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10010110009)

作品数:32 被引量:115H指数:7
相关作者:何立东黄秀金邢健韩万富陈果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石油规划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机械工程
  • 10篇理学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2篇阻尼
  • 19篇阻尼器
  • 18篇减振
  • 12篇转子
  • 11篇阻尼减振
  • 8篇磁流变
  • 7篇轴系
  • 7篇磁流变阻尼器
  • 5篇振动
  • 4篇调谐质量阻尼...
  • 4篇质量阻尼器
  • 4篇模态
  • 4篇模态分析
  • 3篇有限元
  • 3篇有限元分析
  • 3篇粘滞阻尼
  • 3篇粘滞阻尼器
  • 3篇振动控制
  • 3篇碰摩
  • 3篇转子轴

机构

  • 30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规划...
  • 1篇化工安全教育...

作者

  • 31篇何立东
  • 8篇黄秀金
  • 7篇邢健
  • 5篇刘明
  • 5篇陈果
  • 5篇韩万富
  • 4篇裴正武
  • 3篇黄文超
  • 3篇王晨阳
  • 3篇吕成龙
  • 2篇张震坤
  • 2篇李宽
  • 2篇胡朋
  • 1篇尹德志
  • 1篇刘每
  • 1篇冯浩然
  • 1篇姜杨
  • 1篇郝伟
  • 1篇丁磊

