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74092)

作品数:20 被引量:104H指数:7
相关作者:冯莉刘炯天王彬果宋说讲马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化学工程
  • 7篇理学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矿业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纳米
  • 5篇阻燃
  • 4篇蒙脱土
  • 4篇高岭土
  • 4篇SB
  • 3篇云母
  • 3篇复合物
  • 3篇插层
  • 3篇超声波
  • 3篇超声波法
  • 2篇电导
  • 2篇电导率
  • 2篇原位聚合
  • 2篇树脂
  • 2篇柱撑
  • 2篇柱撑蒙脱土
  • 2篇阻燃剂
  • 2篇羟基磷灰石
  • 2篇微乳液
  • 2篇纳米复合材料

机构

  • 2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19篇冯莉
  • 15篇刘炯天
  • 11篇宋说讲
  • 11篇王彬果
  • 10篇马霞
  • 9篇曹素红
  • 4篇张小苗
  • 3篇燕传勇
  • 3篇林喆
  • 2篇宋所讲
  • 2篇张双全
  • 2篇王永田
  • 1篇尹文轩
  • 1篇张丽
  • 1篇武建军
  • 1篇王建怀
  • 1篇孙天宇
  • 1篇岳晓明
  • 1篇樊亚娟
  • 1篇潘亭亭

传媒

  • 3篇化工新型材料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化工矿物与加...
  • 2篇硅酸盐学报
  • 2篇功能材料
  • 1篇化工学报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计算机与应用...
  • 1篇应用化学
  • 1篇化工进展
  • 1篇环境化学
  • 1篇钢铁钒钛

