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DYXM-115-02-4-04)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杨群慧周怀阳孙治雷尹希杰王丽玲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同济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意义
  • 1篇有机硫
  • 1篇铁矿
  • 1篇热液
  • 1篇硫酸盐
  • 1篇硫酸盐还原
  • 1篇南太平洋
  • 1篇黄铁矿
  • 1篇甲烷
  • 1篇氨基酸
  • 1篇氨基酸组成
  • 1篇表层沉积物
  • 1篇沉积物

机构

  • 2篇同济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2篇杨群慧
  • 1篇尹希杰
  • 1篇付少英
  • 1篇胡建芳
  • 1篇孙治雷
  • 1篇周怀阳
  • 1篇王丽玲

传媒

  • 1篇地球化学
  • 1篇海洋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珠江口淇澳岛海岸带沉积物中硫酸盐还原和不同形态硫的分布被引量:11
2010年
对珠江口淇澳岛海岸带3个站位(QA-11,QA-9和QA-14)的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的还原硫(酸可挥发性硫,黄铁矿和有机硫)、总有机碳(TOC)和孔隙水中SO42-,甲烷浓度进行了测定,并且利用稳态扩散模型计算其中2个站位(QA-9和QA-14)硫酸盐还原通量[1.74和1.14 mmol/(m2.d)]和甲烷厌氧氧化通量[0.34和0.29 mmol/(m2.d)]。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潮间带沉积物受到SO42-供给的限制,因此位于潮间带的QA-11站位硫酸盐还原带较浅(约16 cm);在潮下带的QA-9和QA-14站位,随离海岸距离和水深的增加,硫酸盐还原通量呈现减小的趋势,并且硫酸还原逐渐受到可利用活性有机质的限制;甲烷厌氧氧化对硫酸盐还原的贡献表现出增加的趋势,由19.2%增加至25.5%。三个站位沉积物中按不同形态还原硫含量由大到小列出,它们是有机硫(OS)、黄铁矿(DS)、酸可挥发性硫(AVS)。沉积物中AVS的空间分布与硫酸盐还原通量有正相关性。QA-11和QA-14站位的黄铁矿与AVS硫的含量比值大于3,分别为7.9和3.6,表明两个站位的黄铁矿形成可能受硫酸盐还原作用的控制;QA-9站位黄铁矿与AVS硫的含量比值为2.2,暗示AVS向黄铁矿转化受到可利用活性铁的限制。
尹希杰周怀阳杨群慧孙治雷
关键词:硫酸盐还原黄铁矿有机硫甲烷
南太平洋东劳扩张中心表层沉积物氨基酸组成所揭示的生物地球化学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通过对南太平洋劳盆地东劳扩张中心(ELSC)表层沉积物进行水解氨基酸(THAA)分析、氨基酸对映异构体比值(D/L)分析及总有机碳(TOC)分析,对沉积物中氨基酸含量和来源、有机质降解程度和采样区域生物活动性及温度特征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ELSC区域样品中有机质含量较低,TOC含量为0.70~2.15 mg/g(干重),THAA含量为30~511μg/g(干重),热液活动区域原位化能合成作用对沉积物中氨基酸的相对富集有较大的贡献。沉积物中THAA含量和生物群落活动状况与分布范围有关,样品矿物组分对氨基酸的保存亦有一定的影响。由于各采样点热液活动、沉积物类型、生物群落的类型及分布均有所不同,样品中个体氨基酸的组成分布特征有较大差异。以TOC中氨基酸态碳所占百分比TAAC%作为指标对样品有机质活性进行了判别,热液喷口区域样品有机质新鲜程度要普遍高于非热液喷口区域样品,高温热液环境对氨基酸降解途径有一定的影响。样品中个体氨基酸D/L比值变化范围较大,天冬氨酸(Asp)为0.08~0.46,谷氨酸(Glu)为0.06~0.19,丝氨酸(Ser)为0.01~0.81,丙氨酸(Ala)为0.10~0.30。根据样品中THAA含量、TAAC%及个体氨基酸的D/L比值可以粗略判断生物活动性的大小及细菌对THAA的相对贡献,但并不能准确地区分热液活动活跃区域和非活跃区域在温度和生物活动性方面的差异。
王丽玲杨群慧付少英胡建芳
关键词:热液沉积物氨基酸南太平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