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G10B01)

作品数:32 被引量:268H指数:11
相关作者:邬平波曾京罗仁宋烨石怀龙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机械工程
  • 2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动车
  • 9篇动车组
  • 9篇车组
  • 7篇车辆
  • 7篇车体
  • 6篇列车
  • 6篇高速列车
  • 5篇高速动车
  • 5篇高速动车组
  • 4篇振动
  • 4篇转向架
  • 4篇刚度
  • 3篇载荷
  • 3篇气动
  • 3篇气动载荷
  • 3篇强度分析
  • 3篇静强度
  • 3篇车辆动力
  • 3篇车辆动力学
  • 2篇弹簧

机构

  • 23篇西南交通大学
  • 4篇北京交通大学
  • 4篇南京铁道职业...
  • 2篇同济大学
  • 2篇南车青岛四方...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华东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市轨道交...
  • 1篇中国南车集团
  • 1篇中国北车唐山...
  • 1篇北京汽车股份...

作者

  • 13篇邬平波
  • 8篇曾京
  • 5篇罗仁
  • 5篇宋烨
  • 4篇贾璐
  • 4篇罗光兵
  • 4篇方松
  • 4篇石怀龙
  • 4篇李强
  • 2篇孙文静
  • 2篇宫岛
  • 2篇王斌杰
  • 2篇周劲松
  • 2篇薛广进
  • 2篇刘拥军
  • 2篇杨广雪
  • 2篇张志毅
  • 2篇魏来
  • 2篇吴向阳
  • 2篇高红星

传媒

  • 6篇机械工程学报
  • 6篇机械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铁道车辆
  • 1篇现代制造工程
  • 1篇机械强度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机车电传动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电焊机
  • 1篇机械设计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铁道学报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机械工程与自...
  • 1篇大连交通大学...