年份

  • 2篇2009
  • 8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空心纳米非晶态硼酸锌阻燃剂的制备被引量:3
2008年
通过ZnCl2的醇解(95%的乙醇),在聚乙烯醇(50℃的饱和溶液)作为乳化剂的条件下,与饱和的硼砂(N a2B4O7.10H2O)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硼酸锌ZB(x ZnO.yB2O3.zH2O)。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温度、搅拌速度、聚乙烯醇的用量、乙醇的用量及配比对合成产品的影响。找出合成硼酸锌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乙醇的用量为120mL,聚乙烯醇的用量3mL,原料配比为3∶1,搅拌速度为1200 r/min,温度为30℃。采用化学滴定法测出其中ZnO和B2O3的质量分数,加热失重的方法得到结晶水的含量,对合成的产品进行X-衍射、TEM等表征,表明合成的产品为类球型空心颗粒及链状颗粒,粒度分布比较均匀,80%左右的颗粒都集中分布在30~50nm。
张小苗冯莉宋说讲王彬果马霞曹素红
关键词:硼酸锌纳米阻燃剂非晶态
原位聚合制备不饱和聚酯树脂/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及性能表征被引量:9
2008年
利用超声法制备了高岭土-DMSO插层复合物前驱体,采取二步取代,原位聚合制备了不饱和聚酯树脂/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并用XRD、FT-IR等手段对材料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纳米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当DMSO分子插入到高岭土层间时,d(001)值由0.717 nm增大到1.12 nm,插层率为91%,而不饱和聚酯树脂取代DMSO进入高岭土层间后,表征层状结构的d(001)特征衍射峰完全消失,高岭土内表面羟基吸收特征峰(3651 cm-1)和DMSO两个甲基的对称和反对称伸缩振动的吸收特征峰消失。燃烧实验表明这种材料相比纯树脂具有更好的阻燃性能。
冯莉刘炯天宋所讲尹文轩林喆
关键词:不饱和聚酯树脂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原位聚合
矿物浮选过程的耗散结构分析
2006年
利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矿物浮选过程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进行浮选的矿浆体系是一个开放系统,矿浆处于湍流状态,系统的熵较大.随着浮选药剂和空气的不断输入,系统从环境吸入负熵流,悬浮矿粒与浮选药剂作用,使系统的熵降低,最后稳定在新的有序状态,形成耗散结构,有利于提高矿物回收率.以回收某镍尾矿为例,由于层流态的浮选柱有效泡沫层厚,底部的旋流力场赋予颗粒动能,能够容易地克服颗粒与气泡间的能垒,形成耗散结构.与浮选机相比,利用浮选拄回收的镍尾矿精矿品位提高0.29%,回收率提高3.02%.
冯莉刘炯天王永田宋说讲王彬果
关键词:浮选动力学
用复合添加剂调变活性炭孔隙制备中孔活性炭被引量:16
2007年
以宁夏某商品无烟煤活性炭为原料,以硝酸钾和助剂作为复合添加剂,选择不同的浸渍量及配比,进行再活化、酸洗、水洗,制备中孔发达的活性炭.通过测定活性炭的碘值、亚甲蓝吸附量及氮吸附、脱附等温线,研究了添加剂浸渍量及配比和活化工艺的改变对活性炭碘值、亚甲蓝值及孔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复合添加剂有助于提高碘值和亚甲兰值,但过高的烧失率却会使碘值下降;提高复合添加剂的量,有利于活性炭中孔和大孔的发展,使微孔率降至35%左右,而中孔率33%~35%;复合添加剂以1:1配比时,不仅使中孔率更大,而且在较低的烧失率下就可以获得较大的孔容(0.64~0.66mL/g);选择2%,49/6和69/6的添加剂量,可以灵活调整活性炭微孔、中孔和大孔的比例,实现活性炭孔隙的定向调变.
张双全罗雪岭樊亚娟岳晓明董明建
关键词:中孔活性炭添加剂活化
表面活性剂对纳米Sb_2O_3和纳米Sb_2O_3/云母分散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06年
以片状云母作为微反应器制备了纳米Sb2O3/云母复合物,并用XRD、TEM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纳米Sb2O3颗粒、纳米Sb2O3/云母复合物的粒子性能及粒度分布的影响,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纳米Sb2O3被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处理后,在云母层间均匀生长,形成的纳米Sb2O3分散性好,粒度分布窄.平均粒径约为5nm,比不加云母制备的纳米Sb2O3小30nm.
冯莉刘炯天王建怀王彬果宋说讲
关键词:SB2O3云母表面活性剂
Sb_4O_5Cl_2柱撑蒙脱土复合阻燃剂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1
2008年
以Sb4O5Cl2纳米粒子为柱化剂,采用酸溶法和醇盐水解法制备了Sb4O5Cl2柱撑蒙脱土复合阻燃剂,并用FI-IR、XRD和TEM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酸溶法要优于醇盐水解法,柱撑后蒙脱土的间距扩大,呈弱晶态,蒙脱土和Sb4O5Cl2纳米粒子结合完美,成本低廉,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添加型阻燃剂。
曹素红冯莉王彬果宋说讲马霞燕传勇张小苗
关键词:蒙脱土柱撑复合阻燃剂
高岭土对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热稳定性、阻燃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利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不饱和聚酯树脂/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并用XRD、FTIR等测试技术对材料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阻燃和力学性能,探讨了高岭土对不饱和聚酯树脂成炭和阻燃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岭土的层状结构可能在不饱和聚酯树脂聚合过程中被剥离。高岭土使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热分解速率变缓,失重率降低;添加少量阻燃剂的复合材料在10 s不能点燃,燃烧时不滴落,没有浓烟,火焰扩展长度小于5 mm,结合SEM结果说明材料在燃烧过程中,高岭土片层迁移到材料的表面,并在燃烧区域形成的炭层中自动排列形成含高岭土片层的致密坚硬的焦炭保护层,起到良好的绝缘体和传质屏障作用。
冯莉刘炯天宋所讲
关键词:不饱和聚酯树脂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原位聚合阻燃成炭
纳米Sb_4O_5Cl_2的制备及其在云母表面上的吸附性能被引量:1
2008年
以SbCl3为试剂,通过醇盐水解,制备了单分散的纳米Sb4O5Cl2粒子,通过正交实验,系统地研究了各个因素和水平对制备单分散纳米Sb4O5Cl2的影响。用TEM观察了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对Sb4O5Cl2粒子形貌和粒径的影响,同时以云母作底材,研究了纳米Sb4O5Cl2在其表面上的分散性能。结果表明,制备单分散纳米Sb4O5Cl2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反应温度45℃、水解20 min、SbCl3浓度0.08 g/mL、搅拌速度350 r/min、加水40 mL、醇化2.5 h和异丙醇做醇解试剂。同时发现表面活性剂对Sb4O5Cl2形貌和粒度均有较大影响,而云母在MnCl2溶液内浸泡15 min时静电引力达到最大,使得纳米Sb4O5Cl2在其表面上的吸附量达到最大值,并呈较好的单分散状态。
王彬果冯莉宋说讲曹素红马霞刘炯天
关键词:纳米云母阻燃
液相水解制备纳米TiO_2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以TiC l4和正辛醇为原料,通过液相水解法制备出粒径较小、分散性较好的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等检测方法对二氧化钛粒子特性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纳米TiO2颗粒呈增大趋势,分散性越来越差,晶相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转变。煅烧时间对纳米TiO2的粒径大小和晶相影响较小,对纳米TiO2分散性影响较大。随着TiC l4浓度变大,TiO2粒径变小,但分散性变差。水解温度越高,纳米TiO2粒径越大,颗粒分散性越差。
孙天宇张双全潘亭亭
关键词:纳米TIO2TICL4粒径分散性
超声法制备高岭土/二甲基亚砜插层复合物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3
2007年
以苏州高岭土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法快速制备了高岭土/二甲基亚砜插层复合物,用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通过正交实验分析了反应时间、超声波强度、含水量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插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时间从1h增加到5h可使插层率增加53.44%,影响最为显著;超声波强度次之;由于实验用高岭土含水量较多,使得水的影响弱化;而超声波提供的局部高温高压的特殊环境,使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最小。最优化条件为:反应时间4h,超声波强度为200W,含水量10%、温度为90℃,在此条件下,插层率达到92%以上。
林喆冯莉王永田郭进刘炯天
关键词:高岭土插层正交试验超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