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0338)

作品数:5 被引量:102H指数:4
相关作者:孙飞达朱灿路慧李勇李飞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学研究院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草地
  • 3篇土壤
  • 2篇湿地
  • 2篇退化草地
  • 2篇退化湿地
  • 2篇高寒退化草地
  • 2篇草地管理
  • 1篇氮磷
  • 1篇氮磷比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碳储量
  • 1篇有机碳密度
  • 1篇植物生物量
  • 1篇鼠害
  • 1篇鼠类
  • 1篇鼠类密度
  • 1篇鼠兔
  • 1篇饲草
  • 1篇饲草生产
  • 1篇碳储量

机构

  • 5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四川省草原科...
  • 2篇学研究院

作者

  • 5篇孙飞达
  • 3篇路慧
  • 3篇朱灿
  • 2篇苟文龙
  • 2篇李飞
  • 2篇李勇
  • 1篇李昕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草业学报
  • 1篇四川动物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若尔盖高寒退化草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空间分异特征被引量:5
2016年
试验采用野外调查取样法分层测定0-30cm土壤7月、10月有机碳储量、含水量和容重,并测定高原鼠兔洞穴密度。结果显示,牧草枯黄期(10月)土壤有机碳储量显著高于生长旺盛期(7月)(P〈0.05);5个样地平均土壤有机碳储量为0.33-0.70kg/m^2;7月时,空间等距离分布的5个样地土壤表层有机碳储量坡地区(样地Ⅰ、Ⅱ、Ⅲ)向平地区(样地Ⅳ、Ⅴ)呈递增趋势,差异显著(P〈0.05);土壤有机碳储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递减,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土壤有机碳储量与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高原鼠兔洞穴密度无显著相关性。
孙飞达路慧胡亚茜青烨朱灿李飞苟文龙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特征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草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被引量:2
2012年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是一项快速、高效、无损的现代检测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特别在野外检测更具有实时性。阐述了NIRS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介绍了NIRS在牧草营养成分、牧草种子品质、草地植物组成、草地土壤理化性质、草地病虫害检测、草坪色泽及建植管理方面的应用。并对草地土壤环境、根系分配、碳源/碳汇、鼠害动态监测,以及开发适宜于野外观测的便携式实时监测仪器提出了展望,以推动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我国草业科技和生产中的应用。
孙飞达蔡义民
关键词:光谱技术饲草生产草地生态草坪管理
若尔盖高寒退化湿地土壤碳氮磷比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6
2015年
以若尔盖花湖湿地保护区高寒草甸—高寒草原空间演替为研究对象,结合草地利用现状及微地形分布,遴选出5个高寒退化湿地类型进行鼠类洞穴密度和土壤碳、氮、磷含量的调查取样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5个样地土壤表层(0~10cm)碳、氮平均含量分布范围分别为3.7%~4.9%和0.38%~0.56%,样地间差异不显著(P〉0.05),磷元素含量由坡地区(样地Ⅰ、Ⅱ、Ⅲ)向平地区(样地Ⅳ、Ⅴ)呈递增趋势,差异性显著(P〈0.05);0~40cm土壤碳氮比(C/N)为11.01,样地间差异不显著(P〉0.05),碳磷比(C/P)为62.3、氮磷比(N/P)为5.69,样地间均差异显著(P〈0.05);土壤碳、氮、磷含量及碳氮比、氮磷比均随土层加深呈降低趋势,其中有机碳含量减少4.36%,0~10cm表层土壤碳氮比显著高于深层土壤(P〈0.05);鼠类洞穴密度与碳磷比、全磷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而土层深度与所有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都具有极显著的负相关性。研究结果将为鼠害防控及草地营养循环、碳源/汇转化机制、退化草地植被恢复、土壤养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青烨孙飞达李勇陈文业李昕
关键词:鼠类密度草地管理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高原鼠兔种群调查及其防控阈值研究(英文)被引量:4
2016年
认识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在草地退化中的角色和地位,对于加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高原鼠兔种群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为调查对象,根据所调查的12个样地遴选出4个不同鼠洞等级的研究样地去评估鼠兔数量和植物生物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高原鼠兔活动并非引起草地退化的原因,而是作为草地退化的标志性信号,然而高频度的鼠兔活动会加剧草地逆向演替的进程。因此,一些综合措施诸如减少牲畜数量、动态的轮牧、草地恢复管理技术、社区参与式管理等可以有效提高草地生产力和防止鼠害爆发。对各类型退化草地进行综合治理时,应加强对害鼠种群动态的监测,当种群密度超过经济阈值或达到高密度种群时,应急性、常规性灭鼠工作才可以实施,为重度型退化草地重建、植被恢复和土壤发育提供可能性。
孙飞达苟文龙李飞朱灿路慧陈文业
关键词:植物生物量草原管理
若尔盖高寒退化草地土壤水解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数量特征分析被引量:17
2016年
以若尔盖花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逆向演替为研究对象,结合草地利用现状及微地形分布,遴选5个高寒退化草地区域进行植被概况、害鼠密度、土壤理化性状和三种水解酶活性、微生物群落数量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表层(0~10 cm)土壤脲酶、土壤转化酶及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变化范围分别是0.89~1.60mg·g^(-1)·d^(-1)、89.86~134.31mg·g^(-1)·d^(-1)、3.43~4.63mg·g^(-1)·d^(-1),且平地区显著大于坡地区(P<0.01);土壤微生物群落中细菌数量占绝对优势,显著高于放线菌和真菌数量(P<0.01),样地间表现为样地Ⅱ(阴坡)>样地Ⅰ(山顶)>样地Ⅴ(临近湿地)>样地Ⅳ(平地)>样地Ⅲ(阳坡)的趋势,且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均随土壤剖面加深而递减,且各土层间差异明显(P<0.05)。若尔盖花湖退化草地土壤脲酶、转化酶、酸性磷酸酶均保持较高的活性;土壤酶活性、微生物及理化性质在平地区与坡地区差异明显,随土层剖面变化显著;土壤养分与土壤放线菌、土壤酶活性关系密切,鼠类洞穴密度、土壤含水量和磷酸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关系密切。研究结果将为本地区草地营养循环、退化草地修复及草原旅游承载力提供理论依据。
孙飞达青烨朱灿路慧胡亚茜李勇陈文业
关键词:高寒退化草地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草地管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