTT)法测定标记细胞的活力及增殖能力;对标记的细胞进行体外7.0 T MR成像。结果透射电子显微镜可清晰观察到Gd-DTPA颗粒大部分存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浆中,少许贴附于细胞膜上。台盼蓝染色方法证实标记之后细胞的存活率没有受到影响,MTT法证实标记之后对BMSCs增殖能力没有影响。体外试管扫描示标记细胞呈高T1WI信号强度,并且持续时间较久。结论 Gd-DTPA标记细胞之后,BMSCs的活性及增殖能力没有受到影响,并且透射电镜结果证实Gd-DTPA颗粒存在于细胞胞浆内,在细胞胞膜上也有Gd-DTPA颗粒存在。标记的BMSCs在体外检测到明显的MRI信号强度改变。Gd-DTPA可以作为一种示踪剂用来MRI示踪研究。
耿宽贾岩龙黄得校易美芝杨忠现林艳吴仁华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钆DTPA
7.0T功能MR波谱动态定量检测视觉皮层代谢物对视觉刺激的反应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采用超高场强(7.0T)功能MR波谱(fMRS),动态定量检测人脑枕叶视觉皮层代谢物对视觉刺激的反应,探讨人脑在功能活动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和神经递质传递的活动情况。方法9名健康志愿者参与本次试验。采用人体7.0TMR扫描仪及16通道敏感相位编码技术(SENSE)头线圈。首先进行fMRI检查,明确视觉皮层的最大激活区。然后进行。H-MRS检查,ROI为2cm×2cm×2cm,定位于视觉皮层最大激活层面。采用短TE激励回波采集模式(STEAM)序列采集波谱数据,^1H-MRS扫描过程中同时给予受试者与fMRI检查相同的视觉刺激。运用线性拟合模型(LCModel)以水为内标准,分别测定各代谢物在静息期和刺激期的绝对浓度。采用配对设计数据的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各代谢物浓度在刺激前后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视觉刺激状态下,天冬氨酸、谷氨酰胺及甘氨酸的浓度分别为(3.20±0.28)、(2.07±0.10)和(1.65±0.11)μmol/g,较静息期[分别为(3.52±0.28)、(2.25±0.10)和(1.85±0.11)μmol/g]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073、-2.073、-2.429,P值均〈0.05)。谷氨酸、谷胱甘肽及乳酸的浓度分别为(11.50±0.11)、(2.45±0.10)和(0.89±0.05)μmol/g,较静息期[分别为(11.28±0.11)、(2.28±0.10)和(0.79±0.05)μmol/g]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521、2.310、2.016,P值均〈0.05)。葡萄糖浓度[(1.54±0.23)μmol/g]在刺激状态下有降低趋势,但与静息期[(1.78±0.28)μmol/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97,P〉0.05)。结论7.0TfMRS结合LCModel可以定量检测人脑视觉皮层多种代谢物对视觉刺激的反应变化。视觉刺激状态下,激活区乳酸、葡萄糖和天冬氨酸的变化提示脑能量代谢水平的升高;谷氨酸�
林艳Morris Peter吴仁华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学能量代谢
质子核磁共振谱结合模式识别筛寻大肠癌特征性粪便代谢标志物组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联合质子核磁共振谱(1H-NMR)和模式识别筛寻大肠癌高危预警、早期诊断的粪便代谢标志物组。方法于2014年1—12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所有肠腺瘤和Ⅰ/Ⅱ期大肠癌病例中,选取经组织病理学确诊、治疗前未进行放疗或化疗、未使用抗生素、无上消化道及小肠病史和体征者为研究对象,肠腺瘤和Ⅰ/Ⅱ期大肠癌病例分别为25和20例。另选取来自同期本院健康体检个体,纳入无肿瘤病史、各项体检指标正常、未使用抗生素者为对照组,共32名。收集研究对象粪便样本约5-10 g,采用400 MHz 1H-NMR检测样本上清液代谢物,所得数据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进行模式识别,确定对照组和肠腺瘤及Ⅰ/Ⅱ期大肠癌的差异性粪便代谢物组,并且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其在大肠癌早期筛查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Ⅰ/Ⅱ期大肠癌20例,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为(52±13)岁;肠腺瘤25例,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53±11)岁;对照组32名,男性15名,女性17名,年龄为(53±14)岁。