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教育厅高校科研发展计划项目(J07YI05)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3
相关作者:王文军刘云龙高学喜李云李慧更多>>
相关机构:聊城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教育厅高校科研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理学
  • 3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篇全光极化
  • 3篇氮化合物
  • 3篇偶氮
  • 3篇偶氮化合物
  • 3篇取代基
  • 3篇化合物
  • 3篇光谱
  • 2篇酞菁
  • 2篇谱特性
  • 2篇全光
  • 2篇主客体
  • 2篇极化
  • 2篇极化特性
  • 2篇光谱特性
  • 2篇光学
  • 2篇LB膜
  • 2篇驰豫
  • 1篇电晕
  • 1篇电晕极化
  • 1篇荧光

机构

  • 8篇聊城大学
  • 1篇山东建筑大学

作者

  • 8篇高学喜
  • 8篇刘云龙
  • 8篇王文军
  • 5篇李云
  • 5篇李慧
  • 3篇李淑红
  • 2篇孙彦星
  • 1篇张丙元
  • 1篇王惠临

传媒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聊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激光
  • 1篇光学学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发光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有机材料的二阶光学非线性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介绍了确定有机分子二阶非线性极化率的方法,如超瑞利散射技术、溶致变色法、电场诱导二次谐波(EFISHG)、全光极化。在分子结构的角度上总结了共轭分子的链长、取代基的电子特性、共轭骨架与二阶非线性极化率的关系。共扼长度的增加和共扼体系的扩展有利于电子在更大范围内发生转移。给电子能力和受体的吸电子能力越强,越有利于体系形成电荷转移的共振态,扩大π电子的流动范围,使分子在外场中更易发生分子内电荷转移而有利于增强分子的微观倍频效应。
李慧王文军孙彦星高学喜刘云龙
关键词:取代基
取代基对双酞菁铥LB膜及光谱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方法研究了三种稀土夹心双酞菁铥化合物在溶液和LB膜中的聚集性和光谱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三种稀土双酞菁化合物在氯仿溶液中形成了H-聚集体,但当浓度比较低时,溶液中表现出单体的吸收。取代基OC8H17的加入使氯仿溶液中双酞菁铥化合物的聚集性减弱,而且使得吸收峰发生红移,对吸收峰的强度也有较大的影响,造成了Soret吸收带的分裂。另外,取代基OC8H17对LB膜中双酞菁分子的存在状态有较大的影响,在LB膜中,TmPc2和TmPcPc*分子以H-聚集体的形式存在,而TmPc2*分子以T-聚集体的形式存在。形成LB膜后,由于双酞菁分子之间排列紧密,相互作用加强,使得薄膜中分子聚集体的吸收峰相对于溶液中聚集体的吸收峰发生了一定的红移,薄膜中分子排列方向的不同对吸收光谱也有一定的影响。
刘云龙王文军高学喜李淑红李云
关键词:LB膜取代基聚集体
偶氮聚合物薄膜的全光极化特性及其驰豫过程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利用旋涂法制备了一种偶氮类化合物掺杂有机聚合物薄膜,并对其吸收谱、厚度、折射率、进行了测量,采用二次谐波产生的方法的方法对全光极化后薄膜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薄膜厚度和生色团含量的增加其二阶非线性增强.这与聚合物薄膜中含有较高浓度的分散红1有关.对极化饱和后的驰豫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不同厚度薄膜的驰豫速度不同.这是由于薄膜中偶氮分子含量越多,分子间相互作用越强,导致驰豫时间增长.
李慧王文军高学喜刘云龙孙彦星
关键词:偶氮化合物全光极化驰豫