年份

  • 4篇2016
  • 13篇2015
  • 9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速铁路客车振动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车辆线路跟踪试验所测得的各主要部件的三向振动加速度值,通过时域统计和频域分析方法提取数据的主要特征,探究轮轨激扰产生的振动能量从轴箱到构架、构架再到车体的传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车辆的一系悬挂系统刚度和阻尼比较大,其对于高频垂向振动有明显的隔振减震作用,但对于低频振动的隔振效果有限。二系悬挂系统对于低频振动则具有很好的隔振减震作用,很好地弥补了一系悬挂系统的不足之处,传递至车体的振动能量和幅值都明显成数量级衰减了。
方松施璐
关键词:车辆工程振动传递率
车下设备的连接方式及悬挂参数匹配研究被引量:19
2013年
随着铁道车辆运行速度的提高,复杂的车下设备对车体的振动影响不能忽视。将车体考虑成等截面欧拉梁,建立了车辆刚柔耦合的垂向动力学简化模型,考虑了设备弹性悬挂和刚性悬挂两种连接方式对车体振动的影响。结果显示,弹性悬挂能够有效抑制设备高频振动能量的传递,降低车体的弹性振动。为了讨论车下设备弹性悬挂参数与车体结构振动的匹配关系,详细地分析了不同悬挂刚度和阻尼对车体振动的影响。当刚度设置在合适的范围时,由于车下设备与车体间同向和反向运动,使车下设备的传递率下降,车体的振动降低。同时,提高悬挂阻尼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车体的振动。
罗光兵曾京
关键词:刚柔耦合
CRH3动车组构架载荷谱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载荷谱是影响动车组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对其系统研究尚不深入。建立CRH3某车型动车组拖车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得到基于京津线的构架主要载荷的载荷时间历程,然后利用雨流统计方法,得到构架主要载荷的载荷谱,并且交叉对比正常工况和各种故障工况下构架的载荷谱,分析了各种故障工况对转向架主要载荷的影响程度关系,对比了直线、曲线和道岔三种线路状况下磨耗前后构架主要载荷的变化。
张大福邬平波魏来
关键词:CRH3动车组载荷谱
基于弹性结构的轨道车辆振动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利用Simpack和Ansys软件建立了车辆系统刚柔混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车体和构架的固有模态。将车体和转向架构架视为弹性结构,计算了不同的弹性结构组合对车体平稳性以及安全性等车辆运行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弹性结构对车辆的动力学指标影响较大。在研究车体平稳性时需将车体考虑成弹性,车体的一阶弯曲振动对车体振动影响最明显,而构架可作刚性结构处理。在研究车辆的安全性能时构架需要考虑成弹性结构,而车体则可视为刚性结构。
罗光兵曾京
关键词:铁道车辆
一系螺旋弹簧动刚度对车辆-轨道耦合振动影响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建立准确表征一系悬挂轴箱螺旋弹簧波动特性的力学模型,运用动刚度矩阵法求解,研究其对悬挂系统隔振性能影响。结合基于格林函数法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引入弹簧刚度频变特性,对比分析考虑一系螺旋弹簧频变刚度前后车辆动力学性能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动刚度矩阵法可以精确求解螺旋弹簧随频率变化的动刚度特性,在一阶模态振动频率后弹簧刚度值呈现103等级的剧烈变化,该结果与有限元模型结果一致;一系螺旋弹簧的动态频率特性导致轮轨激励由车轮至构架的振动位移传递率提高到接近于1,而对车体的振动传递率提高到了10-3左右;在整车车辆-轨道动力学计算中,其对轮轨振动影响较小,但车体与构架出现了较高的高频振动能量峰值。包含一系悬挂动刚度的车辆模型更接近实际,为了降低车辆振动,应尽量提高一系螺旋弹簧自振频率并降低动刚度变化幅值。
孙文静宫岛周劲松李卓
关键词:螺旋弹簧
高置信度动车组载荷谱的编制被引量:8
2012年
将动车的运行状态按其运行交路区分.选取其上某一载荷,计算载荷对某一假设的理想点造成的当量损伤及寿命,求解每一交路上能获得高置信度测试结果的最少测试次数,确定最能够代表该交路运行状态的典型测试数据,将各交路的典型数据处理并比较,最终获得能代表动车整个运行状态的最有效测试数据,处理最有效数据得到该载荷的最有效载荷谱.
李强薛广进吴宵王斌杰宋志坤
关键词:动车组载荷谱
车下设备悬吊刚度对车体弹性振动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ANSYS和SIMPACK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了高速车辆三维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了车下设备采用弹性悬吊方式时不同悬吊刚度对车体振动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合理的悬吊刚度能够有效降低车体的弹性振动,尤其是对振动能量贡献最大的1阶弯曲振动减振效果明显。同时,结合滚动振动试验台试验数据,将多种刚度的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二者能够有效地吻合,从而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为仿真计算奠定了基础。文中的研究成果能为工程应用提供合理的参考。
罗光兵曾京吴会超
关键词:车辆动力学
高速动车组转向架悬挂刚度特性被引量:7
2015年
建立了车辆系统数学模型,理论分析了影响转向架悬挂刚度的主要参数,并利用参数试验台对某高速动车组进行悬挂刚度测试,总结了不同条件下的结果分布规律,以验证数学模型和理论分析的可信性。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小半径曲线条件下,转向架回转阻力系数随着空簧纵向刚度及其横向跨距的变化而显著变化,转向架回转刚度和车辆抗侧滚刚度应联合设计。一、二系悬挂刚度试验结果略大于理论值,最大相差11%,表明车辆组装后进行参数校验的必要性。试验表明:回转阻力系数与偏转角度和转动速度成正比。曲线半径为300 m且空簧有气时,转动速度为0.05°/s和0.2°/s时的回转阻力系数分别为0.023和0.065,空簧无气时分别为0.068和0.095,即转动速度越快,回转刚度越大,且空簧无气时的结果显著大于空簧有气时,表明车辆在空簧无气且快速通过小半径曲线时为危险工况。转向架回转刚度的试验值大于理论值,表明在理论计算时应考虑空簧动态刚度特性及其他部件(如抗侧滚扭杆、减振器等)对转向架回转刚度的影响。
石怀龙宋烨邬平波曾京朱海燕
关键词:铁路运输动车组转向架
整备车辆悬挂系统垂向衰减特性分析
2016年
针对车辆系统的振动特点,搭建了双质量系统垂向分析模型;基于悬挂系统的线性假设理论,求解悬挂垂向衰减方程,探究了悬挂垂向衰减的规律;以某型高速动车组为例进行了实车试验,测得了车辆一位端、二位端以及车辆中部截面垂向衰减曲线,试验结果表明悬挂系统垂向振动以指数形式衰减;同时,验证了被试车辆一位端及二位端悬挂参数匹配的差异性,为车辆参数优化提供了数据积累及技术支持.
王秀刚苏建
高速动车组弹性车体和设备耦合振动特性被引量:24
2014年
为研究车体和车下设备之间的耦合振动关系,建立了高速动车组的车辆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考虑车体弹性模态振动,采用扫频激励法,仿真分析设备质量、刚度、阻尼和安装位置对系统振动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参数相互作用下的振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与设备采用固接方式相比,弹性联接可显著降低车体弹性振动,设备质量越大且越靠近车体中部安装,对抑制弹性振动效用越显著;设备质量小于1.0 t或者距离车体中心6 m以上时,降低弹性振动的效果较小,阻尼比为5%~30%时,效果较好.利用机车车辆滚动振动试验台进行设备悬挂振动特性测试,表明设备采用弹性联接可显著改善高速动车组的乘坐平稳性,运行速度等级越高,效果越显著,最大可改善约15%.
石怀龙邬平波罗仁
关键词:动车组弹性车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