传媒

  • 7篇机电工程
  • 4篇振动与冲击
  • 3篇石油化工设备...
  • 2篇振动.测试与...
  • 2篇液压气动与密...
  • 2篇噪声与振动控...
  • 2篇中国科技论文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机械传动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压缩机技术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Transa...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1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丁二烯换热器出口管道振动原因分析及阻尼减振技术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针对天津某石化公司丁二烯换热器出口管道振动问题,根据测得的管道振动情况,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管道进行了模态分析及支撑结构的模拟选型计算,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管道振动的解决方案。运用阻尼减振技术,在不停机、未改变管道原有结构布置、未改变原有流量等参数的情况下,在管道的适当位置安装阻尼器,有效降低了管道系统的振幅,消除了管道振动产生的安全隐患。
刘明何立东裴正武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阻尼器
丁烷往复压缩机出口管道的阻尼减振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针对天津某石化公司丁烷往复压缩机出口管道振动问题,阐述了压缩机出口管道振动的原因及危害,分析管道阻尼减振技术的减振原理。通过现场测量管道系统振动的情况,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管道进行了模态计算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管道振动的解决方案。运用阻尼减振技术,在不停机、未改变管线原有结构布置的情况下在管道的适当位置安装阻尼器,有效降低了管道系统的振幅,消除了管道振动产生的安全隐患。
韩万富何立东裴正武刘明陈果
关键词:往复压缩机阻尼减振阻尼器
丁烯离心泵和柱塞泵的管道振动分析及阻尼减振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为解决某厂丁烯离心泵和柱塞泵进出口管道振动严重的问题,将阻尼减振技术应用于管道减振中。开展了对管道系统振动频率及振幅的现场测量,并运用CAESARⅡ软件对管道进行了模态分析,建立了管道系统与其振动特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计算数据与实际测量数据进行对比,提出了该管系振动的解决方案;该方案采用阻尼减振技术,在不影响离心泵和柱塞泵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在管道的适当位置安装阻尼器,实现了工程减振改造。实际工程减振改造结果表明,加装阻尼器后管道系统的振动幅值大幅度降低至安全范围之内,减振效果十分明显,进而保证了柱塞泵和离心泵的安全运行。
陈果何立东韩万富裴正武
关键词:模态分析阻尼减振
反旋流抑制密封间隙内流体激振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大型水泵机组、水轮发电机组中由于转子偏心导致的流体激振会增大转子的振动,影响转子的安全运行。该文根据密封模型搭建了实验台,研究了喷水、喷气等反旋流方法对密封间隙内的流体激振的影响,对比了在不同情况下转轴振动幅值变化,结果表明具有合适喷射位置和喷射流量的反旋流对密封间隙内的流体激振起抑制作用,并初步得到抑制密封间隙内流体激振最佳喷射位置和喷射流量。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了在不同的喷射位置、不同喷射速度的反旋流对密封间隙内流场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实验结论,二者所得的规律统一,为反旋流技术抑制流体激振在工程上应用提供有效的依据。
吕成龙何立东涂霆
关键词:流体激振喷水喷气
剪切粘滞阻尼器在线消除油膜支承转子碰摩振动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工作环境恶劣及结构紧凑场合,提出新型剪切粘滞阻尼器在线消除转子碰摩振动。用有限元理论研究该阻尼器对支撑在滑动油膜轴承的单盘碰摩转子系统抑振作用。其数学模型为含非线性碰摩力、线性油膜力及外加剪切阻尼力的振动系统,并采用四阶Runge-Kutta方法进行数值计算,对比分析碰摩转子在施加该阻尼器后的振动响应。在理论分析基础上进行实验验证。仿真计算与实验结果表明该阻尼器可有效消除碰摩转子系统复杂轴心轨迹及二倍频等高频振动幅值。
黄秀金何立东王锎
关键词:碰摩转子阻尼减振
变频调谐质量阻尼器在线控制转子振动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提出研究一种适用于旋转机械频率可在线连续调节的笼式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通过在线改变其悬臂杆有效长度可连续改变TMD的刚度,从而实现TMD频率的调节。该笼式TMD具有结构紧凑、刚度调整范围大等优点。建立转子-TMD的有限元模型,设计基于转速的分段控制策略实现对该TMD的频率调节控制,仿真对比分析TMD在频率可控及不可控情况下对柔性转子过临界及在工作转速下的不平衡振动抑制效果,并设计相应的实验平台进行验证分析。仿真及实验结果均表明:基于转速的分段控制策略能实现在线控制TMD频率调节,有效控制柔性转子过临界及工作转速的不平衡振动,相对于被动型频率不可调TMD更具有优势,其减振效果明显,降幅高达90.8%。
黄秀金何立东邢健王锎
关键词:转子动力学减振
磁流变阻尼器控制砂轮振动实验被引量:1
2016年
砂轮振动是磨床磨削过程中产生工件加工表面振纹,影响加工质量的重要因素。针对砂轮不平衡引起主轴振动,搭建砂轮振动控制实验台,模拟磨床工作状态。在砂轮主轴上安装磁流变阻尼器,实验研究阻尼器对砂轮振动控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砂轮机工作转速下,阻尼器通入电流,砂轮主轴振动峰峰值及转频振动幅值均有明显下降,降幅随电流增大而增大。通过分析时域及频域波形,可知阻尼器能有效抑制砂轮主轴振动,使砂轮振动保持在较低水平。
胡航领何立东
关键词:振动与波磁流变阻尼器砂轮不平衡阻尼
磁流变阻尼器主动控制四跨转子轴系振动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针对四跨八支撑(2 N)和四跨五支撑(N+1)转子轴系通过临界共振区时振动过大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ID)主动控制的磁流变阻尼器;搭建2 N及N+1支撑四跨转子实验台,对比分析两种支撑方式的轴系振动特性,并将阻尼器引入轴系中,研究其对转子系统的振动控制效果.结果表明:N+1支撑轴系耦合较2 N支撑轴系强烈,易激起相邻转轴的振动.模糊PID控制程序可根据转子的振幅变化实时为阻尼器提供合适的控制电流,阻尼器可以有效抑制2 N及N+1支撑四跨转子轴系的振动,使轴系振幅控制在目标值范围内.
何立东胡航领冯浩然
关键词:磁流变阻尼器模糊PID控制
基于阻尼减振技术的热电厂减温减压器管道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为解决抚顺某热电厂减温减压器减温水管道振动严重的问题,将阻尼减振技术应用到管道减振中。开展了对减温水管道系统振动频率和速度的现场测量及其图纸资料的搜集,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建立了管道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模态和力学分析,掌握了减温水管道的振动特性,并且对管道进行了阻尼减振模拟仿真,建立了管道振动特性与阻尼减振技术之间的关系。依据模拟仿真的数据结果,提出了解决管道振动的最佳方案。该方案运用阻尼减振技术,在不停机、未改变管道原有结构布置的情况下,在管道的适当位置安装了阻尼器,实现了工程项目的减振改造。实际改造结果表明,安装了阻尼器的管道振动速度达到了管道振动安全标准的要求,能够保证机组长周期、稳定运行。
胡朋何立东张震坤吕成龙
关键词:减温减压器有限元分析阻尼器
可控吸气实时抑制叶顶密封气流激振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利用叶顶吸气抑制密封气流激振,实现对密封气流激振的主动实时控制。开发了一套基于LABVIEW的可控闭环流量调节系统,可根据叶片振动幅值反馈调节喷射流量或吸气流量。在叶片两侧为光滑密封和蜂窝密封两种条件下,实验研究了闭环可控吸气对叶顶密封气流激振的控制。研究结果表明,吸气流量随叶片振动幅值变化而实时调节,叶片振动幅值被实时控制在工况设定的阀值内。光滑密封条件下,闭环可控吸气减振效果能达到30%,蜂窝密封条件下的减振效果可提高到40%,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结合的效果更佳。
何立东邢健丁磊尹德志
关键词:吸气蜂窝密封减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