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8E20)

作品数:3 被引量:34H指数:3
相关作者:吕洪波许民欧阳江城任晓辉徐兴永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赤峰学院中国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壶穴
  • 1篇第四纪
  • 1篇第四纪冰川
  • 1篇院士
  • 1篇整治
  • 1篇山谷
  • 1篇山脊
  • 1篇球状风化
  • 1篇环境整治
  • 1篇混合岩
  • 1篇冰川
  • 1篇冰川融水

机构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赤峰学院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2篇吕洪波
  • 1篇任晓辉
  • 1篇王俊
  • 1篇李萍
  • 1篇欧阳江城
  • 1篇许民
  • 1篇章雨旭
  • 1篇易亮
  • 1篇徐兴永

传媒

  • 2篇地质论评
  • 1篇地质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山东鲁山混合岩表面发现第四纪冰川剥蚀的直接证据——颤痕被引量:16
2012年
本文首次报道了在山东鲁山南坡山谷发现混合岩表面的颤痕。颤痕是冰川底部携带的岩石碎块在下伏基岩表面刮凿而形成的一系列弧形裂隙,颤痕的弧形突出方向与冰川运动方向一致,而裂隙也是向下游方向深入基岩内部,其中突出的中间部位裂隙最深,向两端逐渐变浅直至消失。作者探讨了颤痕的形成机理,认为:颤痕相当于主剪切面上的伴生构造——R剪切面,在剖面上看就是一系列雁列式排列的R面,它不仅是冰川在基岩上运动留下的重要证据,而且还能指示冰体的运动方向。除了颤痕之外,在鲁山山麓还分布着大量的冰碛地貌:巨漂砾、冰碛堤等,在鲁山山脊上还见有典型的壶穴、冲刷槽等冰川融水侵蚀标志。这些标志与颤痕一起构成了强大的证据群,揭示了中国东部曾经发育过第四纪冰川的历史。中国东部是否发育过第四纪冰川?地学界已经争论了80多年,而颤痕的发现为进一步肯定中国东部存在第四纪冰川活动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吕洪波徐兴永易亮李萍
关键词:混合岩第四纪
北京延庆白龙潭被揭示为一巨型山谷壶穴被引量:12
2010年
吕洪波章雨旭王俊
关键词:壶穴山谷环境整治
再论山脊壶穴的冰川融水成因——兼与施雅风院士商榷被引量:19
2010年
针对施雅风院士新提出的壶穴之"负球状风化"说,笔者特撰文与施老商榷。笔者认为:壶穴的形成并不受花岗岩中节理的控制,也与风化作用无关,不能用"负球状风化"来解释。壶穴是高速旋转水流侵蚀的结果,在中国东部花岗岩山脊上发现的壶穴是第四纪冰川融水侵蚀的标志。近年来观察到的格陵兰冰上湖泊的突然排泄为壶穴的冰川融水成因说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壶穴成因争论的本质是中国东部是否曾经发育过第四纪冰川,建议第四纪学界关注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其他地貌标志。韩同林研究员的"冰臼论"促进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地貌的再研究,应当给予积极评价。
吕洪波任晓辉许民欧阳江城
关键词:壶穴冰川融水第四纪冰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