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00355) 作品数:24 被引量:112 H指数:7 相关作者: 葛菁萍 赵丹 平文祥 宋刚 王瑶 更多>> 相关机构: 黑龙江大学 教育部 天津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生物学 社会学 化学工程 更多>>
一株高产细菌素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6 2017年 为了满足细菌素的市场需求,降低生产成本,筛选高产细菌素菌株并应用于食品生产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本研究从东北自然酸菜发酵液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高产细菌素的乳酸菌11MZ-5-2,发酵48 h时,细菌素含量达到(344.47±5.50)IU/m L。采用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该菌株,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菌株11MZ-5-2为革兰氏阳性细菌,杆状,无芽胞,最适生长温度为30~37℃,耐盐范围为0%~10%,最适pH 5.5~6.5,主要脂肪酸组分为C16:0、C18:0和C18:1。16S r DNA部分序列长度为1446 bp,与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IDCC 3501相似性最大,达99%,将该菌株命名为L.plantarum 11MZ-5-2。菌株L.plantarum 11MZ-5-2可作为发酵剂或将细菌素产物应用于食品中,可以有效地防止杂菌污染,延长食品保质期。 赵丹 王瑶 杜仁鹏 杨睿睿 王琪 葛菁萍关键词:细菌素 植物乳杆菌 同源片段长度对副干酪乳杆菌同源重组频率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探索同源片段大小与副干酪乳杆菌同源重组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构建以氨苄青霉素和四环素抗性标记基因为遗传转化筛选标记的,用于敲除prc K,prc R基因的4个同源重组质粒p2NIL-KA(625 bp,650bp),pUC18-KT(1 350 bp,1 350 bp),p2NIL-RT(433 bp,474 bp),pUC18-RT(1 350 bp,1 350 bp),并分别电转化于副干酪乳杆菌HD1.7感受态细胞中,检测筛选同源重组转化子,计算发生同源重组的频率。结果:成功构建同源重组质粒,p2NIL-KA(625 bp,650 bp),pUC18-KT(1 350 bp,1 350 bp),p2NIL-RT(433 bp,474 bp),pUC18-RT(1 350 bp,1 350 bp)同源重组频率分别为0,1.85%,0,1.78%。结论:当同源片段长度为1 350 bp或更长时,可与副干酪乳杆菌染色体进行同源重组。 李兴霖 孙艳阳 王洋 由田 葛菁萍 平文祥关键词:副干酪乳杆菌 同源重组 干酪乳杆菌11MZ-5-1发酵酸菜化学成分及细菌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2018年 以分离自酸菜发酵液的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11MZ-5-1为发酵剂,构建酸菜发酵微生物生态系统研究模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L. casei 11MZ-5-1发酵酸菜中风味物质及菌群分布情况。结果表明L. casei 11MZ-5-1发酵酸菜总酸含量较高,亚硝酸盐含量较低,甘油、甘露醇、2,3-丁二醇、VC等有益代谢产物产量分别为(0.36±0.03)、(13.82±0.42)、(0.22±0.02)g/L和(445±13.23)mg/kg,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相对含量为(91.13±4.29)%,均高于自然发酵酸菜(P<0.05),安全性、营养价值更高,风味物质含量丰富、感官品质更优。此外,L. casei 11MZ-5-1发酵酸菜微生物多样性低于自然发酵酸菜(P<0.05),且在整个发酵过程中,L. casei始终保持优势地位。研究结果不仅展现了L. casei 11MZ-5-1在酸菜发酵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还有助于酸菜生产工艺监控和质量标准的建立。 赵丹 杜仁鹏 宋刚 宋刚 平文祥 葛菁萍关键词:酸菜 干酪乳杆菌 化学成分 细菌多样性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亚麻茎秆菌群多样性 2016年 亚麻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为了提高亚麻原茎脱胶的效率,在利用PCR-DGGE技术研究亚麻茎杆上菌群多样性的基础上,对其最优电泳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使用经胶回收后的样品进行PCR-DGGE,电泳时间为200~220 min,变性凝胶梯度为25%~55%,固定时间为12~15 min,染色时间为20 min,显影时间为5~10 min时,得到电泳和分离效果最好。笔者通过优化DGGE电泳条件,可以更加清晰的得到沤麻过程中细菌的多样性,该工作对利用PCR-DGGE技术研究亚麻茎秆菌群多样性提供了方法基础。 