两种偶氮化合物主客体掺杂薄膜的全光极化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利用旋涂法制备了两种PMMA-偶氮化合物主客体掺杂型薄膜,并对其进行全光极化,采用紫外-可见吸收谱和二次谐波产生的方法研究了薄膜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4-′Nitro-4-dimethylaminoazobenzene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d33=6.89×10-1pm/V,4-′Iodo-4-dimethylaminoazobenzene的d33=7.77×10-2pm/V;这两种薄膜在全光极化过程中二次谐波产生(SHG)强度随膜厚的变化规律以及极化饱和后的弛豫情况不相同。这些现象可从理论上解释为偶氮化合物的取代基不同而导致偶氮分子的偶极性和偶氮分子与基质间相互作用不同所产生的影响。
李云王文军高学喜刘云龙张丙元李慧
关键词:光学薄膜偶氮化合物取代基全光极化
稀土夹心双酞菁铽的荧光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利用稳态荧光光谱和时间分辨光谱方法研究了稀土夹心双酞菁铽衍生物(TbPcPc*)氯仿溶液的荧光特性,分析了激发波长、溶液浓度对荧光特性的影响。TbPcPc*氯仿溶液在707nm处有一强的荧光发射峰,它对应于电子从激发态S1向基态S0的跃迁。当使用500nm的光激发时,电子吸收能量发生向激发态S1的跃迁以及到更高能级的混合跃迁,当电子从这些能级再跃迁到基态时主要发射525,707nm的荧光。Tb-PcPc*氯仿溶液在707nm处的荧光发射峰具有两个衰减过程,短寿命的衰减为分子单体所产生,而长寿命的衰减为聚集体所产生。随着浓度的降低,单体所占比例增加,其对应的寿命组分比例也相应的增加。
刘云龙王文军高学喜李云李淑红王惠临
关键词:荧光光谱荧光寿命
主客体掺杂薄膜的电晕和全光极化非线性光学特性研究
2008年
把偶氮化合物对硝基双甲胺基偶氮苯作为客体掺杂到主体PMMA中利用旋涂法制备成薄膜,然后对薄膜进行电晕极化和全光极化,利用二次谐波产生法研究薄膜的非线性光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电晕极化后在测量的10 min内薄膜的二次谐波信号几乎没发生驰豫,但全光极化后的薄膜其二次谐波信号衰减近一半.这主要是由于电晕极化和全光极化的作用机制不同所导致.
李云王文军刘云龙高学喜李慧
关键词:驰豫电晕极化全光极化
分子结构对偶氮化合物薄膜全光极化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利用旋涂法制备出4种主客体掺杂型有机薄膜,并对其进行厚度、折射率、紫外-可见吸收谱以及全光极化后二次谐波的测量。实验结果发现,对于厚度相同的薄膜,全光极化后的二次谐波产生(SHG)值与偶氮苯分子的偶极性强弱有关,偶极性越强SHG值越大。计算结果表明,在这4种薄膜中,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d_(33)最大为4.97×10^(-1)pm/V,其偶氮分子结构特征是连接在苯环上的硝基(-NO_2)的吸电子能力最强,而d_(33)最小为2.55×10^(-2)pm/V,与最大的相差一个数量级。这些结果在理论上可以解释为:主要是由于不同分子结构的材料其偶极性强弱不同而使它们受光激发的难易程度不同,最终导致宏观表现出来的SHG值不同。这将为分子材料的设计提供实验依据。
李云王文军刘云龙高学喜李慧
关键词:二次谐波产生全光极化偶氮化合物
稀土夹心双酞菁铥的LB膜及其光谱特性被引量:4
2008年
采用表面压-面积(π~A)等温曲线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稀土夹心双酞菁铥(TmPc2)分子在Langmuir膜及其Langmuir-Blodgett(LB)膜中分子的排列状态和光谱特性。发现TmPc2分子在纯膜中以edge-on方式面对面的排列,在与花生酸(AA)的混合膜中TmPc2分子以face-on方式平躺排列。纯的TmPc2分子在亚相表面可以形成稳定的Langmuir膜,但不易转移到固体基片上,加入花生酸混合后不仅可以在亚相表面形成稳定的Langmuir膜,而且可以较好地转移到固体基片上,制成多层LB膜。TmPc2氯仿溶液和LB膜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具有明显的Soret吸收带和Q吸收带,Soret吸收带有2个吸收峰,分别对应184—187*和178—186的轨道电子跃迁。而Q吸收带有4个吸收峰,分别对应于186—189*,190*和185—187*,188*的轨道电子跃迁。由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TmPc2分子在LB膜中紫外-可见吸收谱的各个吸收峰与氯仿溶液中的吸收峰相比较都发生了红移。层内分子的相互作用比层间分子的相互作用强。
刘云龙王文军高学喜李淑红
关键词:LB膜吸收光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