OPLS-DA可有效区分对照组和肠腺瘤及Ⅰ/Ⅱ期大肠癌组的粪便上清液代谢物:对照组粪便样本中丁酸、醋酸、丙酸、葡萄糖及谷氨酰胺含量的相对信号强度分别为23.0±6.0、45.0±11.0、26.0±7.0、37.0±7.0和4.5±2.0,肠腺瘤组为18.0±5.0、31.0±11.0、22.0±6.0、31.0±7.0和4.9±1.0,Ⅰ/Ⅱ期大肠癌组为14.0±6.0、24.0±8.0、19.0±5.0、26.0±8.0和5.4±1.0,均低于对照组(Z值分别为-2.07、-2.32、-2.43、-2.07和2.21,P值分别为0.008、0.011、0.032、0.044和0.044);对照组粪便样本中乳酸、谷氨酸及琥珀酸盐含量的相对信号强度为4.8± 1.0、3.2±2.0和12.0±2.0,肠腺瘤组为6.9±2.0、4.9±1.0和15.0±3.0,Ⅰ/Ⅱ期大肠癌组为7.8±1.0、5.4±1.0和18.0±2.0,均高于对照组(Z值分别为2.02�
林艳王浙宁马长春刘成康杨菊蓉沈智威吴仁华
关键词:大肠癌核磁共振谱粪便
用7.0 T 1H MR波谱对脑胶质瘤不同部位脑代谢特征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在7.0 T磁场下利用MR波谱(MRS)技术结合LCModel后处理,获得脑胶质瘤体中心,瘤体实质部分、瘤体周边组织及对侧正常脑组织代谢物绝对浓度、分析不同部位代谢特征。材料与方法以立体定向移植法将C6胶质瘤细胞植入SD鼠脑右侧基底节区,术后7 d置于7.0 T MR扫描仪下行MRS及MRI扫描,获得的MRS原始波谱数据在LCModel软件上量化分析,SPSS软件统计所得代谢物绝对浓度在各部位之间的差异性。结果从肿瘤中心到对侧正常脑组织,可以观测到NAA、tCr浓度呈逐渐上升趋势,除肿瘤周边组织与对侧正常脑组织间NAA、tCr浓度无统计学差异性外,其他各组间这两种物质浓度均有统计学差异性。从肿瘤中心到对侧正常脑组织,Ala浓度则呈逐渐下降趋势,仅肿瘤实体部分与对侧正常脑组织间Ala浓度有统计学差异性。Tau和Ins浓度在肿瘤周边组织内达到最低,且两种代谢物浓度在肿瘤周边脑组织内与其他各部位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性。Glx浓度在肿瘤周边脑组织内达到最高,且各组间Glx浓度间均有统计学差异性。结论超高场MRS技术是分析脑胶质瘤不同部位代谢特征的良好检查手段,Tau、Ins和Glx可能对判断脑胶质瘤潜在瘤体边界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易美芝延根张桂珊耿宽吴仁华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学神经胶质瘤
扩散峰度成像参数及其联合扩散加权成像与MR频谱参数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被引量:24
2017年
目的 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以及DKI联合DWI和氢质子磁共振频谱(1H-MRS)对乳腺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乳腺病变,恶性肿瘤38例、良性肿瘤15例.患者均行常规T1WI和T2WI、DWI、DKI和1H-MRS扫描,观察病变形态和边缘,并测量ADC、平均扩散率(MD)及平均峰度值(MK值),观察胆碱(Cho)峰是否出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正态分布计量资料)或χ2检验(计数资料)比较良性组和恶性组间患者一般情况、病变形态及边缘和测量参数间的差异;以病理结果 为金标准,采用ROC评价DKI参数(MD、MK)及其结合ADC、Cho的诊断效能.结果 乳腺恶性病变组患病年龄高于良性组,绝经后女性多见,病灶边缘不清,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病变患者的体质量指数、纤维腺体类型及病灶大小形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的ADC、MD和MK值分别为(1.464±0.348)×10^-3mm^2/s、(1.726±0.268)×10^-3mm^2/s和0.692±0.227,恶性组分别为(0.963±0.170)×10^-3mm^2/s、(1.158±0.262)×10^-3mm^2/s和1.311±0.2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MD及MK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ROC下面积分别为0.913、0.933、0.968.以1.110为最佳切点值,MK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9.5%(34/38)、93.3%(14/15)和90.6%(48/53),优于Cho、ADC及MD.DKI参数和DWI、1H-MRS参数结合,诊断特异度提高,可达100.0%;但敏感度下降,最高仅81.6%,最低为71.1%.结论 DKI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价值,MK的诊断效能较高.DKI联合DWI和1H-MRS诊断的特异度提高,但敏感度下降.
林艳黄瑶林伟洵郭岳霖王浙宁梁家豪吴仁华
关键词:乳腺肿瘤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