周晓杭 葛菁萍 平文祥关键词: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诱变育种提高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产Nisin的能力 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获得高产细菌素的乳酸乳球菌菌株,通过采用紫外线(UV)、亚硝基胍(NTG)、硫酸二乙酯(DES)诱变和紫外线与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的方法,获得多株诱变菌株,研究突变株代谢生产Nisin的效价及抑菌能力。结果表明,其中通过诱变得到了一株高产菌株DU101,该菌株代谢生产Nisin的效价由442 IU/m L提高到了1386 IU/m L,约是原始菌株HDBR-06的3.14倍。通过传代试验验证了菌株的遗传性能稳定。 葛菁萍 孙艳阳 李兴霖 高冬妮 程丹丹 宋刚 凌宏志 平文祥关键词:乳酸乳球菌 乳链菌肽 诱变育种 共培养提高解磷菌解无机磷能力及解无机磷基因(pqqE)的克隆 被引量:7 2015年 在土壤磷循环相关的生态学系统中,解磷微生物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将难溶性磷转化为可溶性磷,从而提高磷肥的利用率。通过磷钼蓝比色法对9株解磷菌的解磷能力进行检测,从中选取3株解磷能力较强的菌株并按不同的接种量比例两两共培养,测定共培养后发酵液中可溶性磷含量并比较解磷能力。结果表明,在共培养过程中,当将苏云金芽胞杆菌HDBP2与蜡状芽胞杆菌HDBP5以2:1比例混合培养时,混合物解磷能力最强,培养液中可溶性磷含量最高可达到90.25μg/m L。为了进一步了解解磷菌解无机磷的能力,同时对苏云金芽胞杆菌HDBP2、蜡状芽胞杆菌HDBP4和HDBP5中可促进细菌溶解利用无机磷的吡咯喹啉醌合成基因(pqq E)进行克隆,进而从分子生物学角度阐明解磷菌解无机磷的机理。苏云金芽胞杆菌HDBP2与蜡状芽胞杆菌HDBP5共培养有助于提高菌株解磷能力。 李兴霖 秦平 葛菁萍 平文祥关键词:解磷微生物 无机磷 克隆 Klebisella oxytoca HD79乙酸激酶部分基因(ack)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2 2015年 乙酸是2,3-丁二醇典型代谢途径中的主要副产物之一,它的大量生成能够造成环境p H值的改变并且抑制菌体的生长,并对2,3-丁二醇的代谢产生影响。乙酸激酶是乙酸生成的关键酶,敲除其相关基因,理论上可以减少乃至消除乙酸的产生,从而提高2,3-丁二醇的产量和得率。本研究根据Klebisella oxytoca KCTC1686和Klebisella oxytoca HD79乙酸激酶基因ack序列的相似性设计引物,以产酸克雷伯氏菌基因组DNA和质粒载体p T-ack为模板,利用PCR克隆得到了乙酸激酶部分基因ack,长度为856bp,无碱基缺失。ORF分析发现该部分基因没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但是全部位于Klebisella oxytoca KCTC1686 ack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内。结果表明该片段为Klebisella oxytoca HD79乙酸激酶部分基因序列,为后续构建产酸克雷伯氏菌乙酸激酶突变株奠定了基础。 叶广彬 宋刚 凌宏志 葛菁萍 平文祥关键词:基因克隆 休哈塔假丝酵母木糖还原酶基因(xyl1)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3 2015年 木糖还原酶氧化木糖生成木糖醇,处于木糖代谢的节点位置。酿酒酵母自身不具有木糖还原酶,不能利用木糖生产乙醇。因此,可以在酿酒酵母体内引入木糖还原酶基因xyl1,完善木糖代谢流,提高酿酒酵母的木糖利用率和乙醇得率。本研究利用PCR方法,根据木糖还原酶基因xyl1序列相似的特点,设计1对引物,以休哈塔假丝酵母基因组DNA和质粒PKT0150为模板,克隆得到了木糖还原酶基因xyl1,长度为1110 bp,有3个碱基缺失,ORF位于11-982位,全长为972 bp,编码323个氨基酸,缺失的3个碱基TTG位于ORF后10、11、12位。结果表明该片段为HDYXHT-20335木糖还原酶基因序列,为构建利用木糖高产乙醇的酵母菌奠定一定基础。 杜仁鹏 黄守峰 裴芳艺 葛菁萍 平文祥关键词:休哈塔假丝酵母 木糖还原酶 基因克隆 三步法分离纯化副干酪乳杆菌细菌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提高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HD wy-1细菌素的分离纯化得率和活性。本研究主要利用三步法从副干酪乳杆菌HD wy-1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得到抑菌物质副干酪乳杆菌细菌素,分别采用硫酸铵沉淀、CM Sepharose Fast Flow阳离子交换柱层析和Sephadex G-75凝胶层析分离技术对副干酪乳杆菌HDwy-1产生的细菌素进行纯化。结果表明:细菌素得率为39.93%,比活为1.56×103AU/mg,是纯化前的2.87倍,得到的细菌素样品经Tricine-SDS-PAGE电泳出现清晰条带,大小约为72 KDa。通过该方法可以较好的对副干酪乳杆菌的细菌素进行回收。该工作为研究菌体内细菌素的理化性质及其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葛菁萍 辛星 王 宋刚 平文祥关键词:副干酪乳杆菌 细菌素 纯化 亚麻纤维脱胶酶系及脱胶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3年 亚麻纤维的提纯过程称为脱胶,即保留亚麻韧皮部可纺纤维,去除果胶、半纤维素等胶质组分。在简介亚麻纤维及其生产现状的基础上,概述脱胶酶系组分及作用机理,系统地总结了常用脱胶工艺研究现状,并展望了亚麻纤维脱胶工艺的改进方向。 廖上峰 刘鹏飞 潘超 杜仁鹏 赵丹关键词:亚麻 脱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